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 行业概况
1.1 简介
网约车,全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新型交通出行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选择车型和司机,快速叫车并享受出行服务。相较于传统出租车,网约车具有价格透明、叫车方便、服务质量可控等优势,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行。
网约车的核心商业逻辑比较简单,利益关联方主要为平台、司机、车辆、消费者。平台分别对接司机、车辆和消费者,通过有效供需匹配赚取整个出行系统效率提升的钱。
中国网约车市场根据运力归属和市场定位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网约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等四种主要形式。
图 网约车市场细分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嘀嗒出行 方正证券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3年2月28日,全国共有303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17.7万本、车辆运输证219.1万本,环比分别增长1.3%、1.1%。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2023年2月共收到订单信息6.52亿单,环比上升13.3%。
网约车和出租车日完成订单总量已经超过高频核心用户总数。快车和出租车的客单价约30元附近,日均打车1次的话,月均交通花费金额超过1000元,对于月薪低于5000元的用户,交通花费占薪资比例已经超过20%,这样的支出是月薪5000以下的用户难以高频承担的。目前网约车业务正在触及第一层天花板。
从发展态势看,在交通出行领域,2022年网约车客运量的比重约为40.5%占比较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实践层面看,网约车行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网约车+出租车总完成订单量接近刚需人群规模(单位:万单)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方正证券
一是网约车平台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根据交通运输部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9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比2021年底增加了40家。
二是行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2022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对2018年发布的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加强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的运行管理工作,规范数据传输,提高了网约车行业监管效能,进一步促进行业公平竞争和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主流网约车平台合规率显著提升。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2年11月各主流中心城市有16各城市网约车订单合规率超过80%,与2021年相比,滴滴出行,美团打车,曹操出行等平台订单合规率普遍呈现翻倍增长。
1.2 发展历程
中国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10年左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高度竞争和创新的市场。以下是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初期发展阶段(2010-2014年)
中国网约车行业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10年左右。当时,一些创业公司开始探索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提供打车服务。2012年,滴滴出行(原名“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相继成立,成为中国网约车行业的先行者。滴滴出行通过提供打车补贴和优惠,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司机,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快速扩张阶段(2014-2016年)
2014年至2016年是中国网约车行业的快速扩张期。在这一阶段,滴滴出行和快的打车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大量的补贴战,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2015年,滴滴出行和快的打车合并,形成了新的市场巨头——滴滴快的。合并后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扩张,并在多个城市占据了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优步(Uber)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多个城市开展业务,与滴滴快的展开激烈竞争。两家公司通过巨额的补贴和营销活动,争夺市场份额,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政策规范阶段(2016-2018年)
随着网约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内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安全隐患、市场混乱和监管缺失等。为了规范行业发展,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2016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和相关管理规定。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网约车行业进入了一个规范化发展的阶段。
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地方性网约车管理办法,对网约车平台、司机和车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市场整合阶段(2018-2020年)
在政策的引导下,网约车行业开始进入市场整合期。滴滴出行通过并购和整合,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同时,其他一些网约车平台如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也在各自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定份额。
在这一阶段,网约车平台开始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提升用户满意度。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中小型网约车平台逐渐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新阶段(2020年至今)
进入2020年后,中国网约车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网约车平台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运营效率。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和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开始逐步进入市场,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如祺出行、滴滴出行、曹操出行等平台都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技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到2026年和2030年,Robotaxi的成本将显著下降,预计会低于有人驾驶网约车服务的成本,成为网约车行业的重要变革力量。
1.3 行业现状
中国网约车行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截至2024年,中国网约车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以滴滴出行为龙头,曹操专车、首汽约车、美团打车等为主要竞争者的市场格局。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网约车用户数量已超过4亿,市场规模达千亿元人民币。
