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发展指数报告(2021)
摘要
√ 全国数字发展指数实现线性增长。2012-2020年,中国数字发展指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1000上升至2810.75,年复合增速为13.79%,远超同期GDP增速。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科技三个方面,产业数字化贡献尤为突出。
√ 全国数字产业化指数逐年稳步上升。中国数字产业化指数逐年稳步上升,由2012年的1000增长至2020年的2126.5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89%。其中,电信业务支撑能力大幅提升,软件行业较快发展。
√ 全国产业数字化实现倍速增长。2012-2020年中国产业数字化指数逐年稳步上升,由2012年的1000增长至2020年的3480.7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87%。其中,数字化供销指数由2012年的1000上升至2020年的3830.26;数字化生产指数由2012年的1000上升至2020年的3161.34。
√ 全国数字科技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数字科技指数大幅增长,2012年为1000,2020年增长至3658.56,年复合增长率达17.6%。其中,数字科技企业指数由1000增长至2551.94;数字科技创新指数由1000增长至11131.24。
√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优势明显,西部地区努力追赶。总体而言,广东数字发展领先,安徽数字发展增速最快。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科技指数方面,江苏数字产业化指数领跑全国,四川数字产业化指数成绩亮眼;广东产业数字化表现抢眼,浙江产业数字化名列前茅;广东数字科技发展全国第一,北京数字科技发展全国第二。
√ 究其原因,无论是全国,还是广东、安徽、江苏、四川、浙江、北京,2012-2020年间,其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良好的经济发展支撑,持续的政策支持、活跃的企业创新等因素。
出品 | 零壹智库
作者 | 陈小辉
目录
一、数字经济的历史沿革、新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一)数字经济的历史沿革与新内涵
(二)数字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字发展指数实现线性增长
(一)政策驱动
(二)宏观经济整体向好
(三)创新水平持续提高
三、电信业软件业赋能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
(一)电信业务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二)软件行业较快发展
四、产业数字化迈向新台阶,经济新活力加速释放
(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
(二)产业结构升级
(三)线上消费兴起
五、数字科技转向高质量发展
(一)全要素生产率线性提升
(二)资本投入指数型增长
六、东部地区保持优势,中西部地区呈追赶态势
(一)东部地区数字发展指数遥遥领先
1.广东数字发展领先
2.安徽增速最快
(二)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指数增速最快
1.江苏数字产业化指数领跑全国
2.四川数字产业化指数成绩亮眼
(三)东中西部产业数字化增速趋同
1.广东产业数字化表现抢眼
2.浙江产业数字化全国前列
(四)广东北京数字科技发展遥遥领先
1.广东数字科技发展全国第一
2.北京数字科技发展全国第二
七、展望
数字经济的历史沿革、新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在衡量数字发展水平之前,我们首先对数字经济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据此明确其完整内涵,再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一、数字经济的历史沿革与新内涵
在人类历史上,1925年第一台模拟计算机问世。1946年第一台数字计算机诞生。模拟计算机使用模拟信号,而数字计算机主要使用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以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表征信息,而数字信号以离散信号(即二进制)表征信息。前者表征信息的效率高、后者抗干扰能力强。因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势,数字计算机成为了主流。时至1958年,银行和保险业率先使用数字计算机处理数据,由此拉开了数字计算机在服务业应用的序幕。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开始盛行,数字计算机进入了制造业。20世纪90年代,数字计算机在制造业的应用开始向企业外部延伸,数字计算机开始全面渗透制造业。在数字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以其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却在各自发展路径上独立演化前行:数字计算机主要采用数字信号,而通讯技术仍采用模拟信号。直到1991年,第二代便携式电话和高清电视(HDTV)开始采用数字信号,通信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数字信号为共同基础,终于走向了融合,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由此正式诞生。在ICT技术诞生的同时,1990美国国防部向社会公众开放军事和科研阿帕网(APPANET网),随后APPANET迅速演化为国际互联网(互联网)。1993年后,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风靡全球。中国于1994年加入互联网。1999年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企业成立,随后中国电子商务迎来快速发展二十年。
1996年,Tapscott在其专著《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希望与风险》中首次提出了“数字经济”(The Digital Economy)这一概念。Tapscott所界定的“数字经济”是互联网与经济融合而生的“互联网经济”。这一时期,与“数字经济”相近的概念还有“知识经济”、“无边界经济”、“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21世纪初,在互联网继续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统称“ABCD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纷纷进入商业应用阶段。第一、二、三产业迅速将互联网和ABCDI等数字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学界和业界逐渐将互联网和ABCD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视为“数字经济”。2016年, G20杭州峰会将“数字经济”界定为: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并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此处的“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主要为互联网和ABCD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我们认为,国务院的界定与学界、业界的理解相同,简单讲,数字经济就是互联网和ABCD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本报告基于数字经济的这一内涵构建指标体系。
二、数字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数字经济的内涵,本报告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科技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数字产业化主要从信息产业和通信产业的产业化两个方面展开,产业数字化主要从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供销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数字科技主要包括数字科技发展和数字科技创新两个方面。数据均来源于智慧芽和国家统计局等网站。
数字产业化的信息产业方面,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全固定资产投资是信息行业的资本投资额,软件行业平均工资可反映劳动投入,软件业务收入为主要产出;为此,本报告选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全固定资产投资、软件行业平均工资、软件业务收入作为评价指标。数字产业化的通信产业方面,光缆线路、移动电话交换机是电信业务的核心投入,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宽带用户数、电信业务总量是其主要产出,本报告选取光缆线路长度、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宽带用户数、电信业务总量作为评价指标。
