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流量模式的未来

2018-08-15 08:12
疯投日记
关注

互联网的终极是虚拟(镜像)真实的物理世界,进而在更宽广、更深远的范围内融合到“人生”和“世界”中。

那么互联网首先虚拟的是什么?

是媒介,互联网的第一属性是媒介属性。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阿帕网)最初仅是一个纯粹的文件系统,从仅有文本格式内容,慢慢衍生出目前繁荣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文件形式的多样化也推动互联网成为更强大的新媒体。

基于媒介本质,看互联网盈利模式的核心有二:

其一是基于电子软硬件构建的数字世界,为消费者提供数字化产品或服务,或为虚拟/物理产品的设计、生产、流通提供数字化的服务,最终服务于人的物质或精神消费。

传统物理世界的价值依附于物质之上、受时空约束,数字世界的(虚拟)空间无限,信息交互具有即时性,在某些(商业)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如电商的虚拟货架和终端的物理货架,那个更具成本优势?但为什么我国电商的综合成本和运营效率的表现仍不理想?仔细思考一定会有反常识的答案。

随着技术进步,互联网会持续的渗透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也须认识到,技术的进步终究是服务于人,服务于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吞吐,服务于愉悦人的精神世界。

互联网成为生产力工具,这是最直接的盈利模式。

其二是以流量的形式帮助供应端的B(不论大小),实现与B/C端的供需吞吐,流量的本质是广告(可监测,成本上升、效率下降),流量就是聚集用户,并基于用户行为乃至大数据分析形成的用户素描,进行用户分发,服务于交易。

关于流量,潜在且往往被忽视的是:广告是市场中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时,为抢占有限的消费而出现的营销工具;流量则是互联网高速增长期的产物,随着用户增长的乏力,运营压力增大,获客成本在竞争的推动下开始快速上升,简单粗暴的流量转化模式已走到尽头。

流量的基础是可覆盖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而非设备数或下载数。

2015年之前的互联网中,大部分细分市场坐享互联网快速渗透形成的庞大增量市场,市场玩家多数选择差异化竞争尽量收割空白用户,除非个别细分市场如商务出行(酒店预订),很少有典型的红海市场。

2015年之后,新增用户数开始变缓,流量红利渐渐消失,获客成本飙升,流量寡头的位置相对稳固了,互联网创业的黄金窗口期关闭了。

2017年下半年开始,资本收紧,草根创业的可能性骤降,主要是流量成本也就是获客成本已飙升至不可承受的高位,没有确定的低成本、大批量、长期稳定的获客(营销)模式,创业可能成功吗?

且,从2018年上半年中美科技股的走势可以看到:市场对科技股的偏好已从对流量经济与生产力工具的不分伯仲,逐渐偏向生产力工具属性的科技公司,因为后者更直接地参与了价值的创造。

流量表示压力山大!

其实,流量的需求还会继续存在,但运营的职责会更规范也会加重。运营有两大导向,一是拉新、引流、转化,二就是是用户管理和维系。当下的(流量)运营,多做着买卖流量,push信息,诱骗用户的勾当,这种基于用户是傻子的逻辑衍生出的扩张模式,注定不长久。

数字世界的基本行为范式就是点击、跳转至展示页面,交互。交互的界面在不断变化、丰富,如IR、AR、VR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交互行为也从简单的点赞、收藏、评论、分享、购买等逐渐丰富,但互联网的流量逻辑就是“用户的聚集和分发”,这个互联网的底层逻辑会一直都在,不过之前简单粗暴的流量变现模式走不通了。如用品牌营销的名词来解释,简单粗暴的推送型的广告已经过时了,进入到综合性的品牌管理模式的竞争阶段。

归根结底,是人们的消费模式变了,倒逼供给侧不得不变,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品牌营销都变了;是人们的媒介选择变了,倒逼企业的营销费用管理变了,尤其是在数字营销时代,营销费用的投资回报终于可以进行监测,获客成本或流量成本的增长终究存在天花板。当京东和阿里的获客成本都高达300元时,草根创业如果不能创新模式,必然无法与其竞争。如拼多多能将获客成本压低至10-50元,当然具有很高的成功机会。

2018年上半年,传统媒介如电视广告和电梯媒体(分众现在称之为生活圈广告)又有回暖,其实是企业在寻找高昂线上获客渠道的替代。

最终,线上、线下的商业生态必将融为一体,用户和流量也将融为一体,成本、收益也会基本保持一致。

说到流量,说到创业,多说两句。

结合今日看到的《段永平:其实做实业比做投资容易得多》一文,转发时评论到:

1980-2000年之间,国内百废待兴、大部分行业都是供不应求,作实业容易。后期,海外投资机构如IDG(1992)、高盛(1994)、 软银(2000)等,以及2000年前后国内集中成立的一批风险投资机构,如上海创业投资、深创投、中科招商、达晨、山东省高新投、中风投等,海外机构押注中国的增长,投资业务一直开展的不错,内资风投在学习、探索,十分纠结,现在看当时的投资机会真是空前的理想,但内资风投并没有抓住这波机会。

从2000年至2005年,国内大部分传统产业开始供大于求,竞争加剧导致实业难做。IPO政策也两收两放,但A股市场一片愁云惨淡,互联网头部公司也都在苦苦求索,外资基金开始活跃,内资机构仍在郁闷。

2005年6月6日,于内开启了一个9年的超级大牛市,于外优秀新兴产业项目纷纷海外上市,国内的投资机构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多年的市场发展,国内传统行业已累积了一批成熟项目,早期互联网中创业项目的素质普遍较高,竞争却小,创业的成功率和投资的收益都比较理想。

从2000年至今,其实国内已历经三次资本寒冬,其实也可以说有三波黄金期,在黄金期没有探索出投资模式并建立起行业资源圈子的投资机构,在资本寒冬都倒掉了。

投资也是一个行业、职业,没必要神化。

2008年之后,实业的生态配套更好了,其实降低了创业门槛,但竞争加剧了,提升了企业生存和成长难度。

2018年开始,金融改革深化,产业、经济、金融市场都在转型,投资机构的GP开始分化,募资从未如此之难。

站在2018年的下半年看,当下做实业确实比做投资要好过一点。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