根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的统计,截至2024年1月31日,全国共有33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了2家。这显示了行业的扩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61.4万本、车辆运输证281.3万本,分别环比增长了0.6%和0.7%,表明网约车服务的普及率和覆盖范围在不断提升。
从订单信息来看,1月份全国网约车平台共收到9.11亿单订单,环比上升了1.9%。这反映出消费者对网约车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在订单量排名前十的平台中,按照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如祺出行、携华出行、及时用车、享道出行、万顺叫车、T3出行、阳光出行、曹操出行、滴滴出行和花小猪出行。合规率的提高不仅表明平台的规范运营,也反映了行业监管的有效性和市场的成熟度。
图 2024年1月全国订单量为 9.11 亿单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及时用车、花小猪出行和万顺叫车在合规率增长方面表现突出,分别位列前三。而如祺出行、享道出行和阳光出行的合规率则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0.4%、1.1%和1.9%。这表明不同平台在市场运营和合规管理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
聚合平台在网约车市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1月份,聚合平台完成了2.52亿单订单,环比下降了2.4%。在这些平台中,按订单合规率排名从高到低的分别是滴滴出行、高德打车、花小猪出行、携程用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和美团打车。这些平台通过整合多家网约车公司的资源,为乘客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在主要中心城市中,杭州、广州、深圳、厦门、青岛、海口、天津、南昌、福州、南京、南宁、兰州、成都、宁波、贵阳、济南、重庆、郑州、西安和合肥等20个城市的订单合规率均在80%以上。这表明这些城市的网约车市场较为规范,服务质量较高。特别是郑州、大连和石家庄在1月的订单合规率增长方面表现优异,而合肥、南京和重庆则相对滞后。
中国网约车行业上市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截至2024年5月30日,全国共有19家网约车相关企业成功上市。这些企业的总市值达到3489.06亿元,较上年略有下降,降幅为0.56%。尽管市值有所波动,但整体市场表现依然稳健,反映出行业的成熟度和市场潜力。
图 中国网约车行业上市企业趋势(截至2024年5月30日)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在上市时间方面,网约车行业企业的平均上市时间为18年,这显示了行业中许多企业具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中,深康佳A是上市时间最长的企业,已经上市32年。深康佳A的长久运营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展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韧性和持久性。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网约车行业上市企业在A股市场中占比为0.42%,这一数据较上年略有增长,增幅为0.02%。这表明尽管行业面临挑战,但整体市场地位仍在稳步提升。企业在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中,逐渐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企业总市值的轻微下降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首先,市场竞争加剧,新的参与者不断涌入,导致市场份额的分散。其次,政策法规的变化和监管环境的日益严格,也对企业的运营产生了影响。此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对企业的市值产生一定的压力。
然而,行业整体表现依然强劲。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服务提升和市场拓展等多种手段,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例如,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等主要平台在订单合规率和用户满意度方面均表现突出。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服务方面,网约车企业投入了大量资源,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网约车行业的上市企业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面临一定的市场和政策压力,但依靠创新和服务提升,行业仍在稳步前行。
第二章 产业链、商业模式及政策监管2.1 产业链
网约车产业链分为上游(运力和第三方资源)、中游(平台)和下游(用户),平台处于核心地位。网约车平台作为撮合交易方,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平衡好司机收入/乘客成本以及平台佣金的关系,任意一方失衡都会导致供需不平衡。
图 网约车产业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SE
图 网约车产业链特点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SE
司机
无论从企业端还是需求端来看,对司机都有更多更精细化的要求。对于企业而言,无论从增强司机管理还是提高司机认同感与服务意愿的角度,企业都有很重要的责任。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司机的合作方,网约车企业也是在积极的从准入机制、司机成长路径、司机行为规范的建立以及司机在服务过程中的一些奖惩机制等不同维度,不断组建和探索一些司机的体系化管理,提升司机的服务意愿和服务质量。
因为司机的管理对行业的发展极其重要,未来对于司机的管理也是各个企业需要重点强化的方面。
车
运营成本的重要来源是车辆和司机。整个行业中很多B2C先发平台 向C2C轻量化转型。滴滴本身是近似C2C模式,而对于一些后发的以车企为背景的企业,比如曹操出行和首汽约车等早期以B2C为主的企业,目前正在向此方向转型。
首汽约车2018年就开放了加盟模式,到2020年,实现了全面的轻量化;曹操出行2019年开始尝试轻量加盟模式,在2020年受疫情这一特殊情况影响运力恢复较慢的情况下推出了pro-A政策,开放司机自由度,吸纳更多司机加盟,为企业的服务提供更多保障。
从后发平台转型角度看,整个行业更加希望下压成本,更多的聚焦服务升级。但转型需要一定的过程,也存在部分背靠车企的玩家继续采用B2C的模式。例如,T3出行是典型的背靠车企的企业,在2020年有很大增长,其转型移动出行的逻辑在于希望探索更多汽车销售模式,探索更多收入模式,但进入市场后也不得不采用更精细化的管理。T3、享道出行和曹操出行都是主机厂模式的代表,享道出行完成一笔融资,用于精细化管理。因此,网约车市场中的企业对市场扩充有相对规范的布局。
乘客(需求端)
聚合模式加入,流量分发的模式有不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竞争格局。地图服务厂商、本地服务厂商等等纷纷加入这一领域,如高德、携程、美团等。作为供给端,出行平台更多的探索精细化服务。
供给端的出行平台秉持更开放的态度与这些流量平台合作,平台往往有巨大的流量数据作为支撑,合作有利于出行平台发现更多的服务场景,而出行平台的加入对于流量平台也是一种增持,流量端和出行平台是互惠互利、相互赋能的。这些模式发展的背后原因有二:
需求驱动,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增长,用户需求不断多元化,对于用户做更精细化的服务,能够使服务更到位;
政策层面,比如助老模式,早在今年年初交通部的会议上就有谈及相关话题,要求优化打车助老模式。今年2月左右,各平台陆续开通助老模式;3月份交通部也印发相关方案,因此许多服务模式和顶层政策是强相关的。
2.2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实现商业目标的方式和方法,是一个企业创造和提供价值的途径。网约车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用户需求分析、平台设计、服务提供和收益来源。以下将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分析网约车商业模式。
用户需求分析
