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变绿的滴滴拼车:下沉、烧钱、焦虑

2020-07-24 14:24
刘旷
关注

可下沉市场是必须要发展的,这其中的原因十分简单。一来滴滴如今在一二线城市的网约车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下沉市场是新的增量市场等待开发;二来为了防止有新的网约车平台在下沉市场中异军突起,威胁到滴滴的地位。

拼多多的崛起,让不少平台看到了下沉市场的重要性,滴滴就是其中一家。而拼多多能在下沉市场中获得成功,自然离不开其百亿补贴和社交电商。但是网约车本是建立在陌生人的基础之上,很难通过社交来拉动好友参与其中,这使得滴滴只能选择砸钱搞补贴。

但是在现如今的情况下,滴滴的烧钱举动能有效果吗?

烧钱还可行?

遍地补贴漫天红包的当下,烧钱不一定能换来增长。

通过高补贴能带来很多的流量和用户,这一点通过拼多多的成功已经得到了证明。似乎这种用烧钱换增长的模式,成为了万灵药,只要肯大力烧钱,那流量自然会源源不断涌入。但是在各个平台都在疯狂烧钱之后,流量又该流向哪里?

这是滴滴很难通过烧钱实现增长的第一个原因。滴滴可以通过降价来吸引用户进入平台,那竞争对手同样也可以。不论是高德还是曹操,这些新势力都拥有比滴滴更轻的资产模式,他们同样可以通过低价来吸引用户。

消费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羊毛党”,在薅完羊毛之后,转向另一个“战场”继续薅,这样的消费者并不能成为平台的忠实用户,很难为平台做出长久贡献。

第二个原因则出现在滴滴平台内的司机上。网约车平台需要两方势力,一是打车乘客,二是司机,而滴滴这次的大幅优惠,虽然让消费者占到了便宜,却在一定程度上让司机的收入减少了。

“全程一口价,堵车不加价”是司机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前在花小猪上线之后,就有很多司机表示,在高峰期接到的单很容易遭遇拥堵路段,但是全程一口价的规定,让司机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却只收获了一单的价钱,这对于司机而言很不友好。

而第三个原因在滴滴自身,滴滴还有资金支撑自己这样烧钱的举动吗?虽然近来滴滴方面一直表示滴滴在核心业务方面已经实现了盈利,但是核心业务并不等于滴滴整体,况且在最为赚钱的顺风车业务被整改之后,滴滴的盈利依旧是老大难问题。

在高补贴之后自然会引发行业内的价格战,而滴滴已经连续亏损了多年,价格战带来的负担滴滴还能承担得起吗?答案不言而喻。

但是看似并不合理的举动,放在滴滴自身的焦虑中,似乎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滴滴难掩焦虑

滴滴的焦虑不只是现在,更在未来。

从滴滴的程维宣布了滴滴的三年“0188计划”之后,滴滴的动作就一直不断。今年3月上线“滴滴跑腿”业务,4月就进军货运行业开始招募司机,5月上线国际旅行社的同时也在自动驾驶取得突破成绩,转眼6月顺风车业务也回归。

“0188计划”是什么呢?即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为什么突然提出这个为期三年的计划呢?很简单,滴滴需要通过优异的表现来重新获得市场的信任以及投资者的青睐。

显然,想要单纯依靠网约车业务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于是一次又一次的“破圈”,一次又一次寻找新的增长点,焦虑的滴滴不断做出试探。

曾经小三巨头TMD中最被市场看好的滴滴,如今却快要被拼多多挤出TMD。这种天上地下的落差,也从侧面说明了滴滴急需要新的故事来重新回到增长轨道。而新故事从哪里寻找,就是滴滴如今的焦虑。

但是滴滴还有更加长久的焦虑,关乎到自己的未来。基于网约车业务拓展开的各个分支,并不是滴滴的终点,滴滴的未来在智慧交通上,这也是滴滴大力发展难变现还烧钱自动驾驶业务的原因。

可惜智慧交通在现在而言还只是一个概念,要实现基于无人车的大规模智慧交通,行业内的普遍观点是还需要二十年前后。可二十年,不只是滴滴等不起,市场和投资者也等不起。任何人在为一个模糊的概念和不确定的未来买单时,都难免心存犹豫。

已经快要失去市场青睐的滴滴,又如何让市场相信自己的智能化未来呢?这不免让滴滴焦虑。于是滴滴需要通过不断寻找新的增量来讲述自己新的故事,重新获得市场的信任,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智能化未来设想。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