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航空航天大势所趋下,2019年商业航天又将有何突破创新?
资本市场押注商业航天,重在博弈其商业化应用前景
商业航天作为国有航天的互补支柱,二者协同合作、竞争有序当是众望所归。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雷军提出:“加快推动航天立法,确保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合理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的权利。”除了政府层面对国内优秀的商业航天企业的支持,资本市场也正押注商业航天产业。
根据Space Angle2018第三季度的商业航天投融资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共发生112起商业航天投融资事件,资金总额达39亿美元。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球仅发生72起商业航天投融资事件,资金总额33亿美元。
而在中国,经纬中国、顺为资本、明势资本、翊翎资本、元航资本、星河创投、中科创星等已经投资了多家民营航天企业,不完全统计下2018年国内主要商业航天企业18家公司,融资累积金额19.5亿元以上。资本市场认为,当前国内商业航天还处于产业发展的上升期,愿意大力投入支持其稳步发展。
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航天报告2018》中指出,2017年世界航天经济总量达3835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7.4%,且呈加速上涨之势,相比2012年增长800多亿美元,5年增长27%。其中,商业航天收入3073亿美元,约占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80.1%。由此可见,商业航天市场的发展近两年正快速崛起,且市场占有率与收入价值是全球航天经济值的五分之四。未来这一数据还将持续增高,商业航天这项重型产业或将成为带动经济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全球航天经济增长中,商业卫星产品与服务占有重要位置,2017年其规模达2114.5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8.3%,超过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55%;商业基础设施与保障业务规模达892.1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7.5%,约占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23%,其中地面设备收入达1198亿美元,商业卫星制造收入为68.2亿美元。
2019年商业航天市场态势:多家首飞+小卫星高数量发射
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数据,2017年,全球共实施91次轨道发射任务,比2016年的85次增增长7.4%,处于历史高位。其中,在91次发射中,85次成功入轨,26次为商业发射,比2016年的21次商业发射增长24%,55次为政府民用或军事发射任务。全球商业航天发射次数涨幅较大。
从全球航天产业发展上看,发射任务逐年增多,且商业发射占据三分之一,呈不断上涨之势。商业航天发射任务的不断攀升,背后是全球新经济市场格局的革新,同时也开启了地球人“陆转空”商业化落地模式的新征途。
亿欧作者走访国内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大家纷纷表示接下来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活下来”,其次是产品与技术的成本战,最后才是商业落地的盈利获益。
例如,运载火箭的研制与发射讲求先易后难,通过技术验证实现火箭发射成功是首步,其次是利用市场现有的技术能力和自身优势将企业带入盈利模式,最后从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提升运载火箭的各方面性能、降低发射成本,提高火箭商业发射轮次是一种通用发展策略。
以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为例,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报告,同样一枚猎鹰9号火箭,由NASA研发至少要13亿美元,而SpaceX仅花费了不到4亿美元,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也因此SpaceX不断突破技术创新落地商业化,如今占据全球商业航天龙头之位。同样,在国内,也有一系列优秀的商业航天企业正从企业本身出发,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步步为进缔造属于中国的“SpaceX”。
2019年,多家运载火箭公司的首飞与卫星公司小卫星高数量的发射就是最大看点,同时也是国内商业航天事业崛起的标志元年。
据不完全统计,3月,零壹空间OS-M首型运载火箭暨“重庆·两江之星”全箭总装合练及全系统测试已完成;本月底,零壹空间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枚OS-M运载火箭;星途探索XT-1亚轨道运载火箭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首飞;此前已发射两次技术验证的不入轨亚轨道火箭的星际荣耀,其研制的入轨亚轨道运载火箭也预计将在上半年发射;星河动力一型三级固体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预计年底实现首飞;天仪研究院今年预计发射15-20颗微小卫星;银河航天预计今年年底发射通信小卫星首星。
综上所述,2019年商业航天科技企业将不断实现产品落地输出,航天企业产品出产量与公司成长年份成线性稳定增长,而国内小卫星发射数量与运载火箭试飞次数将创今近年首高。得益于科创板的助力,商业航天发展态势必将一路向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