网约车企业主要服务于消费者的交通出行需求,通过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快捷、便利的叫车服务。用户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选择车型和司机,实现叫车、支付、评价等全流程的数字化服务。此外,用户对于价格透明、安全性、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需求也是网约车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平台设计
网约车企业主要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构建了一个连接司机和乘客的平台,通过平台实现乘客的叫车需求和司机的接单需求的匹配。平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提供高效的叫车服务、保证乘客和司机的信息安全、提供方便的支付和结算服务等方面。
服务提供
网约车企业需要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以吸引用户并提升用户满意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网约车企业通常会采取多种手段,如实名认证、车辆安全检测、司机培训、客户服务等。同时,网约车企业还需要考虑如何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如增加车型选择、定制化服务等。
收益来源
网约车企业的主要收益来源包括平台服务费、乘车收费、广告收入等。平台服务费是指网约车企业从司机和乘客所获得的交易佣金,通常为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乘车收费是指用户支付的出行费用,该费用包括基本车费、附加费用等。广告收入则是指网约车企业从广告商处获得的广告费用。
图 网约车收入确认流程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滴滴招股书 中信证券
2.3 技术发展
中国网约车行业的技术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了行业的整体提升和创新。这一进程主要体现在智能化、数据分析、平台技术和新兴技术应用四个方面。
首先,智能化技术在网约车行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网约车平台能够实现智能匹配和调度,提高车辆利用率和用户体验。智能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实时路况、司机位置和用户需求进行最佳匹配,从而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和司机空驶率。此外,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用户在使用平台时能够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服务,如语音叫车和客服咨询。
其次,数据分析技术为网约车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通过对海量出行数据的分析,平台可以深入了解用户行为和需求,优化运营策略。例如,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高峰时段和热门区域,从而提前安排车辆,提高服务效率。同时,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平台进行精细化运营,如基于用户画像进行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平台粘性。
平台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网约车行业的进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约车平台能够处理和存储海量数据,支持高并发请求和实时计算。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为大规模扩展和多样化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例如,通过云计算技术,平台可以实现跨区域运营和多平台互联互通,提升服务覆盖范围和用户体验。
新兴技术的应用是网约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自动驾驶技术和Robotaxi的出现,为网约车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虽然目前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测试和小规模运营阶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逐步完善,Robotaxi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此外,5G技术的普及也为网约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5G网络的高带宽、低延迟特性,使得车辆与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快速和稳定,为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然而,技术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首先是技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技术的复杂化,如何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成为网约车平台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其次是技术的落地和应用。虽然自动驾驶和5G技术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政策、法规和社会接受度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网约车平台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以保持竞争优势和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我们认为,通过智能化、数据分析、平台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应用,网约车平台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还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逐步推广,网约车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创新机遇。
2.4 政策监管
中国网约车行业政策的发展趋势是规范化和整合,旨在加强对网约车企业的监管和管理,以保障用户和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自2016年起,中国政府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规范网约车行业的发展。2016年7月27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其他部门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首次明确了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企业应当向企业注册地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规定了车辆的具体标准和营运要求。此举意在确保网约车服务的高品质和差异化经营。
同月,交通运输部还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网约车行业科学定位,适度发展,动态调整运力规模,并构建多样化服务体系,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该意见强调了互联网与出租汽车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要求。
2017年1月,交通运输部进一步细化了相关规定,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明确了网约车经营者、驾驶员、运输车辆、服务流程以及服务评价与投诉处理的具体要求。
2018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网约车平台必须进行实名认证和车辆备案,并对驾驶员的资质条件、违规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此外,该通知还加强了对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包括车辆维护、检测和管理,要求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同时,规定私人小客车只能在同一城市范围内开展合乘服务,禁止跨城市、跨省进行合乘。
