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从腾讯、阿里、联想的ESG报告,看数字企业发展的「碳门槛」

2023-07-05 08:55
产业家
关注

  从“互联网+”到“数字化+”,再到“ESG+”。数字化不仅帮助企业打开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通路,也帮助企业打开了从无序到环保、通往低碳的大门。 

作者|斗斗 

编辑|皮爷 

出品|产业家  

一年一度的ESG报告披露正在来临。

腾讯发布2022年ESG(即“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百度发布2022年ESG报告;联想集团发布《2022/23财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

又到了一年一度,各大企业披露ESG报告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进入2023年以来,ESG愈发成为中国投资圈、法律实务圈甚至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这种变化映射到企业端,是急剧增长的ESG披露数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 4 月 30 日,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近 1700 家,再创新高。2500 多家公司在2022 年年报中披露了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占比首次超过 50%。

中国ESG,正在进化。

一、ESG,第二个“财报”

帮助投资者“排雷”,已经成为ESG报告的另一个标签。

过去的一年,“科技与狠活”火爆话题下的食品添加剂、农残等问题频出;企业大规模裁员、企业职场潜规则曝光、男女职场待遇不平等等问题,成为企业的“隐形炸弹”。

这使得投资人愈发看重企业社会责任治理问题。

阿里云2022财年ESG报告特意强调了女性员工占比 49.5%;腾讯也在报告中提到发布《我们就多元、平等与共融的承诺书》,打造让员工感到被尊重、获得支持和启发的工作环境;而联想则是公布了一组数字,即女性员工占比37%,女性技术员工占比近30%,30岁以上员工占比85%。可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根据一项 Pitchbook 调查的数据显示,投资者对 ESG 的重视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62%的投资者和服务提供商将ESG原则整合到了其投资组合策略中。

不仅仅是投资人更看重企业ESG报告,合作伙伴更甚。

在过去一年中,因合作伙伴“暴雷”,无故“躺枪”的企业多如牛毛。例如315曝光酸菜事件后,牵连企业甚广,商品下架、股价大跌都是“常规操作”。

而看重合作伙伴ESG这件事,在海外更甚。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显示,发布ESG报告的518家企业,涉及境外业务有356家,占比为68.73%。

一个事实是,国外某些发达国家ESG管理水平普遍高于国内,ESG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寻求合作伙伴、供应商的标准之一。目前,国内正迎来出海热潮,不少企业正走出国门,寻找新的增长。

出海路如何走得更顺、更远、更稳,ESG披露尤为重要。

其实,从诸多视角来看,如果说ESG这个概念在前几年讲,还有一些琢磨不透的感觉。而在2022、2023年的当下,已然和产业发展融为一体。

过去,ESG报告更多是由政策驱动下的被动披露,当下,企业开始慢慢转向主动性披露。ESG 评价更高以及提升趋势更好的上市公司有望获得更多资金认可,规避更多风险。

总体而言,过去说起碳中和、ESG,很多企业更多把其当成一个指标,然而在当下,ESG的特征已然从泛概念走向实质性,其不仅仅只是一个指标,而是与企业在一二级市场竞争、发展的关键。

ESG报告,正在坐上第二个“财报”的位置。

二、第二个“财报”的「三重门」

ESG这个“财报”,想要写的有价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便是,披露的标准。目前,全球各大ESG评级机构的标准不一,难以梳理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例如,近日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因给予了特斯拉比万宝路香烟制造商——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更低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分。而遭到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大骂“ESG就是魔鬼”。

国内企业在国际ESG评级机构的处境则更为紧张。

众所周知,国内ESG管理是“自上而下”,即从央、国企带动供应链的其他企业;以A股二级市场的上市企业,带动一级市场企业ESG管理。

究其原因,央、国企以及A股的企业掌握了国内大量能源、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产业,属于诸多企业中,亟待需要ESG管理的第一梯队。且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然而,这种管理理念,国外的评级机构似乎并不认可。

“境外评级机构看不到我国国有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认为国企之间的合作都是关联交易,他们也不理解国有企业的企业治理。”某业内人士表示。

差异化的ESG管理体系,也意味着,国内并无可以借鉴的发展路径,只能自己慢慢摸索。所以也就导致了短时间内,国内企业ESG报告动机、受众不明确下,ESG管理框架混乱和量化指标缺失。

其次,由于国内信息化起步晚,导致很多传统企业在企业信息、数据收集上存在难度。加之,目前大部分企业的ESG报告都是由第三方机构撰写,难以从企业全局视角挖掘重要信息。导致企业ESG报告中披露的信息并不完整,亦或是避重就轻。

另外,从目前来看,虽然国内ESG披露的企业占比不断上升,但数量仍然较少。从比例来看,仍有60%以上的上市企业未进行ESG信息披露。

在国内,ESG披露并非强制性举措,加之披露ESG报告需要较高的成本,使得很多企业缺乏动力。

总体来看,披露框架混乱、披露信息不完整、披露数量占比低是目前国内ESG发展“三扇门”。

不过,在这种瓶颈下,一些机会也在出现。

例如,在近段时间,二级市场碳管理、能源管理类SaaS十分活跃;此外相关产业赛道的“链主”效应正在显现。

三、ESG,一个新的数字化产业链

与企业财报不同,ESG报告中很多内容无法量化。

具体来看,企业的市场经营、盈利规模、人力资源等是“看得见”的绩效,所以相对完备,但风险因素由于具有不确定性,导致风险管理意味着额外成本,因此相对缺失。

而ESG信息披露质量包括及时报送和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

所以,只有把ESG和企业整体经营、风险管理和长期成长结合起来,成为企业的基础设施,ESG披露才有支撑。

而通过数字化系统,可以把非财务信息也像财务信息一样在日常工作中就管理起来,实现线上化、智能化。从全局量化企业ESG。

根据产业家观察,2022年至2023年,一级市场能源管理类、碳管理类软件的融资事件骤增。其中,碳阻迹、易碳数科、奇点能源、集兆嘉GCN、辰鳗科技、观碳等服务商走上“台前”。

数据显示,预计2025 年,碳核算软件市场将增长 63.8 亿美元。

这种趋势下,数字化正逐渐推动国内企业ESG管理进程。

其次,G端主力军,正在逐渐发挥带动作用。

2022年5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要知道央国企以及政府机构,在其相关供应链更像一个链主的角色,随着其自身ESG管理要求的提高,必将带动其绑定的相关企业加速布局ESG,以达到相关指标获得持续合作的优势。

目前,G端也是各大云厂商、TOB厂商想要渗透的客户群体,积极布局ESG是必经之路。例如阿里云、华为云等积极参与东数西算,以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减少数据中心碳排放。

更为具体的,例如以法大大、e签宝为代表等电子签SaaS厂商,从电子签约代替纸质签约的层面,打造电子签碳管理平台,量化签约环节的碳排放,成为其打入大型客户市场的一个优势。

从“互联网+”到“数字化+”,再到“ESG+”,数字化不仅帮助企业打开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大门,也帮助企业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

       原文标题 : 从腾讯、阿里、联想的ESG报告,看数字企业发展的「碳门槛」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