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大战再起 :专职司机不够用了
随着十一小长假的结束,网约车市场再次成为上班族热议的话题。原有平台整改的整改,调整的调整,而一些新平台也伺机而起,打算掀起新一轮市场争夺战。
战局的焦点,首先是专职司机的争夺。
“从竞争到垄断,如今又回归竞争局面,对司乘来说终究是一件好事。”
在北京干了近四年网约车的李励坤,是朋友眼中的“老司机”。即便放到传统的出租司机群体中,他也是那种“耳闻天下事,心中有乾坤”的代表,从众多新闻和报道中,他早就发现从年初开始,很多新网约车平台就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开始布局了。
“新生平台多了,首先是司机明显不够用了。”李励坤告诉懂懂笔记,他们司机群里很早就开始讨论,哪些企业开出了低佣、补贴、奖励等优厚条件,哪些平台正试图吸引从业司机注册、认证,转投新平台接单。
“新平台补贴力度虽然大,但我周围不少人还是有些犹豫的。”李励坤坦言,如今司机转投新平台,并不只是注册新的账号后就能接单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考虑很多问题,稍不谨慎还有可能影响收入。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部分网约车司机在企业“烧钱”做补贴的诱惑下,依旧坚持观望态度呢?多平台角力下,新老司机的顾虑又会对所有场内玩家产生什么影响?
条款画杠杠,司机“跳槽”顾虑多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曾见过这样的场景。乘上一辆网约车,可以看到司机在中控台上摆着两三台手机,分别登陆了几个不同的网约车平台,用来同步进行接单。
“现在除了兼职司机之外,专职司机很少这么做了,一般都是跑一个平台的单子。”深圳网约车司机“花哥”说,最近经常在吃饭时和同行好友聊起新平台的补贴力度与抽佣政策。大家都感觉很有诱惑力,却并没有专职司机转投新平台。
他告诉懂懂笔记,如今司机转投新平台,性质几乎等同于“跳槽”到一家新的企业。虽然不需要适应新的就业环境,但还是要重新捋顺、学习新平台的政策、规则。
“这里面门道很多。现在有的城市车辆运营的手续,也让专职司机转投新平台变得特别困难。”花哥透露,包括他老家在内的一些出台并实施网约车管理新政的城市,就有规定一台网约车不能加入多个平台经营。纳入管理登记之后,司机只能接同一网约车平台的用户订单。
这样一来,若司机有意转投新平台,就需要到相关管理机构进行登记变更,且过程比较繁琐,这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只好继续坚守原有的平台。
“如果司机运营的车辆是从租赁公司租来的,那就更麻烦了。”花哥的朋友胡师傅也补充道,因为有一部分从业司机用于运营的车辆,并非自己所有,而是从车辆租赁机构租来的。
这些司机在租赁时会有条款限制,司机只能登记并运营单一网约车平台的订单,若租赁期间转投或接单多家平台,将被视作违约处理,需要交纳一大笔违约金。
要是租赁单位与某家网约车平台有合作关系,那司机想要转投新平台就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部分以租代购的车辆,会被大量协议内容制约,最终让司机进退两难。
“而且现在很多网约车平台都需要养号,不然很难赚到奖励,你懂得啦。”年初,专车司机余海曾短暂转投新的平台接单,却因平台新开账号奖励突然有变化,又转回原有平台。
他告诉懂懂笔记,如今不少网约车平台都新增了账号升级机制,接单就像玩游戏打怪升级一样,只有达到一定的级别,完成了每日的订单后奖励才更可观。这就使得司机们不得不收心,所有精力只能去“养”一个账号。
即便行业陷入多平台竞争,司机拥有了更多的经营选择,但无论是监管部门的登记流程,车辆租赁单位的条款限制,还是平台层出不穷的“升级”规则,都让网约车司机在转投新平台时,产生了不少顾虑,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而除了怕麻烦之外,一些司机们也担心转投新平台之后,会影响到自己的收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