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面临的三重原罪挑战:伪AI、懒惰、畏惧
然而,另一面,每当机器人发展的蓝海海平面上稍有动静便往往引起轩然大波。在这里人们对于愿景和现实之间的要求再次呈现出背离式的矛盾,又想获得机器人无条件的奉献,又害怕机器人取代自己存在的价值。那么,当机器人成为服务员、家政工作人员等角色后,能不能让人类更幸福呢?而对于名目众多的AI科创企业来说,服务型机器人的发展还将面临哪些挑战呢?
据 315 晚会揭露,高新技术企业当中有着不少伪AI应用存在,这极大地破坏了具有正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人工智能科创企业在社会当中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实际上,AI当前作为以硬件、软件、计算技术为驱动要素的产业,并未产生“机器人文化”、“机器人思想”这一产生根本对抗性的意识。因此我们还可以断定机器人目前依旧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是没有思想或人工赋予意识的真正“机器”。此外,作为机器人的缔造者,人类首先将直面人性的复杂性,在害怕“代替”的同时应该看到高频重复、高压乏味的工作实际上为人性本身所厌弃,而创意性、创新性,乃至差异性更强的工作不仅契合人的内心希求,也能真正将人从生产过程里“机械”的环节中解放出来。
尤其是涉及到对人身体、生命具有威胁性、伤害性的工作,往往正是机器人大展身手的高匹配度工作。当前生产的机器人非常具有针对性,都是根据“需求”而定制,比如医疗方面专做一项手术一个切除的机器人,具体到服务业如传菜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引导机器人等,为某一工作环节服务的机器人已经相当常见。
此外,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商用服务机器人的成本、售价不断下降,而工作能力、工作准确性却不断上身。比如在海底捞、香天下、辣府等餐饮连锁企业共同使用的擎朗送餐机器人,每天为大量顾客服务,有条不紊的上菜、收盘,且平均每天租赁价格仅为 99 元,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仅相当于一个服务员半月的工资,且机器人7* 24 小时无休,有效缓解了对于人力需求大的餐饮业高峰期,优化人力结构,在服务业里搞工作,让服务员也更有激情上班、上班时间也更加精力充沛,提升服务质量。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火热报名中>>>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