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网约车市场,正在等单来

2024-06-17 11:23
BusinessCars
关注

网约车市场还有“救”吗?

“这个月如果咱再挣不到钱,我就准备回洛阳了。”

在河南已经拥有五年网约车从业经历的李师傅,因为当地网约车运力逐渐饱和所以决定到上海来试试,没想到在上海跑网约车的这一年更加“艰辛”。

从去年开始,上海、三亚、东莞、温州、长沙、遂宁等几座城市率先按下了网约车的“暂停键”,今年又有厦门、武汉、泉州等地发布了市场风险提示。

但就在几年前,作为平台经济催生的一种新业态,网约车司机曾月收入可以轻松过万元,如今却面临接单难、收入锐减的困境。

扛不住的还有“腰部”的网约车平台。

2024年开年以来,网约车平台出现“扎堆”冲刺港股上市现象。3月,嘀嗒和如祺先后向港股IPO发起冲刺,4月,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对于这些玩家来说,业绩虽然还在增长,但巨额亏损和负债也在并行,急需借力资本改写现状。

那网约车市场还有“救”吗?

司机从涌入到想离开

“我开网约车六七年了,现在每天接单最多就20单,而且一般情况下我会把拼车、特惠都打开。但即便是这样,一天下来收入也只能达到以前的一半多一点。”

身在上海的网约车司机张师傅感到非常焦虑,他认为目前上海的网约车市场完全饱和了,“幸好我开的车是自己买的,如果是租赁的话现在还会有更多的问题。我认识有些司机每天至少要跑8小时以上,才能赚够租车的钱。”

据媒体统计,目前大部分网约车司机每天工作12小时,人均日接单量却不足20单,除一线城市以外,按每单收益20元计算,司机们每天的流水也就200多块。除去各种成本,大部分司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4000-5000元左右,能赚到七八千的,已经是行业翘楚了。

今年,网约车的运价更是一降再降。

根据《红星新闻》报道,2024年1月,上海网约车司机曹师傅接到了一个近37公里的单子,到达目的地后,乘客支付的费用为140.13元。然而,曹师傅的司机端显示的实际费用却只有116.92元,平台抽成之后,曹师傅实际到手的金额只有86.79元。

所以很多网约车司机不得不退出营运,另谋生路。可网约车市场从来不缺少司机,有人退出,自然很快就有人补充进来。

据相关统计,2015年,中国网约车用户仅0.98亿人,2019年就达到了3.4亿人,而2023年,则达到了5.28亿人,八年间网约车用户规模增长了约439%。

与此同时,网约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及公司主体仍保持快速增长。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33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同比增加39家。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2023年全年共收到订单信息91.14亿单,同比增长30.76%。

而快速发展的网约车行业,跟不上网约车司机增长的速度了。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4年4月底,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96.4万本(而截至2023年10月底,发放了633.4万本),仅6个月时间,网约车司机的数量便增加了63万名,大约增加了10%。

司机增加了,钱却越来越少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网约车和网约车平台数量的激增,车辆增多导致订单相对减少。”张师傅认为由于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新司机加入,导致订单被分摊得更薄。

显然,导致网约车行业饱和的首要原因是网约车数量和客源之间的供需关系失衡。

随着网约车行业的兴起,导致市场上司机数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乘客的需求并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增长,造成了供需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得网约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司机们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此外,目前网约车市场提供的服务相对同质化,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竞争,这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更值得司机警惕的是,当网约车企业数量泛滥,消费者注意力有限时,竞争加剧成了网约车行业的常态。其中个别网约车企业、线下车辆管理、租赁公司和汽车销售企业通过虚假宣传网约车市场收益高、收入保底等,诱导驾驶员购买或租赁车辆。

这些企业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跑路”等情况,驾驶员劳动报酬将面临无法足额、及时支付到位的风险。

车企、平台,谁能找到下一个增长故事?

因需求有限,2023年下半年以来,网约车市场红利已消逝殆尽,加速步入“过剩”时代,相关车型的需求也随之收窄,以广汽埃安为首的聚焦网约车赛道的新能源车企销量开始进入瓶颈期。

就在去年,广汽埃安全年销量超48万辆,同比增长近八成,在乘联会新能源零售销量排行榜中,凭借483,623辆的零售销量战绩排名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中国。

事实上,广汽埃安此前在市场上取得亮眼的市场表现,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网约车的订单。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全国出租网约新车市场分析数据,去年出租网约车新车共85万辆,其中广汽埃安提供约22万辆,占其全年销量45%,占去年网约车新增总数约25%。换言之,去年每卖出4辆网约车新车,就有1辆可能是广汽埃安。

基于前述情况,广汽埃安也被外界冠上了“网约车之王”的称号,还有网友调侃广汽埃安是最懂失业中年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但随着网约车市场日趋饱和,再加上小鹏汽车等友商也开始发力网约车市场,广汽埃安在网约车市场的订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如何开辟新的增长点,广汽埃安目前也还没有更好的对策。

除了新能源车企“受伤”之外,越来越多的平台也受到了盈利难和合规性挑战的压力需要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而IPO正成为这些平台的救命稻草。

近两个月,曹操出行、如祺出行、嘀嗒出行提交招股书。在这三个平台中,曹操出行和如祺出行的业务相对综合,涉及到网约车、快车和专车服务等,嘀嗒出行更加专注在顺风车这个细分领域。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率先在港股“冲线”的嘀嗒出行。

近日,嘀嗒出行顺利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讯,预计将在近期正式挂牌交易。

其实早在2020年10月,嘀嗒出行就递交了招股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上市进程一度搁置。直到2023年2月,嘀嗒出行重启了其上市计划,并在今年2月成功通过了证监会的IPO备案,拿到了上市的“钥匙”。

嘀嗒出行的轻资产业务模式与传统的重资产出行公司不同,嘀嗒不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避免了高昂的汽车拥有成本,也无需向私家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提供大量补贴。以挖潜增效的“另一种出行方式”,实现以最小的增量成本快速转动起业务增长的飞轮。

根据嘀嗒出行的招股书,公司在过去三年的营收分别为7.81亿元、5.69亿元和8.15亿元,虽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保持稳健。与此同时,2021年-2023年6.31亿元、4.28亿元和6.05亿元的毛利呈现出其良好的盈利能力。

在其业绩中,报告期内,顺风车平台服务为嘀嗒出行贡献了九成的收入。来自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的收入分别为6.95 亿元、5.15亿元和7.74亿元、分别占其总收入的89.0%、90.5% 和95.0%。此外,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的毛利率依次为85.4%、79.5%、75.9%,始终保持在高位。

毛利率的优势,反映出嘀嗒出行轻资产模式的优势。

而在网约车已经“饱和”的二三四线城市,嘀嗒出行甚至也找到了另一方天地。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顺风车在全国366个城市开通服务,包括大量二三四线城市。2023年,嘀嗒顺风车应答率为66.5%,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乘车完成率一般高于70%,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所以,嘀嗒出行一方面保持了不给城市增添额外的系统性负担,又满足了自己的商业化需求。其净利润在2022年经历低谷后,在2023年重新录得正增长。经调整净利润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则分别为30.5%、14.9%、27.7%。

嘀嗒出行虽然只是个例,但也为整个出行行业发出了积极的信号。

不过,网约车市场仍面对预警和市场饱和的现状,网约车企业仍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开展差异化竞争以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同时,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变革的挑战,网约车企业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以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 : 网约车市场,正在等单来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