202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网约车合规化的通知》,强调了加强监管执法的重要性,并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等各种手段,加大对网约车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该通知还要求对新接入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的网约车平台公司依法依规查处,并将相关情况向社会公开。
2022年11月30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其他部门发布了《关于修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明确取消了“对未按照规定携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行为的罚款”,并下调了“对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数额。
202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0号》,指出要完善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分时租赁、网络货运等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规则和标准,旨在引导平台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经营者线上经营创业。同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明确要求保障网约车从业人员合理的劳动报酬水平,并将网约车各主要平台公司的抽成比例上限设定在18%至30%之间。
我们认为,中国网约车行业的政策监管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政策的出台和调整旨在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障用户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提升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章 财务、风险及竞争分析3.1 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中国网约车行业的财务状况分析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健康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首先,收入结构是财务分析的基础。网约车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车费收入、服务费、广告收入以及其他增值服务收入。通过分析这些收入的比例和增长趋势,可以了解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盈利能力。例如,如果车费收入占比高且增长稳定,则说明企业的主营业务健康且具有持续盈利能力。
其次,成本控制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网约车企业的主要成本包括司机补贴、平台运营费用、技术研发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通过分析成本结构和变化趋势,可以判断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的表现。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何优化补贴策略和降低运营成本是企业财务健康的重要保障。
利润率分析也是评估财务状况的关键环节。通过计算毛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可以衡量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运营效率。高利润率通常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利润率变化,可以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在提升或下降。
现金流分析则提供了企业资金运转情况的直观表现。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和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反映了企业在日常运营、资本支出和融资方面的资金流动情况。正向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表明企业主营业务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支持日常运营和发展。而投资活动现金流则反映了企业在固定资产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情况。
财务杠杆和负债水平是另一个重要的分析维度。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高负债水平可能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大,特别是在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过高的财务杠杆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合理的负债水平和健康的资本结构则有助于企业稳健发展。
最后,市场表现和股东回报也是评估财务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分析企业的市值、股价表现和股东回报率,可以了解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和投资者的信心。良好的市场表现和稳定的股东回报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图 财务指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行业估值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指数 PE/PB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估值盈利分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中国网约车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3.2 驱动因子
中国网约车行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城市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驱动这一行业迅猛发展的因素可以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经济环境和竞争格局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政策支持是网约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2016年《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完善了网约车行业的监管框架,明确了行业准入条件和运营规范。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合法合规的运营环境,还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如规范化管理和补贴政策,激励了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了网约车行业的快速扩展。
其次,技术进步是推动网约车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网约车平台能够快速崛起。通过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叫车、支付和评价服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平台能够优化调度和匹配,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为网约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未来有望通过Robotaxi实现大规模的成本节约和服务提升。
市场需求的增加也是驱动网约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出租车行业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出行需求,而网约车凭借其灵活性和服务质量,迅速赢得了大量用户。特别是在大城市,网约车已成为许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选择。
