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复盘“米粉”P2P爆雷潮

2018-07-25 09:35
来源: 虎嗅网

P2P的饥渴,小米的生意

在6月25日秋田财富等陆续爆雷之后,小米下线了理财产品广告。

这样一家以“厚道”立命的公司,过去曾以高性价比的产品,硬件净利润不超过5%的定价策略,广受米粉爱戴,为何出现了理财类产品的爆雷潮?

其答案隐藏在P2P行业的流量饥渴症中——随着流量越来越稀缺,P2P理财平台对能够引流、带来转化的渠道和平台越来越大方了。

去年年中,一份来自《证券日报》的统计显示,团贷网、PPmoney、人人贷、有利网、网信普惠、微贷网、宜信惠民、点融网8家平台2016年的销售费用都在亿元以上,其中宜信惠民的销售费用更是高达18亿元。

上述统计认为,按照行业平均10%的转化率来算,微贷网彼时的获客成本超过3800元。团贷网同样在千元以上。

P2P平台在互联网平台和渠道的广告付费模式通常有三种:第一,展示广告;第二,按下载量付费;第三,按投资总额提成。

谨慎的P2P平台,会倾向于选择第三种模式,但其提成比例在逐渐升高。某P2P平台市场人士私下告诉《财经故事会》,“常用的方式是按照注册用户投资额的2.5%合作,比如带来投资额100万,可以提成2.5万”。

一位曾和小米有过广告合作的理财平台内部人士告诉《财经故事会》,他们跟小米合作的主要模式有两种:

一是竞价上刊的页面展示广告,按时长和位置付费,“价格不是固定的,每个季度小米会更新报价”;

二是按效果付费,比如CPM付费,“这个是后台充值,竞价模式,价高者得”,或者下载量付费。

《财经故事会》获取的小米最新一季度的广告报价单显示,APP广告定向加价10%。

“小米的商业化程度还是挺高的,比如红包专区、米盟广告计划、榜单广告竞价、安全中心推荐CPD、搜索下载,首焦图、小米商店首页下载等,都可以拿来卖广告。”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财经故事会》。

上述人士分析说,“我的小米”中推送的P2P广告,应该走的是下载收费模式。在这里,P2P的理财广告被包装为米粉专享福利,尽管上面打着“广告”的字眼,也提示了“投资有风险”,但却被那些对小米极度信赖的米粉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当《财经故事会》就此询问小米公关时,后者表示“去了解下细节再回复”,不过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

就在秋田财富等P2P平台爆雷潮起的同时,小米在7月9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在招股书中,小米把自己定义为“一家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而上述P2P广告的收入,应该会被计入“互联网服务收入”的项目中。招股书的数据显示,近三年小米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占比为4.9%、9.6%、8.6%。

上述P2P的广告收入,也许对于庞大的小米生态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不少米粉,却几乎all in了大半个身家。

无法律责任,有道德风险?

那些从“米粉”转为“米黑”的投资人们,在维权群、微博上喋喋不休地追问:“小米应该承担责任吗?”

有投资人反问,如果一个平台爆雷,是投资人问题,这么多平台陆续爆雷,小米没责任吗?

但在法学博士林华看来,小米作为广告渠道,从法律上应该承担的是广告发布者的责任,即履行对广告主的资质、能力以及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形式审查的义务,审查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如果小米没有履行审查义务,才可能承担所谓的“连带”责任。

从某种程度上,小米也算受害者——以“厚道”为本、强调高性价比的小米和雷军,在8年间吸引诸多米粉的忠诚跟随,但这种信赖感转化为对小米平台广告的极端信任,引发的爆雷潮最终反噬为小米的道德风险。如果雷军和小米当初预料到这些P2P有爆雷风险,大概率不会铤而走险,去有意伤害米粉。这并非小米的初心,却是小米必须面对的后果。

显示雷军厚道的一个案例是,他曾拒绝了能把“稻草卖成黄金”的面试者,因为小米不需要把稻草卖成黄金,不需要坑人的人,但这些被米粉视为“黄金”的小米推介的P2P平台,恰恰就是“稻草”。

其实,有过类似遭遇的公司并不罕见,比如返利网。去年九十月份,返利网推介的多个P2P平台爆雷。

随后,返利网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广告主逾期的补助方案,针对金豆包、普天金安、田金所等尚未兑付的返利网用户,提供补助,补助金中,除了来自广告主所缴纳的全部保证金之外,多数来自返利网的自有资金。

在微信群、QQ群、微博等集结起来的米粉投资者,也对小米提出了诉求:第一,小米发布公告,公布爆雷状况;第二,对于已爆雷平台,由于米粉单独维权成本高,不专业,希望小米提供法律援助等;第三,通过推广诈骗平台所得的收入,按比例补偿给受害的米粉投资人。

“最起码的,快一个月了,你应该出个公告吧,不能一言不发吧。”大潘说。

而小米公关告诉《财经故事会》,目前小米的措施包括:第一,下架所有P2P广告;第二,内部正在调查情况,因为情况比较复杂,所以调查进展慢,尚未出结果。第三,正在陆续跟用户沟通,统计了解受损状况,后期设法帮助用户追索投资额。

在1月份的公开信中,微博用户JIA蔡曾提醒小米,“赔钱事小,声誉损失事儿大”,他一语成谵,只是,彼时小米和米粉都没看到这份公开信。“我以后还会买小米的产品,但永远不会再信小米的广告和情怀了。”这位多年的资深米粉告诉《财经故事会》。

其实,在e租宝、钱宝网等事件之后,不少P2P投资人都提高了警惕,问题平台不太容易套路用户了。

所以,今年爆雷的多数P2P平台中,尤其是最近两年成立的新平台,很多通过在大平台打广告、或者和知名公司战略合作等,或者打着“国资背景”,上市公司投资等背景,再辅以高息为诱饵,步步设套,把投资者拖入深渊。

和联璧金融疑为同一实控人的斐讯,在今年618,也曾是京东多个类目的销量冠军,而早前的e租宝,更曾出现在央视频道中。上述直接、间接为爆雷P2P广告引流的公司和平台,在法律上或许能够撇得干干净净,但收取的广告费或者提成费,显然无法弥补由此而来的声誉损失。(作者:陈纪英v)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