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研究强强携手,加速透明工厂落地
导 读
不久前,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与赛迪智能制造测评工程技术中心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围绕智能制造服务业务在中国市场开展合作。
虽然工业制造领域的数字化之路已走了多年,但在全球范围内,工业与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并不十分顺利,尤其对于工业基础薄弱、IT能力参差不齐、数字化转型之路坎坷的中国工业领域而言,目前仍处于探索-试错-纠偏的初级阶段。那么对于这样的现状,要如何找到合理的发展路径、破局之道呢?
不久前,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与赛迪智能制造测评工程技术中心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围绕智能制造服务业务在中国市场开展合作。双方强强联手,找到了一个切中当前中国制造业痛点、又寄望于未来智能制造的突破口——通过产业与研究两大板块的互补融合,为制造企业洞悉真实需求和转型方向,提供智能制造服务业务,逐步打造传统工厂向透明工厂迈进。那么,通过产业与研究结合的合作探索,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哪些有意义的参照?对于和赛迪智能制造,又将收获怎样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
立足于中小制造业,助力开启“透明”转型
双方认为,中国制造业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而想要从传统模式参差不齐走向智能制造,须基于自身特点,制定智能化路径,启动可视、可控的数字化转型。基于这一共识,双方将在合作初始整合各自在智能制造咨询、测评与实践上的优势资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制造企业加深对自身企业的全面认知,发现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准转型的切入点:
通过智能制造咨询,可为制造类企业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体检”,让制造企业各项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都得到合理的展示,从而企业可依照其愿景和方向来制定合乎实情的转型策略。有的放矢地进行某些项目的改造。这就避免了盲目地“对标”成熟的大型制造企业,选择不适合自身企业的转型策略。
通过专业测评,可进一步深挖工业企业智能制造需求,让传统的“暗哑工厂”有望变成“透明工厂”。为了促进这一转变升级早日带来,双方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简单易用的工厂智能化水平自测工具,让企业自测更方便、更透明,为迈向透明工厂奠定重要的一步。
通过融合互补,加速本土落地
工业与物联网的融合是越来越明确的趋势,施耐德电气在工业物联网也有着长久的布局和实践。此次合作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与中国的制造业融合,更好满足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需求,同时,这种形式的强强联手基于物联网的EcoStruxure架构及“透明工厂”理念在中国本土的落地,与用户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同赋能中国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基于双方优势和资源的打通,可为制造企业精准把脉,助力其智造落地能力提升,就智能制造评价体系、解决方案的研发应用、及共建专家资源库等事项达成初步共识。
针对中国工业基地的薄弱和参差不齐,双方考虑如何为企业提供相对可复制并具备一定定制化的测评体系,于是,借助赛迪智能制造在测评领域深耕多年的经验,与施耐德电气提出并实践多年的透明工厂理念,双方共同开展智能制造评价体系研究。具体做法是:围绕电子行业、3C家电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推动赛迪智能制造评价模型与施耐德电气智能制造架构的互认,进而打造测评标准的互补和融合、降低各体系孤立而带来的消耗成本。以重点行业为带动,建立行业的智能制造评估标准,再为其他工业细分行业进行推广覆盖。
针对工业物联网的高度碎片化特性,双方认为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的研发和推广都需要通过资源协作、合力推广来降低创新成本,共同推进方案在项目中的切实落地和验证迭代。因此,施耐德电气和赛迪智能制造将调动双方优势资源,促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推广和落地应用,它们将作为伙伴的形式参与到制造企业的行业解决方案研发、推广、落地、迭代等各大环节中。
另外,物联网整个产业面临人才短缺的重大问题,尤其在制造业,整个问题更加凸显。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度,甚至间接关乎智能制造的成效。因此双方将共同建立智能制造专家资源库。围绕智能制造和信息安全等领域,共同开展人才培训和认证服务。
毋庸置疑,中国制造业是数字化转型、物联网实践过程的一片巨大的市场。施耐德电气认为,工业制造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应具备长远战略耐性,在实践中创新,稳中有序推进。双方的签约只是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工业制造业的一个节点,随之拉开的施耐德电气系列聚焦工业领域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其中,尤以透明工厂数字化解决方案最为亮眼。该方案是基于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架构,致力于生产制造企业的端到端的透明化,通过OT技术与IT技术的深度融合,基于“先软后硬”、“先医后药”的理念,实现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到决策的闭环运营管理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可以解决传统制造业现场管理“黑匣子”的问题,实现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升级。
总结
通过全面分析中国制造业转型痛点、融合业内智能工业评价体系标准化、深度参与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专家资源库,双方真正赋能中国工业制造的宏大革新。同时,借助中国工业这片极具代表性的创新实践领地,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架构也实现了在更多行业、领域、应用场景的渗透,通过本地化让EcoStruxure架构更具备实施价值、先进性、完备性。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火热报名中>>>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