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筑巢,单车收网,精细化运作才是下半场的主和弦
疫情过后,在大家都忙着摆摊刷城市烟火气的时候,还有这么一行人,重新唤起了那些在城市各个角落沉进了数月的双轮英雄们,再度成为人们出行的得力坐骑。
疫情过后,出行开始复苏走上正轨,共享单车行业也重现热闹的烟火气,哈啰、青桔、摩拜三足鼎立,复杂的市场结构与竞争环境,再度让很多投资人与用户看不到共享单车下半场的竞争本质。
烧钱?补贴?品质?服务?技术……究竟什么才是共享单车下半场的“财富密码”?
烧钱投放畏手畏脚,价格补贴已穷途末路
提起互联网商业竞争,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烧钱,别管是啥烧就对了。但其实自从步入互联网下半场,流量红利消失,流量的质量开始>数量,留存开始>拉新,价格战只适用于一个行业前期的跑马圈地,并不适合长期的竞争。
回想之前共享单车前期的“百车大战”,烧钱的目的无非是两个,1是价格补贴2是扩大投放区域,而这二者对于如今的共享单车行业而言,并不适用。
1、市场相对饱和
首先共享单车的价格对于时下的消费者而言并不高,随着为服务付费的意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为单车付费。对于偶尔骑行的用户,决定他选择的因素可能是单车品质、颜值,也可能是面前恰巧有哪家单车,并不会苛刻价格。
而对于长期使用的用户,年卡、季卡、月卡的价格更是低之又低,价格成为不了下半场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共享单车不再是新兴产业,反而是经历了几年的风雨变换,如今市面上的单车本身就已经趋于饱和,2019年上半年全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为160.4万次,平均日周转率仅为1.1次/辆。而日均活跃车辆只占报备车辆总量的16%,周均活跃车辆仅为30%。
可以见得共享单车已经属于相对饱和的市场,单纯靠增加投放量,可能带给用户和城市的作用并不是好的。
2、监管趋于完善
也正是因为共享单车市场的成熟性以及市场饱和等问题,市场早已经在内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洗牌,存留下来的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
同时,一个成熟的市场往往也伴随着较为规范的市场监管,市场也会通过制定一些监管措施,规范共享单车从业者规范、合理的发展,盲目烧钱扩充投放早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监管环境。
比如在2019年5月16日,北京市交通部门对滴滴出行进行约谈,指出其在未按照要求报备的情况下强行投放车辆,违反相关规定,严重扰乱了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秩序。这就充分表明了在监管、规则的完善情况下,只靠烧钱投放车的扩张形式行不通。
而且从每一次共享单车APP崩溃都能成为一次热搜也能看出来,社会各界对于共享两轮的关注度很高,用户端的使用习惯早已养成,对于身边日常消费品来说,其违背监管的事就更加容易引起注意,阻力更大。
3、换代变缓
而之前一直制约共享单车成本的还有一个车辆损坏和更新换代的问题,在之前百车大战时期,大家都为了占领市场盲目的扩张和投放,车辆品质极低,无法适应
这是一个讲究品质的时代,单车的质量也早已经不是当初ofo时代的以量取胜,如今的单车但就质量而言已经普遍得到提升。
同时单车品质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单车的寿命也不断延长,再加上如今更加精准的定位技术,使得运营维修人员可以更加便捷的找到事故车辆,及时维修保养,使得花钱换车本身就成为了一个长周期性的行为。
所以说对于目前的市场而言,烧钱补贴的价格战已经不再适用。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深圳线下】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