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蚂蚁集团大变阵

2023-01-13 14:48
铑财
关注

时代的马云,时代的蚂蚁

作者:俊群

编辑:王凡

风品:刘雯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2023刚开年,资本场就大料不断。

瑞银、高盛等纷纷唱多,“超配中国”已是外资机构强烈共识。1月12日,北向资金净买入95.45亿元,连续7个交易日净买入。

微观细胞也有重磅消息。1月7日,蚂蚁集团公告称,主要股东投票权发生变化:马云表决权由53.46%降为6.2%。  

1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告,马云将不再控制君瀚和君澳持有的蚂蚁集团多数投票权。间接持股5.54%的金桥信息也公告,马云已不在公司拥有权益。 

频频信号宣告着,蚂蚁“马云时代”已经过去。

经历了监管约谈、暂停上市、业务持续整改,自带流量的蚂蚁集团一直不缺舆论热度。那么,此次股权大腾挪是何用意?离上市更进一步了吗?后续业务有啥影响?模式有无改变......

诸多问题萦绕,注定蚂蚁不缺看点。

01

股权大变阵 告别“马云时代”

短期上市或仍无望

1月7日,蚂蚁集团官网公告,集团主要股东投票权发生变化。通俗地讲,就是不再马云说了算,变成了无实控人状态。不过阿里巴巴股权保持不变,经济利益没有大变化。

公告表示,本次调整后,蚂蚁集团股份表决权更加透明且分散,这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利持续稳健发展。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之前马云用很小持股比实现企业控制,这种钱权分离有助专业管理,但也可能损害其他股东利益。股份表决权分散,可保障更多小股东权益。不过失去实控人,也意味蚂蚁管理层分散掉了,决策就会更难,对统一经营管理是个挑战。

也有专业人士表示,缺乏实控人的分散制衡股东团队和拿工薪酬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是否能在今后有效调动“阿里系”平台资源,还需持续观望。从引入第五名独董,实现董事会独董过半数看,也透露了合规经营,愿接受更强监督的决心。

多投票权的公司结构,也是和国际接轨的体现。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考虑国际形势和近期监管表态,除国内市场外,也不完全排除蚂蚁海外上市可能。

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则认为,一系列股权结构调整,是蚂蚁集团真正走向股份制公司的一个核心步骤。

利弊几何,仁者见仁不做评价。

可以肯定的是,系列大动作虽让外界对其重启IPO不乏遐想,但短期内想上市仍几率不大。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如发生实控人变化,想要A股主板上市需等三年,科创板和港股等待期分别为两年和一年。 

蚂蚁有关人士也回应媒体,目前企业仍专注于整改和业务升级,没有启动上市计划。

当然,各界期盼是有逻辑的。

在支付宝等明星产品助力下,发展迅猛的蚂蚁金融一度是资本“香饽饽”。企查查显示,2014—2020年6年间,蚂蚁集团经历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众多海外投资机构、国内专业投资机构及国资等。背负如此多利益方,注定蚂蚁想低调也难。这2年多,每一次新动作都会掀起波涛骇浪。

2020年,蚂蚁集团冲击上市前夕,美国富达投资给出的估值一度高达2950亿美元。可到2021年6月,新估值已滑至780亿美元。

2023年1月7日,监管部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经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正在抓紧解决。后续将实行常态化监管”。除了京东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等,蚂蚁集团赫然在列。

一句常态化,道出了整改者的任重道远、安全上岸还有距离。毕竟蚂蚁还未获征信和金控牌照。

02

业务“大动刀”

蚂蚁阿里加速分离

整改依然是进行时

回望这两年多,蚂蚁一直在整改路上。期间,金融监管部门对其三轮约谈。

2021年4月12日,人民银行表示,金融管理部门就整改措施与蚂蚁集团深入沟通,督促其形成了全面可行的整改方案。包括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打破信息垄断;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

同日,蚂蚁集团发文称,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申设个人征信公司;将“借呗”“花呗”全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依法合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等。

也基于此,市场普遍认为:金控牌照获取、征信牌照获取、消费金融整改是蚂蚁整改三大核心方向。

2021年11月,蚂蚁启动品牌隔离,原本所属蚂蚁旗下的“花呗”和“借呗”成为蚂蚁消费金融旗下信贷产品,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发放的消费信贷品牌隔离为“信用贷”和“信用购”。

2021年12月,关闭互助平台“相互宝”。

2022年4月,又和网商银行进行了切割。

2022年12月30日,重庆银保监局同意蚂蚁消金将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至185亿元人民币,股东增至12家。蚂蚁集团仍是大股东,出资金额92.5亿元,持股比不变。

新加入的杭金数科出资18.5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出资比10%。

高达105亿元资金注入,意味着蚂蚁消金将超过招联消金,成为注册资本行业第一。

行业分析师刘俊群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核心,除了一定资本金要求,主要是解决杠杆率问题。如杠杆率太小,蚂蚁消金将无法承接原本两家小贷公司庞大的信贷规模。即便升至185亿元,能否支撑仍需时间观察。

此前招股书显示,2020上半年,蚂蚁集团的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信贷余额达2.15万亿元。其中,1.73万亿为消费贷款,通过旗下两家小贷公司: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花呗”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借呗”运营主体)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放。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若按13倍的杠杆倍数计算,增资完成后蚂蚁消金最多能承接近2400亿元的自营信贷业务,或8000亿元左右的联合贷款业务——这与1.73万亿还有不小差距。

