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突破共享电单车发展瓶颈,小遛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曾经,共享单车被称为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三年前,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品牌超过70个。共享单车乘着共享经济之风,以其随用随骑、网上支付的便捷性,迅速“俘获人心”。但共享单车在为市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因市场纷杂,管理困难,也带来了许多“不方便”。
共享电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共享电单车是在物联网的技术上,共享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随着智能化终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逐渐成熟,将自行车轻便灵巧的优势结合电动车省力续航强的优点结合起来。在既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又能让人们更远的路途变得轻易省时。
共享电单车的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摩拜、ofo等共享单车出行已成燎原之势, 主要解决了3公里以内的距离, 而共享电单车凭借电能驱动将出行距离延长到10公里, 两种共享出行方案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共享单车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不断更新迭代单车新品以及资本的助推, 给共享电单车的发展带来无形的压力与挑战。
共享电单车要想在“别人嘴里抢饭吃”, 就要增加自身的筹码,将提升用户体验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不断进行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研发,只有这样才能使用户的体验越来越好,最终为共享电单车提供强有力的竞争软实力。
高于共享单车的成本、复杂的换电方式、更为严格的政府监管都成为了共享电单车的发展阻力。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共享出行在无桩模式下的随取随还的用车方式,引发的乱停乱放问题待续解决。
独辟蹊径,小遛共享发布两项停车黑科技
针对这个问题,国内骑行频次最高的共享电单车平台——小遛共享,发布两项黑科技——90°规范停车+亚米级精准停车,为单车乱停放甚至占道停放,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秩序提供了更为精细化的系统解决方案,或将改变共享出行当前的窘境。
90°规范停车技术,要求用户用完车后,需要将车辆放置在规定的停车点并垂直(90°)马路牙子(路缘石)进行摆放后系统才允许还车,结束计费,否则,如果将车辆随意码放,就无法还车成功。
亚米级定位停车技术,则是通过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定制RTK差分定位算法+接入高精度定位服务”,消除卫星定位的各种误差,从而实现亚米级精准停车,可控制车辆精准停在P点(电子围栏)内,误差不超过1米。
历经四年,小遛黑科技为共享出行带来新转机
2016年起,小遛共享就开始筹备研发这项90°规范停车技术,觉得这是一条解决无桩式单车停放问题,正确的技术路线。在3年多时间里,小遛共享投入了大量的研发人力和成本,联合国内外专业的技术企业,包括与自行车骑行十分普及的瑞士研发团队深度合作,经过多年探索、尝试与开发,90°规范停车技术研发成功,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江欣国教授表示,目前,国家层面对共享电单车运营有所放宽,这给相关行业带来积极利好。现阶段,共享单车依然存在超负荷投放、乱停放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给城市治理带来一定困扰。对此,政府部门不得不投入巨大的社会管理成本加以治理,这也是目前行业发展最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而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是一条正确的路径。
研究共享单车行业多年的西南科技大学MBA中心校外导师、成都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王力宏则认为,使用管理更加精细的共享电单车,一来可以用更少的投放成本,满足更多用户的出行需求,减少公共资源的占用,二来也能有效解决单车乱停放的城市管理难题,提升了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与市民整体文明素养,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宁波走出的行业“独角兽”,小遛持续引领共享出行发展
宁波小遛共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鄞州科技信息孵化园,是全国首批智能、无桩共享电单车品牌。小遛共享自2017年8月启动运行至今,现已覆盖全国100个城区,投入车辆10万辆,注册用户人数已达千万级,累计投入4.8亿元,2019年服务费收入已达2亿元。在巨头林立的市场环境中,短短三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已发展成为该领域龙头企业中的一匹黑马,引起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
小遛共享用此次的停车技术突破,展现了其品牌精神和立意:不追求粗放的规模效应,秉承工匠精神,专注精细化运营和技术革新,不做搅局者,做城市治理的坚定贡献者。
小遛共享以技术为保障进入新城市,减轻政府管理共享电单车的负担,以一己之力肩负起了整个行业长远发展的重任,并以长远的眼光来规范和创新市场,谋求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未来可期!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