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的掘金逻辑
互联网进程已经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转为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TO B,成为互联网巨头挖掘产业增量的另一赛道。
各家企业进入赛道的方式都不同。目前,钉钉、企业微信、飞书三家远程办公平台,成为阿里、腾讯、字节往TO B走的重要入口。
2020年疫情爆发后,三家平台都取得飞跃式的发展。调研机构QuestMobile数据显示,到今年3月,钉钉MAU(月活跃用户数)已达2.2亿;企微MAU为9800万,飞书MAU为611万。
在争夺用户的同时,三家平台的商业化也在提起日程。
5月9日,企微在一份公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平台接口调用许可,向服务商进行收费,5月16日开始实行。这被认作是企微加速商业化的新阶段。
而就在两个月前,钉钉宣布正式商业化,并对外发布了商业化产品。飞书在去年年底就表示,今年要在海外加速商业化。
未来回头看,今年就是远程办公软件商业化的真正元年。
TO C模式,前期烧钱换增长后期寻找盈利。相反,在To B的生意里越早商业化实现盈利,平台后期会走得更稳。
很多人从三家平台的用户体验,探究各自的商业化能力和潜力。《一点财经》认为,三家平台的商业化进程,本质上与背后阿里、腾讯、字节的成长逻辑是一脉相承的。
而商业化成果,考验的是阿里、腾讯、字节生态对平台的赋能能力。就像那句话说的:一个人能走得更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企微,连接+TO C
企微最近的这次收费大调整,其实映射出其商业化的内在逻辑。
先从形式上看,收费调整简单说就是从“抽佣”变为“买账号”。
之前,企微上的第三方应用对外出售时,平台会抽取服务商成交金额的10%,作为“平台技术服务费”。
现在,这则费用被改成了“平台接口调用许可费”,也就是按用户账号收费,细则如下图所示:
具体说,企微收取的费用,取决于服务商调用接口的类型和购买账号的数量。例如,服务商需要调取基础接口、购买50个账号,那么一年的费用为4 x 50=200元。
调整后的收费定价,会有两个影响:首先是对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服务商是利好,因为需要的账号较少,费用可能相对佣金模式更低。
另外就是可以避免“飞单”——以前某些卖家只在企微上做应用展示,然后私底下和买家进行交易,现在必须要经过企微接口。
显然,企微不愿意只做底层建设者,还要参与到交易中做连接者。
连接,正是企微内在的核心逻辑,指引着它商业化的步伐。
回头看,企微的四次迭代,都带着“连接”的烙印。
2016年和 2017年的企微1.0、2.0版本,主要解决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办公系统和企业之间的连接。
如果企微只是拘泥于内部的连接,其实价值不大,就是一款办公软件。既然做TO B,必然要到企业外部,跟产业和消费者相结合。
2018年,企微开始与微信打通,让平台上的企业直接连接到微信。企微由此首次“出圈”,与微信的12亿C端用户实现有效连接。
这可谓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企微跟钉钉和飞书相比,拥有了最大的TO C优势,商业化潜力大大提升。
2019年,企微3.0版本对内再次实现连接,核心是跟小程序等多项微信内部资源互通,解决了营销中的连接触点和用户数据留存问题,帮助企业建设私域流量。企微的商业价值再次被放大,成为许多中心企业营销的绝佳阵地。
今年3月,企微发布4.0版本,对内和对外再次实现连接。
对内,融合腾讯会议与腾讯文档,新增微信客服,打通和视频号的连接。这样一来,企微可以实现办公应用的统一集成,创造更高效的移动协同办公体验。
对外,连接企业的上下游伙伴,完成企业之间的数字协作,实现降本增效。
迭代到现在,企微已经在腾讯TO B体系充当起枢纽角色。而每次的跃迁,都是因为发挥了TO C优势。
连接是企微的底色,TO C是它的引擎。
明明做的是TO B生意,企微却强于TO C,似乎是南辕北辙,但事实上借力打力。做产业互联网,本质是要让消费者与企业实现全场景融合。也就是服务B端企业,最终还是要帮助企业连接C端用户,提升销售。
例如2020年的疫情期间,西贝旗下全国200多家门店客户经理,通过企微与9万多名顾客连接,并借助小程序商城,为顾客提供食材订购和送餐服务。疫情期间,西贝线上营收占到了总营收的80%以上。
就像腾讯高级副总裁汤道生讲过:“产业互联网不仅仅是ToB的,归根结底也是ToC的”。
只要有了C端优势,企微的增长和商业化都将会有很大空间。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首先,迄今企微上的真实企业与组织数超1000万,活跃用户数超1.8亿,连接微信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微信这个巨大流量池,还有很多空间被企微挖掘。
另外,企微是腾讯TO B模式的核心之一。而TO B业绩的提升,也侧面反映了企微的商业化能力。
今年3月,腾讯发布了2021全年与Q4财报。其中,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全年收入达17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季度,腾讯To B业务整体收入首度超过网络游戏,成为腾讯第一大收入板块。
马化腾曾表示,腾讯的使命是成为互联网连接器,连接一切。
其实包括企微在内的很多腾讯产品,都是在做连接器,然后借助腾讯在C端的巨大流量实现快速增长。
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钉钉,平台+TO B
相对企微而言,钉钉是国内远程办公行业的领头羊——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亿,排名第一。
跟企微做连接者、强于C端不同,钉钉还是走底层平台的模式,而且瞄准是B端。
今年3月,钉钉正式宣布商业化,并明确表示要PaaS化。
所谓PaaS化,就是钉钉只做基础设施,专注文档、音视频、会议等基础产品,保持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的定位。同时对外开放,让SaaS厂商在上面开发应用,“落地发芽”形成生态。
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平台,钉钉还改变了过去与合作伙伴的分成模式,由3:7调整为1:9。
过去,钉钉只是一个办公工具,现在它要在此基础上,迭代为一个PaaS平台。这个思路在企业战略层面上,跟阿里在发展各项业务的思路是一致的,即:
点线面。
“点”和“线,是平台上服务的提供者与参与者,而“面”是平台。平台能广泛地连接起“点”和“线,进而创造庞大的底层网络。
比如,淘宝自己不卖货、不囤货、不送货,而是做一套基础设施,让买卖家、物流公司融入这张网中;又比如菜鸟物流,阿里自己不送货,而是跟各家物流合作,打造物流骨干网络。
这里面蕴含着阿里的两条经营哲学:做商业基础设施;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才会成功。
钉钉也是如此,入驻平台的SaaS即“点”,钉钉本身就是“线”,为SaaS厂商提供各项服务,“点”和“线”形成庞大的“面”——PaaS平台。
从更细化的行业逻辑上看,钉钉专注做底层平台也是必然的。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