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马车上聊微信、上B站,腾讯这是什么骚操作?
汽车在发展智能技术上,车联网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万物可互联的大环境下,手机、人与车都可连成一线,而对于用户而言,更希望车辆的智能系统更能接近智能手机水平,即车载系统不再依靠手机映射功能,而是形成更有独立性的互联系统。
近日,宝马官方宣布与腾讯控股开展数字化合作,同时双方还将推进“腾讯小场景”与微信车载版在BMW车上的应用。这个消息的背景相信不少人都有所了解,早在今年的CES电子展上,腾讯便发布了TAI 3.0生态车联网,车载功能包括有腾讯随行、腾讯爱趣听两大应用,而宝马搭载的“腾讯小场景”,正是腾讯为其出行场景专门打造的轻应用生态。
当然,打造车联网生态的理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五年前互联网企业进驻汽车领域,百度和阿里就展开了攻势。随着车联网系统的日渐成熟,打造应用生态也是大势所趋。
BAT混战,腾讯虽迟但到
阿里与上汽共同开发的“斑马智行”互联系统,算是业界最早拥有互联生态的车载系统了。在当时来看,用语音识别控制车载导航和多媒体系统的操作,确实让人倍感新鲜,以语音控制作为起点的斑马系统,也成为了很多主流厂家模仿的对象。
后续斑马正式与阿里AliOS达成战略协议,落地的汽车品牌也有东风雪铁龙、观致、斯柯达等。以普及率来看,有底层OS技术加持的斑马系统,逐渐成为车联网的主流。
百度的起步时间同样很早,除了将AI技术的投入到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上,在车联网方面,百度利用手机映射功能打开了人机互联的市场,相比起建立独立的车机软件生态,手机映射的通用率会更高。
后来百度用DuerOS正式入局,依靠AI技术也发挥出极强的语音交互能力,而基于DuerOS打造的小度车载OS,提供了更多拥有AI技术的功能,诸如东风风神的WindLink3.0、福特的SYNC+等都实现了系统的搭载。
腾讯作为后来者,在2017年才开始布局车联网,当时一个名为“AI in car”的理念被提出,这个理念旨在提供后台接口,以App形式向车企输送各种出行工具。而过了一年的时间,AI in car系统升级为TAI汽车智能系统,经过不断升级更迭,TAI目前已经发布了3.0版本。
显然,车联网已经出现BAT(百度、阿里、腾讯)的战局,腾讯的TAI虽然姗姗来迟,但整个软件生态的布局会是一大竞争优势。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