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行业的全球大结盟时代
自动驾驶技术,被苹果现任CEO Tim Cook誉为所有人工智能项目之母,全球的整车企业、一级供应商、科技公司等大公司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创业热潮。
自动驾驶技术之所以被热捧,是因为这项技术是破坏式创新,将会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交通道路建设、乃至城市的建设,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形成一体,对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被誉为人工智能项目之母的自动驾驶技术的难度极大,涉及到的学科门类众多。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划分为感知、决策和控制,其中感知层就包括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各类传感器,决策则融合了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等等。
自动驾驶是一门极其复杂的技术,需要调动各方面的高度专业的人才,这对参与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正因为这项技术的难度极高、普及性难度极大,这也意味着单凭一个公司推动自动驾驶从研发、测试、落地到规模化应用的可能性很小。
即便是现在公认的自动驾驶领头羊,美国自动驾驶公司Waymo,这家脱胎于谷歌X实验室无人车项目,2016年独立成为谷歌姐妹公司后,即便是有着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背后的财力支持,在遇到商业化的时候,仍需求寻求车企的合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动驾驶的全球大结盟,就变得尤为重要。整车企业、科技公司、一级供应商和初创公司,纷纷寻求合作,以降低研发成本、加快研发进度、加速落地普及。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联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下面对重点的结盟进行分析和解读。
1、结盟方式的多样化
致力于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类型实在是太多了,除了上述的整车企业、一级供应商、科技公司和初创公司,还包括芯片公司、电信运营商等。这就导致了结盟方式的多样化。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自动驾驶结盟,包括了车企与车企之间的结盟、车企与科技公司的结盟、车企基于初创公司的结盟、科技公司开放平台结盟等等,下面就分别进行解读。
车企与车企的结盟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整车企业,也就是车企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当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后,可能会导致汽车从现在的个人拥有,到共享出行的变化过程,会大大影响目前整车企业的销量。
面对这样的局面,车企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应对,其中,车企与车企之间的结盟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方面的代表是2019年3月,日内瓦车展期间,德国的两大汽车集团,戴姆勒集团和宝马集团就自动驾驶进行结盟。
戴姆勒和宝马将会致力于共同研发L3和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并且计划在2020年左右,推出搭载Level 3自动驾驶技术的系列车型,在2025年左右推出搭载Level 4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
在宣布自动驾驶合作前,戴姆勒和宝马就在出行领域进行了合作,双方共同成立各占股50%的五家公司,分别是ReachNow,ChargeNow,FreeNow,ParkNow,ShareNow,覆盖了网约车、电动汽车快充、物流货运、便捷停车与汽车租赁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在戴姆勒和宝马合作之前,这两家车企也已经分别与其他公司进行了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就和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在美国的圣何塞推出了自动驾驶试点项目,运营自动驾驶车辆。
宝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更多,早在2016年7月,宝马集团就和英特尔,以及当时还是独立公司的Mobileye(后来被英特尔以153亿美元并购,成为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并购案之一),联合举办发布会,建立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后来还引入了德尔福、FCA、麦格纳、大陆等。
目前尚没有消息显示戴姆勒和宝马联盟之后,此前各自的合作将会怎么处置,大概率会融合到一起,推动自动驾驶的研发,加速技术的落地应用。从合作伙伴的阵营来看,戴姆勒和宝马的合作,实力不容小觑。
车企与科技公司的结盟
这一波自动驾驶的热潮,毫无以为是科技公司谷歌带起来的,美国的DARPA在2004、2005、2007年举办了三届自动驾驶挑战赛,随后谷歌在2009年开启了自动驾驶研究,隶属于谷歌X实验室。
2016年,谷歌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X实验室的无人车项目独立成立公司Waymo,经过10年的发展,Waymo成长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头羊,在公开道路测试里程、模拟测试里程、自动驾驶车辆数量均为行业第一,此外还组建了全球首家L4级别自动驾驶生产工厂(准确说是组装厂)。
