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ESG?

2022-06-04 10:52
阿尔法工场
关注

如果企业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洞察,就足以忽略ESG的形式性问题,深入中国特色ESG的实质。

ESG是推动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中国的呼声越来越高。

不过,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通行的ESG披露准则,与中国国情之间还存在一些不适应。

例如,中国证监会曾建议,企业在年报中披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反观ESG信披的国际标准,就缺少直接与乡村振兴关联的议题。

中国的ESG标准,需要把宏观发展政策纳为重要议题吗?这是市场和学界一直在热烈讨论的问题,国家政策层也多次表示,鼓励市场和社会各界积极探索。

不过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白,不论哪一种ESG披露规则,只是对企业ESG实践的一种指引。

如果企业能够领会到规则背后的精神,就可以主动选择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而不被规则所束缚。

京东集团(JD.US)是中国重要的电商平台、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商、数字服务商,作为一个年营收超9000亿人民币、员工超42万人、业务遍布全国并深入乡镇的大企业,其企业责任已经突破了ESG规则的限定。

京东作为深度参与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企业,同时又是一个将ESG完全纳入核心战略思考的企业,其ESG战略与成效,可以让我们一窥中国ESG本土化的重要方向。

01 中国的ESG本土化,能否融入中国特色的发展要求

在中国的ESG话语体系中,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理念趋势。

“自下而上”的ESG,来源于市场、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的诉求。它更符合市场面的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也更贴近国际上的ESG规则标准。

这种ESG标准,更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量化。它应作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标准的补充,照顾到数千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换句话说,出于维护市场效率和投资收益的考虑,不能硬性要求每家上市公司都投入资源去支持乡村振兴(或其他国家发展议题)。

出于这个原因,未来中国如果出现市场层面的主流ESG标准,可能不会给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太大的权重。

比如,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的国内首个ESG披露标准,《企业ESG披露指南》,已经在6月1日开始实施。

该《指南》把企业“响应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社会投资、及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相关项目情况”,统一打包成一个叫作“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情况”的四级指标(见下),权重并不高。

图:《企业ESG披露指南》中“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情况”指标所处的系统位置

我们再来看“自上而下”的ESG。这一种ESG观念见于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文件。它更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不像市场端那样看重投资回报。

伴随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ESG成为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的有效途径。

政府投资,以及一些国企投资,投向了有形公共品(如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建设)或者无形的公共价值(如振兴乡村、提升就业率、保障粮食安全),不寻求直接的财务回报。

于是ESG所提倡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就成为评价这些投资行为的依据。

对于京东这样市场化运作的大型企业而言,可能需要同时适应这两种ESG的价值期待——既顾及市场对长期可持续收益的期待,又响应国家宏观发展的要求。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情况。

在国际上,越是规模大、ESG效益宏观的企业,就越喜欢援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来展示自己的ESG成绩,而不是仅仅套用通行的ESG披露框架。

图: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即联合国为世界定下的2015年—2030年间的发展目标。

SDGs更能说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根本性的、终极的要求。而相比之下,投资领域比较主流的ESG框架,主要规定一些底线问题,比如企业要合规经营、防范风险、放眼长远,等等。

这样比较一下就能明白,为何很多较强责任感的企业,更愿意将其愿景放在联合国SDGs的高度。

在中国,国家提出的各个发展战略(如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转型升级、老龄化应对、生态文明等),在精神上和SDGs是一致的。

很多责任感强的中国企业,也更愿意在国家发展要求的高度去思考和行动。将国家发展战略融入中国特色ESG,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

京东历年发布的ESG报告显示,集团的责任工作是站在国家发展政策高度、超越市场标准的。京东以其独具战略智慧的方式,探索着中国特色发展议题的应对之道。

02 “以实助实”

“以实助实”,即“以新型实体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这是京东集团的一项重要战略定位和企业责任定位。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实体经济”和“新型实体企业”。

发展“实体经济”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它关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新型实体企业”,指的是具有实体企业的属性和基因,同时又具备数字技术和能力,能够通过创新驱动、数字化技术加持,实现灵活运营的实体经济企业。

京东自从以自营电商起家,通过建设物流系统、研发数字化科技做大做强,逐渐成为“新型实体企业”的典范之一。在整个发展历程中,京东集团始终以实体企业的身份为坚持。

图:在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的“2021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中,京东位列第二

如今,京东将自身优势外溢,在实体产业、尤其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营造智能化供应链生态。三年来,京东对实体经济的投入达到惊人的2万亿元。

京东提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相当于为企业承担了一笔提升供应链效率、灵活性和韧性的成本。

企业得到的支持包括:周转优化,供应链降本增效;提升供应链灵活性,构建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市场能力和营销能力,更高效收集市场信息,缩短产品上市周期;等等。

2020年,京东联合工信部发起“满天星计划”,建立中小企业从京东集团学习先进经验的制度,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发展转型,尤其注重降低采购成本、开拓市场销路,解决企业长期成长道路上的痛点、堵点问题。

“满天星计划”得到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到2021年末,计划已经落地全国28个省市,京东已经服务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万家,占该类企业总数的近70%。

得益于该计划,京东也极大丰富了集团在区域实体经济生态中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关系,在新经济中延续自身的传统优势。

“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特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国内ESG领域也有大量的讨论。

企业在“发展实体经济”目标下创造的价值——比如补短板,降成本,提升数字能力和技术的可及性,或者服务实体经济的其他发展需求——能够成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不论成不成为ESG的量度,都不应被忽视。

03 美好消费

“消费”是驱动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具潜力的一架。

前有实体经济保障高质量供给,后有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合起来,就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国家宏观经济战略。