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网约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为网约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共享经济理念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选择网约车服务。网约车平台通过共享经济模式,整合闲置资源,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竞争格局的变化对网约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网约车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等众多平台在市场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为了吸引和留住用户,各大平台纷纷推出补贴政策、会员制度和个性化服务,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竞争的加剧不仅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还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成熟。
在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了网约车行业的快速崛起和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网约车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机会。
3.3 风险分析
中国网约车行业正面临多重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和企业的运营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对主要风险的详细分析。
表 常见行业风险因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首先,政策监管收严的风险是当前网约车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中国政府近年来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网约车平台和车辆必须符合合规标准。这些规定包括驾驶员资质、车辆标准、平台运营许可等方面。虽然这些政策旨在提高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但对于网约车企业而言,合规成本增加,运营难度加大。一旦政策进一步收紧,未能及时合规的企业将面临罚款甚至停业的风险,这无疑会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网约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平台为吸引用户纷纷推出补贴和优惠活动。虽然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可以增加用户数量和市场份额,但长时间的高额补贴会大幅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特别是在资本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依赖补贴的模式不可持续,企业需要寻找更有效的竞争策略和盈利模式,以应对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此外,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也值得关注。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许多中国网约车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然而,作为新进入者,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着众多挑战,包括适应当地法规、与已有稳定玩家竞争以及文化和市场环境差异等。这些因素使得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盈利难度较大,拓展进程不及预期将影响企业的整体战略布局和盈利预期。
最后,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亦需重视。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等新业务成为网约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这些新技术和业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其研发投入巨大,且技术进步和市场接受度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新业务的发展速度和效果不及预期,将可能拖累企业的整体业绩,影响投资者信心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我们认为,企业需要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合理拓展海外市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稳步推进新业务的发展,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3.5 竞争分析
中国网约车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该行业的竞争状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市场动态和发展前景。
行业内部竞争
中国网约车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有多家主要参与者,如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等。根据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共有19家上市企业,企业总市值达到3489.06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0.42%。虽然企业总市值同比变化不大(-0.56%),但行业内部竞争仍然非常激烈。各大平台为了吸引和留住用户,不断推出补贴政策、会员制度和个性化服务,竞争的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尽管现有市场竞争激烈,但由于网约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巨大和发展潜力广阔,仍然吸引了不少潜在进入者。这些新进入者可能来自于传统汽车制造商(如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科技公司(如太极股份)等。这些公司凭借其资金和技术优势,有可能迅速进入市场并对现有企业造成威胁。数据显示,目前上市企业的平均上市时长为18年,其中最老的公司深康佳A已有32年的上市历史,这表明行业内的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市场经验和技术优势,但也需要时刻防范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
替代品的威胁
随着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等共享出行方式的发展,网约车行业面临一定的替代品威胁。这些替代品在短途出行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的城市中心区域。然而,网约车在中长途出行和舒适性方面仍然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网约车行业的主要供应商包括车辆制造商、燃油供应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由于行业内存在多家供应商,且替代供应商选择较多,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相对较低。然而,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未来技术服务提供商的议价能力可能会上升,因为掌握先进自动驾驶技术的供应商数量较少,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
买方的议价能力
消费者在网约车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由于市场上有多家平台提供类似服务,消费者可以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选择。此外,各大平台为了吸引用户,纷纷推出补贴和优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根据数据,网约车平台的订单合规率和服务质量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各平台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维持用户的忠诚度。