行业分析师郭兴表示,金融本质即杠杆,简单说就是放大投资者结果的乘号工具。工具本身没对错,如用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是利国利民之举。而若杠杆过大或空转过重,同样也能将负面结果无限放大,甚至引发系统风险。蚂蚁实控人变化、蚂蚁消金增资落地等,都与上述合规防范不无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认为,增资扩股方案落地是整个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中重要一步,蚂蚁集团信贷业务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续更多就是常态化监管,把相关业务和产品都放置在长效监管机制框架下。

除了业务大刀阔斧,人员层面也与大股东阿里有加速分离迹象。

2022年7月26日,阿里巴巴2022财年财报披露了最新合伙人名单,蚂蚁集团一众高管均在名单中集体“消失”。包括蚂蚁董事长兼CEO井贤栋、首席技术官倪行军、首席人才官曾松柏、副首席人才官吴敏芝、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等。

全面脱钩的另一信号则是,“共享”数据8年后,2022年7月25日蚂蚁阿里同意终止《数据共享协议》。即天猫、淘宝等用户数据将与蚂蚁集团的支付宝数据无法共享。

事实上,双方数据共享、数据安全问题一直是监管关注重点。

2020年,蚂蚁集团上市进程中,上交所曾发问询函,要求蚂蚁集团回答与数据共享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上述终止,可谓数据合规治理的重要一步。但值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从蚂蚁获得的投资收益也出现减少。2021年7-9月为58.11亿元。2022年4-6月为23.9亿元,环比下滑35.6%,主因为投资公允价值和经营利润下降。

对此,有投资者担心:伴随整改脱钩,无法依靠阿里的蚂蚁集团未来之路或更艰难。

孰是孰非,仁者见仁不做评价。

就目前看,可以确定的是,蚂蚁的合规整改是下了血本的。也是应有之义、必须之举。

监管篱笆越扎越严,互联网告别野蛮增长、无序扩张时代,合规性是企业生命线,也是一切价值的基线。

所谓不破不立,上述脱胎换骨虽有阵痛,却也为蚂蚁短期上市打通阻碍,长期行稳致远夯实基础。

03

政策面暖意 牌照何时破壁?

所有努力不会白费。自身种种大变阵外,政策面也有暖意。

据杭州日报消息,1月10日,杭州市委书记刘捷到蚂蚁集团调研,希望企业“把牢正确方向,加大创新力度,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月7日新华社消息,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在抓紧解决。后续将常态化监管,鼓励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证监会也在不久前提出,要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落地实施,加快平台企业境外上市“绿灯”案例落地。

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野蛮生长”到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政策面的风向变化、阵阵暖意,无疑让各方期许日增。

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上市对于蚂蚁集团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要,重启还有赖其整改的彻底完成、自身业务稳定表现,以及市场契机等。

在金融与科技业务梳理、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公司治理、支付等业务回归本源等方面,都取得关键进展,“接下来的重要一步可能是申请成立金融控股公司”。

没错,说千道万真正稳了、合规上岸,还在悬而未定的牌照破壁。

2021年底,人民银行公布受理了钱塘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截至目前未传出审理结果的消息。

在尹振涛看来,蚂蚁集团金融控股公司成立,才是蚂蚁整改彻底结束的标志、可能重启上市的信号。

据铑财了解,金融控股公司前两批都是大央企和地方国资,之后有民企。但从体量、复杂性看,和蚂蚁集团还不能同日而语。如成立蚂蚁集团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将代表着互联网金控的一个崭新模式。

价值诱人,挑战难度亦不小。这一切都注定了,蚂蚁整改即使进入扫尾过程,仍是负重前行仍非一蹴而就,更考验整改魄力。但闯过激流浅滩,蚂蚁以后能走的路或将更宽。

04

时代的马云、时代的蚂蚁

新生眺望

伴随移动支付时代来临,蚂蚁金服已然是阿里系旗下的超级独角兽,市场影响力甚至不弱于阿里本身。

回顾过往,蚂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离不开马云身影,其不光是阿里“代名词”也是蚂蚁“代名词”。

而当下,业务、股权大变阵,蚂蚁频频进击背后是马云的逐渐隐退。

2020年10月,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炮轰金融体系,11月蚂蚁在上市前夜被叫停。

这次演讲后,马云基本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据金融界,根据一份公司文件,马云告诉阿里巴巴董事会,他打算“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自己在蚂蚁集团的经济权益降至不超8.8%。

审视这次股权大变阵,蚂蚁上市希望越发明朗化。但无论蚂蚁走向,还是与阿里间的关系,都和2018年前马云的部署有着巨大变化。以至有舆论感叹“马云时代”已然过去。

不过唏嘘之余,无论委屈还是遗憾,马云还应感恩这个时代,没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互联网大潮,今天的马云可能只是杭州某所中学的英语老师,业余喜欢哼点戏曲和打太极拳。当然,如无阿里式的电商模式,中国互联网产业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历史没有假设,唯有滚滚向前。同样,只有时代的马云、时代的蚂蚁,没有马云的时代、蚂蚁的时代。

隐退也好、进击也罢,关键是要平稳着陆、不迁怒不贰过。

高质量大旗下,中国经济已进入发展新周期,即稳又优、赋能共赢是主旋律。缺失风险意识的粗放生长不可持续,相比规模速度,发展质量敬畏、合规根基敬畏、行稳致远是关键。

审视当下的形势大好,也要绷上一根弦。商机稍纵即逝,如何尽快合规上岸、牌照加身是蚂蚁乃至阿里需要思考的事情,也是各界期盼焦点。

真正的好公司都是熬出来的。经历烈火重塑、壮士断腕,如能新生一个合规蚂蚁、稳优蚂蚁、价值蚂蚁,再多等待也是值得的。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蚂蚁集团大变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