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广东1800亿打响新基建“第一枪”,河南、陕西工业互联网投资迎头赶上

2020-05-11 14:52
物联网智库
关注

01从综合通用到精细集群

2020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步入深水区的一年,也是工业互联网价值体现与验证的重要一年。

曾经,工业互联网企业沿着通用型、垂直型、区域型…等路径各自发展。新基建的助力有可能让各条路径发生迭代,来到运营型,也就是围绕“新型产业集群”展开工业互联网生态运营,这一新阶段。

在文章《工业互联网的“大水”里,能否诞生BAT这样的“大鱼”》中,我曾对工业互联网的各条发展路径进行过解读。

第一种:提供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能力。

这类企业能够提供多种通用性能力对外广泛赋能,并且能提供跨区域、跨行业的应用和服务。

第二种:提供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能力。

这类企业往往同时具有综合性服务的能力,还能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需求,比如港口外向型城市、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制造业密集区等,实现差异化和定制化。

第三种:提供垂直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能力。

这类企业往往深耕某一个行业,具有深厚的工艺知识和行业积累,围绕自己的核心优势向整个产业链作延伸。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以上三种路径有可能进入殊途同归的第四条赛道,一条更加下沉、颗粒度更细、聚焦精准的发展路径:围绕新型产业集群,运营工业互联网生态。

新基建项目的实施,让区域和产业之间互相交织的网格点更加清晰和精准。

这些网格立足于产业集群,也就是那些产业优势效应明显的地域。这些地方既有自发性的市场内生需求,又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

原本位于这些网格点的传统企业聚集区,有可能通过工业互联网推进数字化转型,改造为新型产业集群。

02从被动逻辑到主动推进

工业互联网的推进,受到的限制性条件较多,有时不得不采用被动逻辑,等待工业企业的相关制度规范、管理体系、认知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完成对于工业互联网理念的消化过程。

很多时候,工业互联网项目的推进过程,是工业企业管理者观念革新的过程。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的进步是工业互联网落地的根本动因,新基建加速了这一转变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来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经济与贸易大环境的显著变化、用户需求的逐步深化、人工成本的不断增长,以及粗放式管理不可持续,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达成的共识是:数字化转型的成败决定命运。这些企业实现了从被动逻辑,到主动推进的认知转变。

在这个特殊时期,新基建是各种企业面对产业链压力的一种“解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信号”。

信号中隐含的关键信息包括:工业互联网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基础性的设施。工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调参数,而是根本性的变结构。

从新基建整体性的区域分布来看,预计西南地区是发力重点。

新基建的投资规模,占2020年重点基建项目的23%。西南地区是此次政策逆周期调控发力的重点,无论是项目数量、总投资规模、2020年计划投资金额等方面,西南地区均大幅高于其他地区,而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华东、华南等地区,总体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从新基建的层次划分来看,工业互联网处于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位置。

4月底,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包含3个方面内容,分别是: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预计2020至2025年,工业互联网的历年新增投资规模合计在6000亿-7000亿之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