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Lyft抢先一步IPO,滴滴该何去何从?

2019-03-09 10:32
来源: 亿欧网

近日,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正式发布了IPO招股书,欲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募集总额为1亿美元的资金。不出意外,Lyft将赶在Uber和滴滴之前成为全球网约车第一股。

与滴滴同一年成立的Lyft至今已发展7年时间,招股书中显示,到2018年Lyft共拥有190万名平台合作司机,服务了近3070万名乘客,总预订量(金额)达到81亿美元。截止到2018年12月,在美国网约车市场份额已经攀升至39%。

同为网约车巨头的滴滴却与Lyft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CEO程维在2月份月度全员大会上,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随后顺风车部门和孵化新业务部门R-lab陷入裁员风波。

滴滴顺风车业务已经下线半年,业务停摆,裁员无可厚非。R-Lab部门是滴滴在2017年下旬内部成立的一级部门,意图探索边界、孵化新业务。而此次裁员也证实了公司战略上的调整。程维在月度大会上表示2019年会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滴滴2018年持续巨额亏损,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除高亏损,2018年受多起顺风车事故影响IPO搁浅,2019年或成滴滴发展关键一年。

在网约车监管愈加严苛,新秀不断崛起的出行行业,滴滴无论是要IPO还是要保住网约车巨头地位,都需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网约车监管虽严峻,但天时犹在

2018年是滴滴出行的至暗时刻,在顺风车安全事件出来之后,让滴滴出行全部业务都陷入了舆论的旋涡,而滴滴顺风车业务更是停止营运。北京、上海等地先后发布对网约车史上最严厉的政策。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出行行业搅局者的入场。

滴滴出行自2012年上线以来,经过与快的、Uber中国大战后,随后将两者收购囊中,看似已经坐稳了中国出行的头把交椅,稳定了出行市场,实则暗流涌动,2015年,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相继入场,2017年美团跨界入局,更是引发了滴滴的剑拔弩张,2018年高德顺风车、享道专车、欧拉出行、哈罗出行等网约车不断入场。2019年,哈啰出行哈罗顺风车业务正式全国上线。

网约车行业远不止这些玩家,据交通部部长李小鹏介绍全国已经有11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经营许可。在高门槛之下仍有不断的玩家入场,可见网约车市场机遇非常大。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3.30亿,网约车出行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网约车市场仍然是等待挖掘的巨大蛋糕。据贝恩发布的中国出行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已超美国、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行市场。预计到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11倍。

2018年,国内车企逐渐意识到出行的趋势,长城和长安、江淮、东风汽车等传统汽车厂商分别成立了共享出行公司,这些传统汽车厂商造车是优势,所以大都同时瞄准了分时租赁和网约车这两条赛道。

出行是刚需,正是因为网约车这种新型出行方式提升了大众的出行频率,所以先后有不少传统制造厂商进入网约车市场。从传统车企纷纷选择了与滴滴不一样的B2C 模式可以看出,高品质的出行服务市场仍然没有完全释放,高品质的出行服务或将会成为主流。

今年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在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安全是政府和企业必须共同遵守的底线。对网约车发展的态度是积极支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趋利避害,包容审慎,守住底线。

从政府对网约车行业的态度上来说,安全至上,服务为主。这对网约车行业来说,是最好的时代。竞争者的不断加入,网约车司机利益有保证,监管力度不松懈,乘客出行安全有保障。网约车正在加速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对滴滴等出行公司来说,可以规范发展,聚焦资源整合。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