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罗松:物联网定位发生根本变化 已成新型基础设施
在日前举办的IDC数字化转型峰会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罗松指出,中国物联网从2009年开始发展,预计到“十三五”末,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
2019年,物联网产业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在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提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原来物联网是作为一个新型技术产业推动,从2019年起,定位发生了变化,希望将物联网的作用下沉,做成推动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技术核心。”
罗松表示,定位的变化有很多因素,一方面是外部因素,经济下行的压力,需要用全国性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基础性行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这是中国独特的体制优势,无论是物联网,5G,还是工业互联网,我们在走一条全国性的、由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行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道路。
新型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有什么区别?相对于传统的基础设施来说,有几个特点。
第一,有软的也有硬的。原来基础设施都是硬的,公路、铁路、机场。网络基础设施既有网络设备,又有上面搭载的网络技术,包括AI技术,包括新一代5G提供的切片技术等等。有一系列新的技术在基础设施里提供。
第二,可以为多个行业共用,可以为不同行业提供不同基础设施的能力。有了软件之后,升级迭代的速度就加快了。“还有几个着力点,包括平台,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无论范围还是建设主体还是商业模式都在变革。我们希望将来推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战略出台,包括物联网,包括互联网,5G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罗松称,物联网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将来在行业里渗透率在进一步提升。2013年在中国企业的物联网渗透率为十几个百分点,2017年的时候提升到29%,2018年提升到了34%。“希望到明年的时候,突破50%。”
在提升渗透率的过程中,5G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5G的推广,NB-IoT在全球范围内都会出现快速增长。目前NB-IoT模组价格已经比2G模组还要便宜了。另一方面,物联网在2019年向toB行业转型,出现了典型的行业趋势:向电网行业全面渗透。
物联网的三个基本矛盾:第一是碎片化需求,第二是物联网需求一体化,第三是需求不稳定和技术的不成熟。现在大概解决了一个半矛盾。作为新兴技术的推动,物联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技术短板、产业生态、深度行业和技术之间的融合,以及标准制定和安全体系的构建,这是产业界后面要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