产业数字化即三次产业利用互联网和ABCD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对生产经营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产供销是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因此,本报告从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供销两个方面评价数字产业化。数字生产化方面,计算机是互联网和ABCD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融合的关键要素,是企业数字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硬件投资;Internet应用具有优化企业间和企业内资源配置功能,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域名和网页是互联网应用的表征指标。因此,本报告选取期末计算机台数、域名数和网页数作为数字生产的评价指标。数字化供销方面,通过互联网以电子商务形式完成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行为,是企业数字化的主要供销形式。为此,本报告选取有电子商务的企业数量、电子商务采购额、电子商务销售额评价数字化供销水平。
数字科技企业的发展和数字科技创新对数字经济至关重要,本报告从数字科技企业和数字科技创新两个方面评价数字科技水平。数字科技企业方面,投入、经营和产出是微观企业的三个基本活动,本报告选取软件与服务业、技术硬件与设备业、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业、电信业等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上市数字科技企业,从投入、运营和产出三个方面评价数字科技企业的发展情况,其中,数字科技企业投入包括技术投入(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投入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来源。现有研究多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技术投入,本报告采取学界的通常做法。])、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本报告选择两大指标评价数字科技企业的运营情况。关于数字科技企业的产出涉及股东、债权人和政府,本报告分别选取净资产收益率、利息保障倍数、税收评价数字科技企业的产出情况。数字科技创新方面,数字科技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效比较重要,数字科技创新热情通过爬虫技术爬取各省份的关键词词频进行量化;学界通常以专利申请数量衡量创新产出实效,本报告以ABCD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专利申请数量衡量各省份的数字科技创新实效。
超算中心、数据中心、计算机软硬件的国产化、移动App、企业微信公众号等相关数据也是评价数字经济发展的较好指标,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与采集时间考虑,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加入这些指标。
图1:数字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数字发展指数实现线性增长
2012-2020年,中国数字发展指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以2012年为基期进行标准化处理(2012年基期为1000),2020年数字发展指数增长至2810.75,年复合增长率为13.79%;同期GDP年复合增长率为8%,全国数字发展指数的年复合增长率远超GDP。我们认为,全国数字发展指数持续上升有政策驱动、宏观经济整体向好、创新水平持续提高等原因。
图2:2012-2020年全国(不含港澳台)数字发展指数情况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图3:2012-2020年全国(不含港澳台)数字发展指数情况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图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原因
一、政策驱动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规范电子商务发展;2015年中国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2017年“数字经济”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后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断深化和落地。
表1:自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二、宏观经济整体向好
2012-2020年宏观经济总体呈上行趋势,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GDP增速看,2012-2020年中国GDP复合增长率达8%,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中国发展奇迹。而人均GDP复合增长率也达到7.7%。
图5:2012-2020年宏观经济增长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居民收入水平看,2012-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7.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复合增长率为6.1%。
图6:2012-2020年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5517.3亿元,2020年达到了391980.6亿元,8年时间翻了一番,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在消费增长的同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崛起,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拓展了新的消费渠道和消费空间,从而拉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销售额由28825.2亿元上升至189334.7亿元,8年间增长了5.57倍。电子商务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从2012年的14.03%上升至2020年的48.30%,电子商务比重不断上升。
图7:2012-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电子商务销售额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创新水平持续提高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此中国步入创新发展的全新轨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创新主体活力和能力持续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大幅提升,创新发展也促进了产业与数字相融合。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观察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创新水平的提升情况。
从创新投入看,一方面,R&D投入呈上升趋势,2012年中国R&D经费投入10298.41亿元,2020年增长至24393.10亿元,增长了136.86%;R&D占GDP比重也由2012年的1.91上升至2020年的2.40,上升了25.6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研发人员数量持续递增,201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324.7万人,2020年扩大至523.45万人,8年间扩大了61.21%,中国研发人员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
图8:2012-2020年研究实验发展经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9:2012-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创新产出看,一方面,发明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2012-2020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从652777项增长至1497159项,增长了1.29倍;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量比重也维持在30%的高水平上。另一方面,发明专利授权量持续提升。2012年发明专利授权量217105项,2020年增长至530127项,增长了1.44倍。
图10:2012-2020年专利申请与授权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