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车联网智能儿童安全座椅,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当看到工程师仅仅是扳动了两下,便将儿童安全座椅从底座上卸了下来,然后伴随着轻微的卡扣声,又轻轻松松地将座椅反向安装了上去时,记者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这么简单快捷?难道是变形金刚?”
创新座舱分离,可以正向和反向轻松安装的Wizard灵眸智能儿童座椅
“这只是座椅正向和反向的两种不同形态,我们还有可以单手360度旋转的产品。”Babyfirst宝贝第一儿童安全座椅实验室负责人徐栋回答,随后又不无自豪地补充了一句,“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专利技术。”
Wizard灵眸智能儿童座椅(智能包含两个版本:APP版本/斑马联合全球首款车联网版本)
诞生在中国的全球首款车联网智能儿童座椅
据徐栋介绍,Babyfirst宝贝第一所属集团麦克英孚,在1998年将儿童安全座椅概念率先从欧洲引入中国,不仅是国内率先获得欧洲ECER44、北美FMVSS213等国际相关安全认证标准和德国莱茵TUV质量体系认证的儿童安全座椅制造企业,而且也是目前中国地区“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研发和制造领导者。而以麦克英孚的研发和技术实力为依托,Babyfirst宝贝第一于2001年正式创建,率先通过了国家儿童安全座椅3C认证,并参与制定了首部《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GB27887-2011强制国家标准,让儿童出行安全从此有了法律依据。
秉承追求极致科技与创新,人性化服务的理念,Babyfirst宝贝第一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最前沿的科技,让选择和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变得更加轻松,让家长和孩子在出行的过程中都能“坐享其程”。而在2018年9月召开的杭州·云栖大会上,由Babyfirst宝贝第一推出的全球首款车联网智能儿童安全座椅Wizard灵眸-X也首次在公众面前登场亮相。
Wizard灵眸-X中控台界面
全球首款车联网智能儿童安全座椅Wizard灵眸-X预计于2018年12月上市
通过整合HUGGINGO安极芯?全程安全看护系统和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交互等前沿科技,用数据和科技技术驱动儿童安全出行的用户体验创新,实现了“安全保护+全程智能看护”,通过智能化技术,开启了宝宝出行安全空间智能时代。以全方位保障孩子出行安全的初始设计理念为前提,Wizard灵眸-X提供了智慧硬件嵌入斑马车机实时在线交互,自带安装向导指引、行车安检预警、宝宝体感温控预警、儿歌哄娃等功能,让用户不必分心触碰宝宝,也能通过中控台随时感知宝宝状态,率先开启了儿童安全出行的智能时代。
2018年9月上市的灵眸APP版实现功能
另外已于2018年9月上市的Wizard灵眸APP版,通过智慧硬件嵌入+APP在线交互,加载HUGGINGO安极芯?全程安全看护系统,可实现如安装向导指引、行车安检预警、体感温控预警、环境干湿预警及安全距离SOS呼救等智能创新体验。
虽然儿童安全座椅源于欧美,但是全球首款车联网智能儿童座椅却诞生在中国。与继续保持传统产品思维的欧美同行相比,以Babyfirst宝贝第一为代表的中国儿童安全座椅制造企业,其技术研发和创新水平已经呈现出了后来居上的态势。
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
在欧美发达国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早已立法。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年龄,世界各国也普遍有着严格限定。然而在汽车保有量高居全球第二的中国,由于相关法规和用户意识的缺乏,许多家长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却一无所知。
根据来自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有超过3.5万名0至14岁的儿童遭遇交通事故的伤害,其中有1.85万名失去生命,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
如此触目惊心和令人痛惜的数据,充分反映出了众多中国家长在儿童乘车安全保护措施上的严重问题:有的家长以为把宝宝抱在自己怀中就是最好的保护,殊不知当汽车以50公里的时速遭遇正面碰撞时,宝宝会瞬间产生30倍于自己体重的前冲力,任何一个成年人此时都无法抱住像子弹一样高速飞出的宝宝;还有的家长以为普通的汽车安全带一样可以适用于儿童,殊不知在发生事故时,常规的安全带有可能会卡在宝宝脖子部位,对其颈部造成严重伤害;还有的家长贪图便宜,花数百元买一个安全座椅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结果在实际使用中各种问题却层出不穷……
然而也正是这种令人惋惜的市场现状,让Babyfirst宝贝第一深感自己在儿童安全座椅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上任重而道远。
儿童安全座椅对保护宝宝来说至关重要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深圳线下】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