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网约车行业虽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但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保持创新能力,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未来挑战。同时,政策的支持和监管的规范化也将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6 主要参与企业
截至2024年5月29日,中国网约车行业上市企业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太极股份、长白山、海马汽车、大众交通、云南旅游、深康佳A、龙江交通和三峡旅游。这些企业在网约车领域各具特色,业务覆盖整车制造、旅游服务、信息技术、交通运营等多个方面,为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 中国网约车行业上市企业市值前十(截至2024年5月29日)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上汽集团(600104.SH)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业务涵盖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和创新科技。上汽集团在整车产销规模、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整车出口海外销量方面均排名全国第一,凭借雄厚的制造实力和广泛的市场布局,成为网约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长安汽车(000625.SZ)主营整车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包括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其CS75PLUS和欧尚X7等车型在市场上表现优异,同时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也使其在网约车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太极股份(002368.SZ)作为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政务、公共安全、国防和企业等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服务。其在数字基础设施和行业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使其能够为网约车平台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
长白山(603099.SH)主营旅游客运、温泉开发、酒店管理等业务。作为旅游服务企业,长白山在推动旅游与交通服务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网约车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应用。
海马汽车(000572.SZ)是海南自贸港唯一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及动力总成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其生产的海马7X、海马8S等车型在网约车市场中逐步建立起品牌影响力。
大众交通(600611.SH)从事交通汽服、金融投资、房产酒店和大数据产业。其旗下的“大众”商标在上海具有较高知名度,被誉为城市名片,广泛应用于出租车和网约车业务。
云南旅游(002059.SZ)以旅游文化科技、文旅综合体运营和旅游综合服务为主,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创新的旅游服务模式,为网约车行业的场景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深康佳A(000016.SZ)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及半导体业务,生产销售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其在智能化家电和电子设备方面的研发能力,为网约车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在车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方面。
龙江交通(601188.SH)主营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其在公路投资、建设、养护和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网约车行业的道路管理和交通服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峡旅游(002627.SZ)主要从事旅游综合服务和综合交通服务,其在旅游交通、观光游轮服务、旅行社等方面的业务,为网约车行业的跨区域、多元化服务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上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表现不一。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等传统车企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太极股份等科技型企业则在信息技术服务方面展现潜力。旅游相关企业如长白山和三峡旅游也表现出色,显示了旅游业的回暖趋势。整体数据反映了网约车行业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市场潜力。
第四章 未来展望
中国网约车行业正面临着一系列颠覆性创新机遇,特别是在自动驾驶和Robotaxi技术领域。各大网约车平台如如祺出行、滴滴出行、曹操出行和T3出行等品牌,已经对无人驾驶技术进行了前瞻性部署。以如祺出行为例,其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将40%的港股IPO融资额用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技术的研发,目标是到2026年实现Robotaxi的大规模商业化。
目前,尽管Robotaxi业务还未达到全面商业化的阶段,但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到2026年和2030年,Robotaxi的单公里成本将显著下降,从2019年的23.3元/公里分别降至2.1元/公里和1.0元/公里,预计会低于有人驾驶网约车服务的成本。因此,Robotaxi有望成为网约车行业的重要供给侧变革,满足更多用户的出行需求。
在北京亦庄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经有多家企业开展了无人化道路测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市民们逐渐习惯了通过App下单乘坐Robotaxi,这种新的出行方式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Robotaxi实现商业化仍面临着政策监管、技术、成本、运营及服务、市场接受度等多方面的挑战。
从政策角度来看,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监管框架的完善。目前,中国在政策监管和技术维度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但在成本、运营及服务、市场接受度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Robotaxi商业化趋势展望2024》报告中指出,降本、规模化和运营区域扩大是Robotaxi实现商业化的关键因素。
从技术和市场需求来看,未来2-3年内,无人驾驶出行的技术、服务和商业化将进入大规模落地阶段。广汽埃安和滴滴自动驾驶的合资公司安滴科技计划于2025年量产L4级Robotaxi,T3出行与轻舟智航在苏州启动的Robotaxi公开运营,以及曹操出行与吉利汽车合作的Robotaxi项目,都显示出行业内对无人驾驶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投入。预计到2030年,中国Robotaxi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888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规模的58.5%,并在智慧出行领域实现较高的渗透率。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网约车行业在自动驾驶和Robotaxi技术上的积极布局,将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Robotaxi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出行服务。
作者:千际投行
封面:AI 生成
原文标题 : 2024年中国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