曾经,Waymo有着雄心勃勃的造车计划,但是在2016年发布自动驾驶汽车原型后,Waymo放弃了独立造车的想法,转而采购成熟车型进行自动驾驶改装。Waymo先后和捷豹路虎集团、菲亚特-克莱斯勒(FCA)集团,达成了采购协议,分别采购2万辆捷豹I-PACE和6.2万辆克莱斯勒Pacifica。
通过这两个大规模采购合同,Waymo还分别和捷豹路虎、菲亚特-克莱斯勒达成了自动驾驶合作协议,成为了车企和科技公司合作的代表。目前,Waymo自动驾驶处在大规模商用的前夕,在2018年12月,Waymo推出了RoboTaxi叫车服务的Waymo One。
Waymo One服务的对象还是“EarlyRider”项目的400名早期用户,服务区域还是亚利桑那州此前进行“Early Rider”项目的区域,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Waymo One需要收费,而“Early Rider”项目是免费,Waymo也借此进行RoboTaxi服务收费的测试。
除了和捷豹路虎、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的自动驾驶合作,Waymo还在全力争取与大众集团的自动驾驶合作,此外传闻还有日产-雷诺-三菱联盟的合作,大众集团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多的汽车集团,日产-雷诺-三菱联盟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联盟,两者的年销量均超过1000万辆。
如果Waymo成功与大众集团,以及菲亚特-克莱斯勒进行自动驾驶的合作,这意味着Waymo拿下了全球20%年销量的两大汽车集团,这对于Waymo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车企基于初创公司的结盟
在目前的汽车产业中,整车企业与一级供应商的合作方式是比较特别的,普遍认为整车企业是缺乏技术能力的,这也就为整车企业与初创公司结盟,或者是基于初创公司进行结盟埋下了伏笔。
通用旗下的Cruise是一个典型的以初创公司为纽带,形成了车企之间的合作。在2016年,通用以当时震惊行业的10亿美元的代价,并购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Cruise,当时的行业人士都惊呆了。
今天看来,通用这笔买卖做得非常值得,在2018年,保持独立运营的Cruise先是拿到日本软银旗下千亿美元规模的愿景基金22.5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当时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
但随后这个记录就被Cruise刷新了,同在2018年,同样是来自日本的公司,这回是日本汽车巨头本田汽车,本田汽车投资了27.5亿美元到Cruise,通用和本田还就自动驾驶领域达成合作。
看到通用Cruise的成功,同在2016年10亿美元并购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的福特也不甘落后。福特的目标瞄上了大众,在2019年底特律车展期间,福特和大众结盟,但并没有涉及到自动驾驶领域的具体合作。
随后,彭博社等媒体报道称大众会投资17亿美元换取50%的Argo股份,但这个消息迟迟没有官宣,因为随后the Information报道称Waymo正在寻求的大众的投资,值得一提的是,大众CEO Herbert Diess在2018年提议120亿欧元收购10%的Waymo股份,但被董事会否决。
除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出行领域的巨头Uber,也在进行自动驾驶研究,丰田曾经投资5亿美元到Uber发展自动驾驶,Uber还和沃尔沃、戴姆勒形成自动驾驶合作。
通用则5亿美元投资了Uber的竞争对手,刚上市不久的Lyft。Lyft和Aptiv进行合作,提供RoboTaxi服务。 Lyft还和Waymo、福特等,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背后有NAV联盟,这个有大众集团、英伟达、博世、大陆等公司组成的自动驾驶汽车联盟网络(简称“NAV”);丰田背后则有着移动出行联盟,目前的联盟成员包括了亚马逊、滴滴、马自达、Uber等。
车企基于初创公司的结盟,会不会多一个福特和大众基于Argo结盟的例子呢?我们拭目以待。
科技公司开放平台的结盟
科技公司是这一波自动驾驶热潮的主力,在看到谷歌在努力推动自动驾驶项目的时候,被誉为中国谷歌的百度,也杀入到了自动驾驶领域,并在2017年4月,陆奇主导下推出了百度Apollo开放平台,这是自动驾驶领域第一个开放平台。
在最先的构想中,Apollo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从而帮助合作伙伴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在2017年7月,Apollo生态合作伙伴联盟成立。
当时这个联盟包括了整车企业、以及一级供应商、芯片企业、雷达公司等等,如整车企业就有一汽、长安、长城、奇瑞等15家企业,一级供应商则有博世、大陆、采埃孚等10家企业,此外还有英伟达、微软、中兴通讯、Velodyne等。
在这个联盟,百度主要提供的是软件算法、云服务、地图定位等软件服务,随着百度的努力,Apollo平台上的合作伙伴超过了140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9月,百度Apollo和比亚迪的D++开放平台合作,这被誉为是软件开放平台和硬件开放平台的合作。
除了推Apollo开放平台,百度还在努力推进RoboTaxi服务的落地。在2018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和一汽红旗进行合作,要在2019年量产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此外,百度还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在长沙推规模化的RoboTaxi服务。
在有了如此多的合作伙伴之后,百度认为Apollo到了可以商业化的时候。在CES 2019期间,百度在拉斯维加斯宣布推出Apollo企业版,正式开始对外收费。随后,百度还推出了教学用的自动驾驶小车对外销售。
