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摩托不再“摩登”,谁又在风口狂飙?
【潮汐商业评论/文】
“你看,这女生骑摩托车真是泰酷辣。”
Jessica举着手机里一个女生骑摩托的视频对闺蜜说。
对于很多人来说,摩托车都是一个极具独特魅力的出行工具。硬朗的机车、酷帅的骑行服,配上发动机的轰鸣声,似乎看到摩托车,心情就会被点燃。
骑摩托车,不仅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
近期,各项数据也显示着,沉寂多年的摩托车似乎又要崛起了。但这次重回风口的摩托车似乎已经变了一番模样,并且整个市场,有人欢喜,有人愁!
01 摩托车的“血色江湖”
相比于国外摩托车兴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期而言,国内的摩托车工业则发展得较晚一些。
1951年,解放军北京汽车制配六厂经过辛苦试制,打造5辆重型军用摩托车,被命名为“井冈山牌摩托车”,这标志着中国摩托车工业进入了崭新的纪元。
改革开放后,摩托车作为一种新的代步工具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山城”重庆,骑摩托一直是当地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这也让重庆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祥地。“摩托第一股”——中国嘉陵便发展于此。
1979年9月嘉陵研制出了我国摩托车史上的第一辆民用轻便型摩托车——嘉陵CJ50,这辆车被称为“争气车”,开启了摩托车民用化的浪潮。
为了在没有融资的时代里更好地活下去,嘉陵采用分包模式,将零部件生产任务分包给小厂,从而实现市场化成本管理,滚动式发展。
1981年到1995年,嘉陵连续15年称霸中国摩托车市场,1995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销破百万辆的摩托车企业。
分包模式成就了嘉陵,也成就了其他数家企业,一批以摩托车零部件起家的厂商快速崛起,并逐渐发展为整车企业,比如隆鑫、宗申、建设、银钢、力帆、望江等。
彼时,他们有个统一的称呼:“摩帮”,代表了中国摩托车的「黄金时代」。
但是物极必反,随着摩托车业内玩家越来越多,第一轮“价格战”也随之而来。
1996年,感受到市场压力的嘉陵通过下调价格10%的形式,与对手展开竞争。但没想到的是,民企自身拥有更高的灵活性,最终,宗申攻入了嘉陵的传统势力范围——农村市场,力帆远走东南亚,并一炮而红,分别稳住一块阵地。
更不幸的是,这场价格战蔓延到了海外市场,由于价格一降再降,一些企业开始对质量做减法,并且越减越不靠谱,最终,自掘坟墓,给整个中国摩托车企业造成了重创。
令行业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各地陆续发布“禁摩令”,对摩托车上路进行限制,到了2015年,全国已有70多个城市采取措施禁止和限制摩托车行驶,摩托车消费市场遭遇重大冲击。
从2008年起,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销量连年下滑,从2008年的2750万辆历史高峰,下降至2018年的1557万辆。
在种种不利条件之下,摩托车似乎逐渐成为一种小众爱好。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4.5万亿元,而摩托车仅为1000多亿元。
疲于内卷的摩托车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蛋糕变小,却回天乏术。2019年,嘉陵在半年报中宣布:“将盈利能力较弱的摩托车相关资产全部剥离”。
“一代摩王”正式谢幕。
成立于1992年的力帆,在2020年8月宣布破产。成立于1993年的隆鑫,巅峰时期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却因过度举债扩张而爆雷。2022年1月,隆鑫系13家公司被重庆五院裁定破产重整,申请破产的理由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还有摩托车企业银翔,曾与北汽合作造车,也同样遭遇了破产。
作为世界第二大交通工具,摩托车的辉煌年代止步于此。停止了大步快进的摩托车企,逐渐隐于黑夜,但也在悄然等待着新的时机出现。
02 电动化浪潮涌现
近年来,汽车行业全面转入电动化,摩托车企业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巨头们纷纷闻风而动。
据了解,全球最大摩托车生产制造商本田宣布,将在2040年代中期停产两轮汽油车,新车转换为纯电动(EV)摩托车,并称将在2025年前推出10款以上纯电动摩托车,且计划在2030年销售350万辆纯电摩托车。
美国摩托车品牌哈雷将其电动摩托车部门LiveWire成功拆分,与一家名为AEA-Bridges Impact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成为美国“电动摩托车第一股”。
在国内,一家相较更为年轻的摩托车上市公司——“春风动力”,在2022年9月也宣布了“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战略,计划在2023年推出6款燃油两轮车和4款电动两轮车,油电比例接近五五开。
不过,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之间的界限,似乎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人们不禁会问:摩托车电动化后还是摩托车吗?
