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上市,右手套现”,刘强东冲击“中国首富”指日可待?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我命由我不由天”,50岁的刘强东正在努力印证这句话。
正值“知天命”的年纪,刘强东仍在批量打造上市企业。
3月30日,京东集团密集发布的2则公告称,拟分拆京东产发、京东工业分别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独立上市。京东产发的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财务顾问为瑞银,京东工业的联席保荐人与京东产发一致,但财务顾问为瑞银和中信证券。
若这2家公司成功上市,刘强东将手握8家上市公司。包括2家赴美上市的京东集团、达达集团,2家赴港上市的京东健康、京东物流,2022年1月提交赴港IPO审批材料的京东科技,以及如今递表的京东产发、京东工业。
“京东系”市/估值也将破万亿。据“网经社”报道,截止2023年3月31日15点,京东集团市值4781亿元、京东科技估值1978亿元、京东健康市值1621.92亿元、京东物流市值816.82亿元、京东产发估值549.42亿元、德邦股份市值182亿元、达达集团市值153.35亿元、京东工业估值137.35亿元。
毋庸置疑,刘强东为最大赢家。3月1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富豪榜,虽然身价1350亿元人民币的刘强东未进入TOP20,但如果再加上京东科技、京东产发和京东工业估值的话,还是很有希望冲击“中国首富”之位的。
“白手起家”的刘强东,究竟如何造就了京东庞大的万亿帝国。
01
利润大涨而股价大跌,京东不香了?
都知道,刘强东是站在互联网风口的人物,依靠电商起家。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刘强东初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创办“京东商城”(原为京东多媒体网),并出任CEO,目前京东商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集团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业务已涉及零售、数字科技、物流、健康、保险、物流地产、云计算、AI和海外等领域。
“处在风口上,猪也会飞”,搭载着刘强东商业帝国梦想的京东集团也真的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4年5月,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也成功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
3月9日,京东集团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据财报显示,京东集团2022年全年净营收同比增长9.9%至10,462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由净亏损36亿元转为盈利104亿元;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4%至282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亮眼,净营收同比增长7.1%至2954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由净亏损52亿元转为盈利30亿元,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10%至77亿元。
分部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京东零售营收同比增长3.6%至2589亿元;京东物流营收同比增长32.1%至430亿元;新业务营收较上年同期的82亿元有所下滑,为48亿元;达达集团营收27亿元。
事实上,在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京东集团能取得如此成绩着实不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单月全国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0.5%、-5.6%、-0.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2.1%、3.9%、15.6%。消费疲软之势导致2022年第四季度京东商品收入同比仅增长1.2%至2375.99亿元。
当然,这份答卷最亮眼的地方莫过于扭亏为盈,而背后的诀窍在于降本增效。
“新掌门”徐雷一度强调降本增效的重要性,并且这一经营策略在财报中有明显体现。据2022年财报显示,第四季度京东集团履约开支占收入的比重由2021年同期的5.9%降至5.7%;营销开支同样由2021年同期的134亿元减少10.3%至12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段时间包括“双十一”大促,所以减少的情况很罕见。
02
被迫上线“百亿补贴”
不知不觉,距离京东上线“百亿补贴”已过去1个月了,但从结果来看平淡无奇。
有一点是明确的,京东“低价策略”的选择是被逼的。为了应对拼多多的竞争以及京东京喜的失利,京东于3月8日正式上线“百亿补贴”频道。
与此前京东的“百亿补贴”仅作为子频道出现在大促节点,并局限于3C等京东强项品类相比,此次的“百亿补贴”在京东APP内拥有一级入口,从大促限定拓展至日常经营,覆盖全品类,自营和POP商家(第三方卖家)都将参与。
此举更是被业内视为京东硬钢拼多多。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此前拼多多就是通过百亿补贴,从天猫、京东手中抢走大量的用户订单,引爆GMV的爆发性增长。
京东集团CFO许冉表示,“我们预计能够实现效率的提升,也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回报率情况,将部分营销资源重新分配给大促和用户获取。总的来说,我们无意大幅调整全年的营销预算。”
还有部分业内人士也表示“京东上线‘百亿补贴频道’的根本目的就是争夺用户和提振业绩”,但投资者却不认同这种做法。在京东宣布上线“百亿补贴”后,京东股价报收177.8港元/股,距最高值284.8港元/股已经跌去38%。
拼多多的快速崛起的确让刘强东以及京东集团“头疼”。2004年就已经进入公众视野的京东,硬是让黄征和他的拼多多给超越了,而拼多多突围的关键就在于深耕下沉市场。
2015年9月,拼多多成立微信公众号,利用“拼单”开创了社交电商模式,并依靠微信成功切入电商边缘人群,避开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流量争夺的核心战场,深耕下沉市场。
再来看京东,其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精确的受众定位、迅速高效的物流和优良的售后服务而腾飞,这就注定了两者的市场定位不同。根据国金证券研报显示,在国内电商市场中,从用户的城市分布来看,一线城市用户占比最高的为京东集团,三线以下城市占比最高的为拼多多,阿里巴巴用户分布相对均匀。
换句话说,京东集团要想获得增量用户,就需要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当然,京东也效仿拼多多,2019年为了获得下沉市场的增量用户,京东拼购APP更名为京东京喜,并正式开始运营,还与腾讯达成新的战略合作,试图通过微信等独特资源打造区别于京东现有场景模式的全新平台。
但可惜的是,京东输了,不仅没有给带来增量用户,反而现有用户有所下滑。或许,京东这次百亿补贴又会重蹈覆辙。
03
分拆上市,互联网大厂的主旋律
要说什么是京东的最优解,或者什么能满足刘强东的野心,分拆子公司上市首当其冲。
要问当下互联网大厂的主旋律,无疑是分拆上市。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将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对此,张勇还表示,“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未来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
的确,上市的好处无法穷尽,但最主要的莫过于上市融资。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京东集团分别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间接持有京东工业、京东产发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7.95%、74.96%;拟议分拆后,京东集团仍分别间接持有京东工业、京东产发50%以上的股权,刘强东无疑仍是实控人。
据悉,京东工业拟将全球发售募集资金重点用于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进一步扩大客群,继续探索新的市场机遇。而京东产发拟将募集资金用于进一步拓展国内的基础设施资产网络,重点关注核心地理位置及战略物流节点;同时进一步拓展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此外还用于客户解决方案及服务能力,并持续建设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等再生能源管理等方面。
但在刘强东紧锣密鼓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同时,也在连续减持京东系股份套现。
继去年两度减持后,3月30日刘强东又小幅减持0.28%京东健康股份,以每股57.6港元的均价卖出京东健康880万股,持股比例从68.98%降至68.70%,涉资约为5亿港元。
事实上,在交棒于徐雷后,刘强东就开启了减持之路。2021年4月至6月期间通过在美股、港股接连减持京东集团、京东健康的股票,累计套现约66亿元人民币。
总之,刘强东的财富随着“京东系”布局的完善将继续上涨,冲上“中国首富”也不是没有可能。
原文标题 : “左手上市,右手套现”,刘强东冲击“中国首富”指日可待?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