此外,在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相助益作用中,还需要一个规范性的力量,将需求引向绿色、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

这样一个刺激消费、同时规范消费的角色,电商平台可谓责无旁贷。2021年,人们在国内电商上花了13.1万亿元,占国家GDP的11.5%。

京东作为一个连接全国生产商与消费者的桥梁,正在从责任的视角来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

集团以今年的618购物节为契机,一方面努力为买家减轻运营负担和供应链负担,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和绿色物流服务,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在卖方这边,京东对正品和质量的追求是自创始以来持之以恒的。近年来,京东又逐渐把ESG标准、尤其是绿色环保标准,纳入到供应商招采流程中来。

京东的这种供应链的ESG管理,是推动ESG从上市公司拓展到整个市场的重要力量之一。

京东除了合规方面的坚持,还对绿色、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的产品都有特定的支持政策。

最近,疫情的反复给很多卖家企业带来了经营困难。

京东在618活动中,为商家准备了30项“三减三优”政策——既减少成本、减少考核、减少风险、优化规则、优化效率、优化服务(具体见下图)。京东借由智能化的平台服务,尽可能为卖家降低经营成本。

一位卖家在采访中表示,他仔细研究了平台的“三减三优”政策,30项政策中有20多项都与自己经营的店铺相关。他已经感受到新的发货政策、流量政策带来的便利。

此外,京东借助物流体系为众多卖家实现了库存管理优化、运营成本减少以及内部资源的高效分配。

京东零售的CEO辛利军表示:“京东希望携手中小商家积极发挥价值,共同稳住中小商家产业链上下游超千万人就业。”

在消费者这一边,京东借618大促的机会推出了“青绿计划”,遴选近百万种商品打上“绿色”标签。这些商品需要获得国际或国家环保认证,在材料或使用方式上具有可持续性元素。

京东通过智能推荐引导绿色消费。618期间,消费者购买绿色商品,不仅可以享受到更多优惠福利,而且还可通过积分兑换商品或参与互动。

图:京东“青绿计划”会场截图

在物流方面,京东坚持推进已经有5年历史的“青流计划”,致力于在包装、仓储、运输、回收等环节实现碳减排。

截至2021年底,京东已经完成第一批12做智能产业园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其中,西安智能产业园依靠光伏和购买碳汇,成为我国首个碳中和物流园区。

到2021年底,京东在全国50多个城市投放超过2万辆新能源物流车,实现每年减碳约40万吨。

在京东,消费者拿到的商品背后,将包含着越来越丰富的绿色价值。

总之,在“引领美好消费”努力的背后,京东实际上承担的企业责任包括引导绿色消费、维护供应链韧性、带动供应链履责和减碳、维护中小微企业活力、降低交易成本等等。

04 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方面,京东既是经营者,又是投资者;既在乡村运营供应商和物流网络,也对参差多态的乡村产业进行投资,将它们培养成为有经济价值的供应商。

京东的扶贫工作,造就了很多可持续的成功案例,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创新的经典研究对象。

一般来讲,从之前的“脱贫攻坚”到如今的“乡村振兴”,“产业”都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产业振兴的思路,使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将自身产业链向乡村延伸,来实现实质性的扶贫成效,给自己的ESG加分。

京东的加入,刷新了“产业扶贫”和“产业振兴”的含义。京东不像传统做法那样去乡村组织生产,而是为乡村产业提供平台。具体而言,京东对农村的投入,涉及下图中的这五大核心能力。

通过这些要素的投入,京东支持乡村围绕优势农副产品建立产业,并将其培养为合格的电商供应商,让乡村经济通过电商融入全国市场。

截至2021年12月末,京东已在全国对接1000多个农特产地,直连超过500个大型优质蔬菜基地。京东电商平台上开设助农馆、特产馆超过700个,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拓展销路,给超过20万个农村家庭带来更稳固的收入保障。

现实证明,京东的产业扶贫方案经受了时间的检验。

举一个简单例子。2016年开始,京东与陕西延安市延川县达成了扶贫合作。

延川县的特产是红枣。京东帮助延川县建立了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并由当地的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延川宏达——承担全县红枣加工产品在京东的营销和销售工作。

扶植地方龙头企业,可以集中资源,提升议价能力,打出地方优势,避免小农户之间低水平的价格战。

在延川,当地农户在各个红枣供销社握有股份。农户一方面靠种枣取得收入,另一方面领取股金,生活有了持久的保障。

京东不断在各地复制类似的产业振兴模式。2021年,京东在乌鲁木齐、银川、德阳等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大型物流产业园,提升了中西部地区的供应链效力。

05 总结

发展实体经济、支持绿色消费、助力乡村振兴……京东的这些企业责任工作,简单看来是对国家发展政策的响应。不过,在政策的反面都对应着风险。

对于京东这样的供应链企业来说,宏观风险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真实威胁。如果未来实体经济不发达、绿色消费习惯不普及、城乡差距巨大,将会对京东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

而且,以上工作对京东的意义不只是规避风险。它们有助于确保京东在未来的可持续经济图景中,继续保持各方面的竞争力,不错过新的增长和投资机会。

比如,通过服务地方专精特新企业、农村产业资源,京东得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将物流供应链体系,下沉到更深、更广的全国市场,提升集团基础设施的规模效益。

图:京东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其含义非常丰富

回到ESG的话题上。ESG披露准则和议题体系,对企业起到的是指引作用。如果像京东这样,建立深刻的战略洞察,就足以忽略ESG的形式性问题,深入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原文标题 : 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ESG?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