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30篇2021物联网预测,数量果然不能和价值划等号

2020-12-13 19:07
物联网智库
关注

作者:彭昭(物联网智库创始人&云和资本合伙人)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2020年,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黑天鹅”和“不确定”,每个人都很期待即将而来的2021年。因此今年的各种趋势分析文章尤其多,数量远超往年。我用研习课本的心态,一篇一篇慢慢读下来,却有些失望,感慨数量果然不能和价值划等号。

你好,这是我在【物女心经】专栏写的第208篇文章。

上周,我去参加了一次考试,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这个考试我连续参加了三年,累计三个级别。

考完之后的这周,因为临近岁末,正是大家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好时候,所以各大机构陆续发布了2021年的物联网市场预测。

2020年,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黑天鹅”和“不确定”,每个人都很期待即将而来的2021年。因此今年的各种趋势分析文章尤其多,数量远超往年。

我用研习课本的心态,一篇一篇慢慢读下来,却有些失望,感慨数量果然不能和价值划等号。

大多数预测文章又空又泛,各篇内容也比较趋同,联想到现在有个网络热词叫“内卷”。

在各种趋势报告和分析预测中,我也感受到了内卷效应。

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通俗地说,就是看起来很热闹,其实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内卷,让我们进入到越忙事情越多,却没有什么成效的怪圈。

不满现状,却又安于现状。

临近年末,也许我们可以用一种“归零”的心态,重新思考我们所处的物联网产业。

假如一切归零,让我们从零开始…

如果我们还没有从事某项工作,如果我们还没有启动某个项目,如果我们还没有进入某条赛道,如果我们还没有研发某款产品…

以我们现在的认知,我们会再次做出相同的决定吗?

这可能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

最近几则令我深受触动的物联网事件,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共同思考这个问题。

01

内 卷

内卷对于一个产业造成的损失是持续性的,而且不易被觉察到,这才是其最可怕的地方。

内卷效应一旦形成,就会塑造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被人们毫无反思地接受,并嵌入到行动系统中,而且很难改变。

物联网产业一直存在一组矛盾:万物互联,却,大而不统。

一头是万物互联的愿景,另一头是拥物自重的碎片。

一些企业出于品牌壁垒和商业利益的考虑,无意识的固步自封、强化自家小圈子的积累,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刺激下扩大产品生态体系,为自身戴上一个又一个枷锁。

在某些行业,物联网厂商的重复“赋能”,也犹如在重复“造轮子”,造成了行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旦这种模式以疯狂的速度加速运转起来,“卷”在里面的人们只会越来越累,产业却停步不前。

只有更换规则,才会重新释放生长空间。

目前这个问题已经有解。

触动我的第一个事件是,12月1日,由24位院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及阿里、百度、海尔、华为、京东、小米、中国电信、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等共同发起,多家机构联合成立了开放智联联盟(Open Link Association,简称OLA联盟)。

OLA联盟旨在充分发挥国内物联网产业优势,构建符合中国产业特点的、技术领先的物联网统一连接标准和产业生态圈,并向全球开放和推广。

今年4月,OLA联盟已经陆续开启了三项标准的立项工作,技术要求标准计划今年底基本完成,测试方法标准计划明年4月底基本完成。

之后,基于OLA联盟互联互通标准的第一批产品,包括智能音箱、网关、路由器、空调、智能灯、门磁、以及云平台和APP等,将实现跨平台、跨品牌与跨品类的产品互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更安全、更智能与更高质量。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