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机器人上岗 人类是否可以放手一切?
近日,一台身上贴有“医疗专用”的白色机器人闪烁着蓝光,缓缓在雷神山医院的病区走廊内内移动,雷神山机器人上岗了。该机器人身高1.5米,进退转弯自如,可以全自动完成病区消毒、医疗物品配送等工作,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还减小交叉感染的风险。
据了解,该机器人搭载的消毒箱顶部共有7个喷头,不停地喷出雾化消毒液。喷雾消毒结束后,机器人驶回准备区,自动换上装有药品、医疗器械等物品的配送箱,每到一个护士站,机器人自动停下,医护人员打开配送箱上的小柜门,拿出所需的医疗用品。
而在前段时间,无人机消毒还处于全国热点,无人机携带消毒液不断在空中喷洒,从而实现大范围、快速消毒。在这些科技的背后,则是物联网时代的具体表现。
物联网时代下的机器人
机器人这一名词出现了已经很久,但以往的机器人并非如今的机器人——以往机器人输入的通常是较为简单的数据,从而实现动作及操作。
而对于物联网时代的机器人而言,该机器人的数据接收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声音、视觉、后端数据、加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数据,对这类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后,从而操控电机、LED、麦克风等设备,从而让机器拟人化。
在这一过程中,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机器人,可以在统一的指挥下,从而实现更为快捷和有效的行为,让用户可以安心的把各类活动及任务交给机器人处理。
但人们真的可以放心交给机器人去做这些事情吗?
1978年9月6日,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的切割机器人在切钢板时,突然发生异常,将一名值班工人当作钢板操作,这是世界上第一宗机器人杀人事件。
1981年7月4日,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明石工厂的一名修理工人,无意中触动了机器人的启动钮,这个加工齿轮的机器人立即工作起来,把那个工人当成齿轮夹起,放在加工台上砸成了肉饼。
1982年夏天,一名英国女工在测试工业机器人的电池时,机器人突然启动,把女工的手臂折成两段。
1989年,前苏联国际象棋冠军古德柯夫和机器人对弈,古德柯夫连胜3局,十分得意地宣称机器人的智力是斗不过人类的,悲剧突然发生了!老羞成怒的机器人向金属棋盘释放了高强度电流,恰巧古德柯夫的手正怡然自得地放在棋盘上,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代国际象棋大师死于非命。
2015年,德国大众工厂发生“机器人杀人事件”,最终发现事故原因是安装机器人和机器臂的专业人士,在工作期间违反了安全规定。
2016年,深圳高交会上发生“全国首例机器人伤人事件”,名叫“小胖”的机器人突发故障“杀伤力爆棚”,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自行打砸展台玻璃、砸伤路人,一位路人全身多处划伤后被担架抬走。不过随后,涉事企业澄清,事故原因是工作人员的误操作。
在这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背后,则是人们对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突发问题的不确定性。如何在确保人类安全的情况下,保证机器人能有效的运作,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则是“红色按钮”——紧急停机。
未来机器人要如何发展,目前尚未确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拟人化是其最终的目的,但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确保机器人不会对人类产生危险,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关键点。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