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短视频布局,腾讯逆风,阿里折戟,百度乘势而上
阿里土豆折戟,但电商短视频依旧有潜力
2017年3月,阿里宣布土豆转为短视频平台。彼时,QuestMoible发布的《移动互联网2017年Q2夏季报告》显示,秒拍以2.86亿月活用户规模数位列第一,快手以1.29亿居第二,土豆以3013万排第三,而此时也尚无抖音与快手,土豆曾位居前三。
而彼时土豆转战短视频,也被阿里寄予了厚望,依托于阿里大文娱资源,以及阿里大鱼号的整合,10亿的资金补贴也有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土豆。
不过当前来看,尽管有着高额的投入以及期许,土豆并没有完成阿里的宏愿,反而掉队越发明显。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6月的日活数据,土豆视频月活规模即将跌出前十,而且环比还在下降中,这也说明阿里主要流量集中在电商领域,对于切入泛短视频的土豆很难提供太大帮助。
而阿里显然也已经对土豆不报希望,在土豆失利之后,曾传出阿里入股抖音的传闻,为的正是谋求抖音短视频中潜在的电商流量,因此,阿里必然不会放弃其中机会。
但是另一方面,拥有电商基因的阿里,如若进军电商短视频,则不容小觑,就在今年6月,阿里系短视频产品“电流”也已经在安卓、苹果商店上线。
早在5月就传闻说淘宝将上线一款侧重电商带货、边看边买的短视频产品,但是至今还没有上线,不知道电流会不会背起这项任务。
因此,即使土豆在泛娱乐败北,阿里也有可能会在电商短视频领域持续发力,并取得一定成绩,这点我们可以参考此前的淘宝直播,对于垂类电商直播产业的深远影响。
百度好看视频后发,乘势而上
百度系的好看视频于去年底开始运营,相比于腾讯的逆风,阿里的折戟,百度发力短视频则更为顺利,首先百度拥有流量,在其日活破1.5亿的百度APP信息流中加入短视频,不仅是百度内容布局的一环,也与有内容消费需求的用户高度契合。
在内容上,百度的运营更偏重PGC运营模式,采取差异化策略,其通过与大量视频KOL以及MCN机构合作,完成了早期内容布局。
以好看为代表的横屏短视频是从Youtube时代就传承至今的手持DV以及网络视频剪辑传统,代表PGC与搬运,能够快速起量、直接变现。PGC内容的迅速增长使短视频的内容质量不断提升,而优质内容在对流量的争夺中有着巨大的优势。
内容为王始终是这个行业不二的“丛林法则”,高质量的专业PGC内容,也驱动驱动广告主愿意进行更大的投入,这也为百度的日后增长埋下伏笔。
除了内容,百度还掌握着大量的数据和算法,在分发上同样有着技术优势。
百度有十几年连续不间断的庞大的精准用户数据,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足够多、足够准确的数据才能做出足够精准的用户画像。
在视频识别方面,百度机器视觉技术不只是可以进行图像识别还能分析视频语义,打出深度标签,推荐更智能、变现更有效、审核更高效。
通过17年的深度学习,百度拥有一个包含亿级别节点、千亿级别属性和关系的知识图谱。这让百度可以真正做到为用户智能化推送个性化信息,帮助用户更高效的获取信息。
百度AI大数据算法配合多方面因素,为好看视频的用户增长提供充足的燃料,官方相关数据显示,其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亿,可见百度已经收割到这一轮短视频红利,这也将对行业未来也有更为深远的影响。
结语:
与以往不同BAT的短视频之争,不再是以往的针锋相对,而是一场各有目的的差异化战争,其入场都有着各自的姿势。
对于水逆的腾讯而言,急需需要通过短视频的成绩,来证明自身的实力,而对于阿里而言,更看重短视频为其电商变现带来的价值,而对于百度来说,短视频布局是其内容生态的衍生,短视频战略是百度夯实移动基础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百度的重要布局,在基于信息流优势的基础之上,乘势而上。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