百度Apollo可以认为是科技公司主导的一个自动驾驶联盟,在这个联盟生态中,集合了产业链几乎所有的玩家,未来的发展走势,我们拭目以待。
2、大联盟的原因
通过上述的介绍,各位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目前自动驾驶领域的结盟情况,各种各样的结盟真的是层出不穷,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这就是自动驾驶的结盟现状,大结盟的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降成本
自动驾驶技术难度高,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很高。通用Cruise是目前公布其详细的财务情况,在并购3年的时间,Cruise亏损了15.12亿美元,通用CEO在分析师电话会中特别强调,在2018年Q4的投入就是2亿美元。
随着自动驾驶研发的推进,以及各种路测的进行,自动驾驶车辆服务的落地,需要的资金会越来越多。按照Cruise的规划,2019年将会继续加大投入,预计今年亏损10亿美元或以上也是妥妥的。
除了Cruise,博世在自动驾驶的规划上是未来4年将会投入40亿欧,而自动驾驶领头羊Waymo,其母公司Alphabet并没有公布Waymo的亏损情况,以Waymo人员规模1000人、人员待遇高于谷歌、另外还有大量的设备投入,年亏损10亿美元也是妥妥的。
从2009年开始,Waymo在自动驾驶领域研究了10年,虽然推出了Waymo One,但是其自持车辆提供RoboTaxi服务的方式,必然也是重资产的方式,需要的资金规模就更多了。
所以,降成本成为了自动驾驶参与者的一大诉求,采用联盟的方式,拉拢更多的合作伙伴,各自提供自己擅长的技术能力,这样有利于资源整合和成本的降低。
抢市场
先进技术的应用,都需要大规模的市场应用,才能收回成本投资,并且赚取更多的利润。自动驾驶技术也不例外,在上述的自动驾驶联盟中,除了希望降成本这个刚需,还有市场方面的考虑。
最明显的就是Waymo和车企的联盟,作为科技公司出身的Waymo,并没有汽车制造的经验,需要有车企作为合作伙伴提供成熟的车型供其进行自动驾驶改装,从而提供RoboTaxi服务。
提供RoboTaxi服务,是在自动驾驶的成本还足以低到让个人拥有的时候,在乘用车领域最好的商业模式。同时,如何不能将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到个人拥有的车辆上,自动驾驶的成本也很难降低。
上述两个方面,都需要Waymo不断的扩展自己的市场,包括RoboTaxi服务的市场,以及个人车辆的市场,车企是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车企可以为Waymo提供其所没有的量产车型,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向个人销售的车辆上,在技术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搭载自动驾驶系统。
如果说Waymo和车企的合作志在抢市场,那么车企之间的合作则更多是在保市场,选择和Waymo进行合作的车企,则希望可以抢到更多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为了市场,将会上演各大联盟之间的激烈竞争。
抢标准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由于参与的玩家非常多,这个时候,缺乏标准的问题就显得非常的突出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自动驾驶技术哪家强就没有判断的依据。
任何的标准,都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并且推动立法来确定标准的合法性。任何技术的竞争,背后都是标准的竞争,谁掌握了标准的话语权,谁就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最大的优势。
自动驾驶技术的难度极高、宽度极广,更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目前,无论是车端智能还是场端智能,全球范围内并没有一套标准,这也引发了行业参与者希望制定标准的热心。
丰田、通用、福特等美日头部汽车企业,已经与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进行合作,试图建立一套自动驾驶的评测及安全标准,并且推动美国的自动驾驶立法,这是非常明确的要抢占标准的意图。
丰田、通用和福特,分别代表的是日本和美国,一旦两者在自动驾驶标准上进行了合作,那么将会凭借着两个国家在汽车行业的地位,将这个标准推向全球,届时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就会显得非常难受。
当然了,车企试图去制定标准,科技公司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水平最高的还是Waymo为首的科技公司,即便的车企代表的通用Cruise,也是通过并购获取的能力。科技公司和车企之间,也会进行一番激烈的竞争。
3、总结
自动驾驶技术,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颠覆性、影响最深远的技术革命,当全面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时候,人类的出行方式、生活方式都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人类将会被进一步解放,并且有利于人类迈向太空时代。
正因为自动驾驶可能存在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公司层面吸引了产业链相关的玩家进场,在国家层面则吸引了众多的国家纷纷制定自动驾驶的发展规划,无论的公司还是国家,都不希望在这样竞争中落后。
但是,自动驾驶技术要实现的难度也非常大,也涉及到非常多方面的改变,包括道路、法规和习惯等等,可能都需要进行变革从而相互适应。自动驾驶领域的大结盟,有利于加速技术的发展和落地,将人类社会推进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