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小米、玖富在香港抢“绣球”
香港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吕大乐2013年著写的《港漂十味》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问题:
从1978年内地开放,很多方面香港只要被超越了,就意味着再也追不回来了。这句话是香港人应该直面的。当经济竞争力、薪酬、生活素质,甚至连永久居民身份都逐一失去吸引力时,香港的价值在哪里?
香港的价值在于,它始终是大陆企业通往世界市场的桥头堡,它是国际金融港。当金融和内地企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香港会弥漫出不一样的味道。
这次香港金融管理局抛出的虚拟银行牌照争夺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香港试图引入内地、国际资本激活香港金融市场,发挥其国际金融港的作用。尤其是在境内金融监管渐趋严格,很多企业一照难求的情况下,中国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对这张香港牌照更是渴望。
香港金融管理局抛出了绣球,而中国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正在抢绣球。
香港的金融地位和市场地位在这个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
集体出海
据彭博社消息,截至8月31日下午5时,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已收到29家机构递交的虚拟银行牌照申请,其中有部分是已完成相关审批程序、接近完备的申请。
香港金管局表示今年年底或明年一季度将向虚拟银行发放牌照。首批虚拟银行牌照或发放8-10张。腾讯、蚂蚁金服、小米、玖富、中国平安等科技或金融机构均以独资或设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参与了申请。
所谓虚拟银行,香港金管局给出的定义是:
主要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传送渠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
这一模式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及新网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的模式类似,但内地尚无虚拟银行的具体规定或条例,而是以传统银行的规则进行监管。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