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星巴克与阿里的互谋,或许是场互坑?

2018-08-15 08:14
首席发言者
关注

本为自救的星巴克或许仍在跳坑

双方此次的合作意图较为明显,星巴克目的在扭转困境,通过创新创收。而最终能否达到目的还得详细探讨,其中间存在着众多阻碍。

1)社交资源的损失

此前,星巴克与微信合作时,在微信开启社交礼品体验等社交数字化消费体验。微信拥有的十亿用户资源以及强大的社交能力,能够为星巴克提供难得的社交资源。

若要表明社交作用的强大,拼多多便是受益于微信最好的例子。在淘宝与京东已然垄断电商市场的局势下,拼多多迅速吸引三亿流量,成功上市。得益于微信为其提供分享及砍价的场景,也是其社交电商定位的由来。

相比之下,阿里社交短缺已是共识,早在2016年,支付宝就推出了校园日记与白领日记两项功能,试图打开社交,之后都黯然下线。直到今天社交仍是阿里的痛点。

星巴克此次选择与阿里全权合作,毫无疑问会损害与腾讯之间的关系,至少在社交方面,微信不会再给予星巴克更多的资源。

2)品牌格调与中国外卖市场不匹配

星巴克一开始的定位便是高端咖啡,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品牌咖啡的首要原因。大部分顾客选择星巴克便是选择其品牌格调,然而其品牌格调只能够在门店消费时彰显。

一旦其开通外卖服务,失去格调加持的星巴克便不再有独特的理由,被选择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同样是外送,用户或许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瑞幸咖啡,毕竟其供货商都是相同的。

长此以往,这种做法难免起到破坏品牌格调的反作用。

3)仅增加外卖渠道的星巴克其根本商业模式没有改变

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郭谨对星巴克与阿里合作发表看法:“同款的产品、同样的供应商,为什么瑞幸能把价格降到更多?你的成本结构不变化,加上外卖费用和品牌溢价,只能让消费者付出更多,这其实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外卖也根本不是核心竞争力。”

面对互联网咖啡崛起,星巴克业绩却是处于下滑。是因为其与互联网咖啡相比,透明化程度低且价格不占优势,也没有互联网咖啡吸引流量所打出的花样营销手段。

即使增加外卖也只是增加了渠道,没有改变原本传统的商业模式,影响其业绩的成本结构问题仍然存在。星巴克此次上线外卖只是谋求一时的流量,其根本问题却没有解决。

谋求流量的阿里仍在画饼充饥

阿里新零售与旗下外卖平台饿了么均面临流量难以获取的问题,此次与辛巴克的合作,流量是重中之重。倘若此次合作仍然无法解决困境,便无异于是在画饼充饥。

1)星巴克用户看重第三空间,阿里与饿了么难获其流量

阿里之所以与星巴克合作,看重的便是星巴克的线下资源,以求为阿里新零售与饿了么带来更多流量。

星巴克拥有的市场与流量毋庸置疑,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报告中显示2018年星巴克仍占据中国咖啡市场51%的份额,问题在于难以转化给阿里。

星巴克按照舒尔茨的话来说:这不是一家简单的咖啡馆,而是通过咖啡这种社会黏结剂量,为人们提供聚会场所的第三空间。用户享受的是星巴克提供的第三空间,一旦转至线上,便不再有优势。

其能为阿里提供的只有数据,而阿里最迫切需求的流量却是转化率不高。如此饿了么与新零售的流量困境便也无从解决。

2)阿里目前的新零售还不温不火,如今又布局星巴克,难免步伐过急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新零售商店交易规模其实只有389.4亿元,仅占零售市场总规模的0.1%。布局已有两年之久的新零售似乎并没有突破性进展。

事实上,盒马鲜生除了公布过上海金桥首店2016年盈利之外,从未公布过其他店的盈利情况,可以说是报喜不报忧。种种迹象均表明,新零售目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还没有形成积极的走向。

倘若阿里新零售已经稳步上升,与星巴克的合作自然处于双赢。只是目前来看,在这样的阶段阿里便急于替星巴克布局,难免步伐过急。不禁使人担忧其新零售在原有困局的基础之上再挖新坑。

3)导给星巴克过多线上流量,阿里流量分配需权衡利益

阿里此次将许多顶级资源给了星巴克。首先在线上入口,消费者可以通过饿了么、盒马、淘宝、支付宝、口碑等多平台访问星巴克线上门店,享受数字化体验。

将线上流量导给星巴克,就意味着阿里原有的流量分配格局需要重构,原本已经稳定的利益格局需要打破。阿里此前已将各版块的资源分出,淘宝主营C2C,天猫主营B2C,经过多年运营,格局已经成熟。

而此次为了拉拢星巴克,已稳定的利益格局动摇。至于星巴克能否为阿里带来更多的利益还需要权衡。

新物种爆发,星巴克改革颇纠结

如此看来,即使星巴克此次牵手阿里 ,尚为解决的问题还是使其未来堪忧。

然而其成本结构以及品牌溢价的问题似乎是其定位决定的,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只是随着第四次咖啡革命的爆发,其模式的弊端也暴露出来。直至今天,星巴克不得不改革。

瑞幸咖啡等在革命中爆发出的新物种,宣告了如今数据化及透明化的趋势。星巴克的变革若只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市场仍然不会买账。

只是真正有效的改革或许有悖其品牌定位,如何在这般纠结的处境中解脱出来,星巴克着实需要好好考虑一番。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