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共享单车ofo爆发退款危机 马云:风停了摔死的还是猪

共享单车商业模式:一道小学算术题

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之前,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并不复杂:用户每骑行半小时,OFO可以收费1元钱,一天内同一辆单车利用率越高,投放单车规模越大,戴威获取的收入越高,刨去各种运营成本,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净挣的。

作为小黄车帝国的掌舵者,戴威的基本工作就是寻找资本或通过自身滚动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尽可能在更广泛的有利可图的市场进行投放,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提高旗下单车的利用率,同时大力降低运营成本,最终确保收益的最大化。

从砸钱抢市场上来说,OFO不论在线下车辆投放还是品牌推广上都没什么可指责的,记得优信CMO王鑫说过一句话比较中肯,当市场费用很少时,使用水平高低相差很大,但达到10亿级规模时,所有可能利用的渠道都利用差不多了,就不存在显著差异了。

然而,运营成本方面的控制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久前,OFO员工爆料称,在小黄车野蛮生长时,公司内部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官僚作风、贪腐严重。其实,这又算什么呢?外界所能目睹的怪现象就已经触目惊心了:数以万计、崭新的共享单车因违规停放被市政部门拉至郊外露天旷野存放,包括OFO在内的各大运营商却对此听之任之。动辄千万元级别的资产就这样化为乌有,戴威,你难道就真的没有心痛一下吗?想象一下,多少人次的骑行才能把这个本收回来?何况在惨烈的价格战期间,多少人次的骑行完全是免费的!

这一冪场景除了共享单车外,恐怕从此不会再现。资本是嗜血的,可以允许创业者大把地烧钱,但在一个可以容忍的期限之后,终究是要逐利的。

戴威离解脱不远了

每年冬天都是共享单车利用率最低的时候,天天大把烧钱,日活用户数(DAU)再不好看,投资人信心下滑自然不可避免。去年的这个时候,小黄车与主要竞争对手摩拜第一次感受到了寒意。

今年4月,聪明的胡玮炜凭借女性的直觉率先投入美团的怀抱,选择套现离场。戴威却执著于“创始团队的梦想”,靠抵押单车资产才好不容易从阿里等处获得8.66亿美元的救命钱,不料,这笔钱也成了OFO最后的绝唱,此后再没有传出任何融资成功的消息,又有谁愿意成为悲催的接盘侠呢?

按照戴威的玩法,不要说150个亿无法进行下去,恐怕再来一个150个亿也难以讲完这个故事。当OFO陷入空前困境时,这位创始人曾一度出走,试图眼不见为净,心不念不烦,员工有数月未见到自己的老板。这种做法进一步加剧了OFO运营状况的恶化。作为一个肩负广大员工、投资者与无数用户信任的CEO,不要说OFO陷入困境时应该坚守第一线,即便真正走到破产关门那一天,也应该坚持清算工作结束为止。

这一天似乎越来越近了。

这个冬天对OFO来说格外寒冷,资金链吃紧、官司不断,连戴威的衣食父母们也对其失去了最后一点信心,大家纷纷走上了退押金之路,当正当维权途径受阻后,他们便施展浑身解数,如冒充老外可享受押金秒退待遇,组团上门退押可获优先处理。

人们哑然失笑之余,也不由得陷入了深思:消费者真的需要绞尽脑汁或付出额外成本才有资格拿回自己的血汗钱吗?如果所有遇到困难的企业都效仿该举动,未来的创业者又如何取信于用户?每个创业者都要勇于为自己的失败买单,透支消费者对自己的信用就是透支社会对所有创业者的信用。

随着现场退押金的用户激增,今天,OFO宣布了退押金新政,用户必须按申请顺序处理。目前,排队用户已超900万人,若以每位用户99元押金计算,待退押金至少8.9亿元,何况几经调整后,多数用户的押金已提高至199元,这个窟窿究竟有多大很快就该见分晓。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作者:沈氏三公子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