伴随着《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18)(以下简称“新国标”)出台,两者之间终于有了相对明确的划分。
按照新国标的规定,整车质量小于55kg、时速低于25km/h的两轮电动车被划分为电动自行车,质量大于55kg、时速在25km/h-50km/h的被划分为电动轻便摩托车。而时速高于50km/h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摩托车。
在中国市场,2021年摩托车总销量2019.48万辆,按照动力形式划分,燃油摩托车总销量1625.2万辆,占80%,电动摩托车总销量394.3万辆,占比20%。
按照中研普华预计,到2027年,我国摩托车产量将达到2250万辆,年复合增速约5%,其中电动摩托车占比将从20%增长到30%,年平均增速预测为15%,远高于整体市场增速。
电动摩托车相对于传统摩托车而言,噪声污染和环境污染较小,并且其速度相对较慢,操控性更强,从而可以带来更高的安全性。
而与电动自行车相比,电动摩托车速度更快,并且在规范性方面更为出色。
从长远来看,电动摩托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电动摩托车的政策前景也更加明朗。在一些实行"禁摩令"的城市中,相对于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受到的限制较少。另外,电动摩托车符合实现减碳趋势,有望成为摩托车行业最早解禁的领域。
因此有行业人士预测,电动摩托车的时代正迎面走来。
03 传统摩托车企何去何从?
电动化的来临,让摩托车行业迎来与汽车行业类似的“换道超车”机遇。
一批传统摩托车品牌也积极寻求转型。早在2011年,钱江摩托就将锂电池项目作为转型方向。经过三年的筹备,其于2014年12月创立钱江锂电。
2021中国摩博会上,力帆推出了四款电动摩托车,并且对外发布了智能化、电动化的摩托产业新战略。
2022年,隆鑫旗下高端电摩品牌“茵未”发布首款电动摩托车Real 5T,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25880元、28880元和31880元。
2022年,我国摩托车销量前十的企业中,隆鑫和宗申同时进入了燃油和电动两个榜单的前十,从销量上看,宗申是传统摩托车企转型过渡最平稳的一家,在电摩和传统摩托车之间实现了均衡发展。
但传统摩托车企业电动化转型的竞争压力却一点也不比老赛道小。
首先,压力来自电动车企业。新国标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的界限后,一部分传统认知中的电动两轮车被划入摩托车的统计范围,成为摩托车行业电动化的主要推动力。
数据显示,在2021年,我国电动摩托车市场上,雅迪、浙江绿源、东莞台铃、江苏新日CR4占比高达71%,其中雅迪市场份额为24%。
在2021年电动摩托车行业前十中,仅有宗申集团、隆鑫两大传统摩托车集团,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十。2022年,我国电动摩托车总销量为763.27万辆,雅迪一家占467.18万辆,占比超过六成。
其次,追求创新且没有太重“历史包袱”的创业公司不断出现,抢夺市场。
2022年,主要在欧洲市场销售电动摩托车产品的Horwin进入中国市场,并推出了摩托车行业的首个一体化智能底盘平台。
除此之外,国内还涌现了蓝鲨科技、NEON等聚焦在电动摩托车赛道的创业公司。鲨湾科技且已完成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
由此可见,虽然电动摩托车行业还处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但市场早已热闹非凡。
在电动化大趋势之下,外资摩托车品牌、国产摩托车企业、国产电动车巨头们正厉兵秣马,争夺千亿摩托车市场的新机遇。
谁能最终略胜一筹,目前,尚不能定论。
不过,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各类车企生产的新产品能否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舒适且安全。
只有顺应了市场需求,经得起诱惑、沉淀好自己的选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商业就是这样。
Jessica闺蜜看完视频笑着说:“我们也应该去尝试一下,光看他们骑有啥好玩的……”
*本文图源自网络
原文标题 : 当摩托不再“摩登”,谁又在风口狂飙?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