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产业互联网风口 BAT等能否继续笑傲群雄?

2018-12-18 14:22
物联网智库
关注

尽管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消费互联网领域有长足发展,但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或许并非主角。互联网企业若想要在产业互联时代重构曾经的巨头传奇,面对传统企业,似乎困难重重。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互联网企业表现最为耀眼。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BAT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但互联网生态发展至今天,传统的消费互联网发展模式却越来越乏力。

消费互联网是指面向大众用户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以搜索、电商和社交为主攻方向,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属于这一范畴。消费互联网的核心是争夺C端,即抢夺用户。

但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逼近顶点。以中国为例,CNNIC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相比去年年底的7.72亿只增加了3000万,网民在人群中的普及率已达到57.7%。因此,基于消费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严重受限,国内外的互联网巨头增长速度都趋于缓慢。

那么,消费互联网后,新的突破口在哪里?BAT的风向最能说明问题: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是依托大数据实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助推经济脱虚向实,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产业互联网的兴起,意味着制造、农业、能源、物流、交通、教育等诸多传统领域相继都将被互联网所改变和重构,并通过互联网提高跨行业协同的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

由于产业互联网的合作对象是各行各业的企业,所以B端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新目标。BAT此前也已经有了诸多尝试。百度早就将百度大脑开放,基于百度大脑搭建了面向智能汽车交通行业的Apollo和面向IoT设备的DuerOS语音交互系统;阿里则基于阿里云构建了多个ET大脑,如城市大脑、工业大脑、农业大脑等,推动AI技术在各行各业落地;腾讯更是将AI技术作为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能力。

尽管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消费互联网领域有长足发展,但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或许互联网企业并非主角。产业互联网,核心是传统的各行各业。由于市场的复杂性,互联网企业在产业互联领域的角色是充当专业性服务的技术公司,面对传统企业,它们只是作为合作者存在。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