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批Matter设备正式量产,物联网产业迎来新机遇
文/路世明
编辑/大风
1995年比尔盖茨在其著作《未来之路》中首次提到物联网,当时人们并没有对这个新奇的概念做出过多的解读。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时间来到2023年,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已成为科技行业的共识。智能家居行业中智能设备繁多,又最能触达到一线消费者,自然而然成为了物联网的最佳试验田。
早在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初期就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大科技公司争相布局智能家居产业,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加,竞争异常激烈。
在这样的环境下,各个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建立起生态壁垒。
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无法互联互动,消费者不得不因为生态而选择产品,劣质产品依然能依附于生态取得很好的销量,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市场上优秀的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少。
设备厂商难以用好产品站稳脚跟,消费者也无法体验到真正的互联互通,所谓“万物互联”的智能家居名存实亡。行业的发展瓶颈不言而喻,此时的智能家居亟需一个可以打破生态壁垒,实现真正互联互通的“新标准”。
Matter打破生态壁垒
2019年12月,在亚马逊、苹果、谷歌等智能巨头的牵头下,全球超过200家公司和数千名专家,联合推动成立了工作组,旨在为设备创建更多的链接,简化制造商的开发,增加设备的兼容性,改善用户体验感,以及推动智能家居突破性发展,进而制定了一套新的标准协议,简称Project CHIP。
2021年5月,CHIP项目更名为Matter,同时由半导体生产商、技术提供者、技术集成商等群体组成的Zigbee联盟,正式更名为CSA连接标准联盟,并负责Matter相关工作。
2022年10月,CSA联盟正式对外发布了Matter 1.0标准。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公司也纷纷在自家发布会上为Matter站台,众多智能家居的头部玩家也都在第一时间宣布支持Matter生态。
短短几年,Matter星火燎原,足以见得智能家居市场对统一生态的渴望。带着如此使命,Matter在诞生之初,就已经具备了以往应用层协议所不具备的优势。
Matter作为一套标准化协议,为了实现设备之间互联互通,首先要具备非常高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智能产品接入互联网都必然会伴随信息安全问题,从技术角度来看,Matter协议采用了加密和数字签名等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因联网操作而导致信息数据泄露。
同时,Matter还具备了可互操作、配置简单等特点。不同品牌、不同品类的Matter产品可以通过Matter网络互相控制,互相操作,并且在配网Matter设备时,仅需手机应用和设备二维码就可以轻松建立连接,无需复杂的配置过程。
目前Matter 1.0协议仅支持包括电视、控制器、窗帘电机、照明以及众多安防设备等8大类型设备。不过随着Matter版本的迭代,未来会支持更多类型设备,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多重优势下,市场对于Matter的信心十分充足。据研究机构ABI Research预测,到2030年,Matter认证产品每年出货量将超过15亿台。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Matter的推出对智能家居市场以及市场内的玩家们来说,都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其不仅是一套新的标准协议,更是统一了整个智能家居生态,颠覆了以往人们对智能家居行业的认知。
可以说,Matter极大的加速了万物互联的到来。
Matter带来的新兴近场通信技术
在Matter对外公布的一系列标准中可以了解到,Matter同时支持Thread和Wi-Fi技术。Thread是一种新兴的近场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可靠性强等优点。
简单来说,Wi-Fi更适合电视、手机等高带宽要求的设备,Thread更适合灯、传感器、安防设备,温控设备以及小型低功耗配件,两种通信技术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了Matter通信网络。
与传统近场通信技术Zigbee、BLE等相比,Thread具有三点优势。
优势一低功耗。Thread低功耗特性让Thread设备支持电池供电系统,这意味着部署Thread设备可无需考虑电源位置,且即便电池供电也不需要频繁充电或更换电池。
优势二网络覆盖范围广。单线程范围通常可达200米的视线范围,而Thread目前最多可以做到32跳的网状网络,能够支持到更广的范围。
优势三可靠性强。Thread协议旨在使运行安全可靠,支持Mesh网络,即使是在单个设备发生故障或缺失的情况下也能安全可靠运行。比如当某智能设备损坏时,传输信号会就近通过其他可用设备传输,并不影响其他智能设备的使用。
作为一种新的近场通信协议,Thread的强大功能获得市场和业界的极大认可。对于那些准备在楼宇自动化领域选择标准协议来互连物联网设备的企业,Thread将会是一个关键发展因素。
生态玩家破解量产难题
Matter协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智能家居“碎片化”的难题,甚至对整个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一次颠覆。但作为可以统一生态的协议,Matter对设备的研发、认证、量产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仅就认证方面而言,认证步骤比以往更复杂。以Thread产品为例,一个使用Thread通讯技术的Matter产品,首先需要通过Thread认证,才有资格进行Matter认证。
而这两项认证的测试项目繁多,加之无论是Matter还是Thread都是新兴技术, 过往的研发经验无法运用在新的认证体系上,即便是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也会在认证环节走许多弯路。
对于一些研发资源少的设备厂商来说,如果不能尽快取得认证,会造成失去先发优势、错过市场红利的局面。
即便顺利拿到认证,更复杂的量产难题依然会阻挡在企业面前。Matter作为统一生态的协议,有非常高的网络安全标准,这就需要每一个Matter设备都具备DAC(设备认证证书)。在没有获得DAC的情况下,即便是拿到所有认证,依然无法量产设备。
由于Matter设备的特殊性,很多企业在拿到认证后才发现无法量产,还要重获取DAC认证,增加了研发生产时间,无形中浪费了Matter产品的先发机会。
当来到真正的量产环节,工厂生产线也同样存在问题。过往的智能家居设备生产工具无法满足Matter设备新的生产标准,Matter设备需要新的量产测试工具来保证出厂设备的稳定性。这无疑极大的增加了厂商设备生产的复杂性,提高了生产厂商的生产门槛和量产成本。
所以从Matter概念诞生到Matter设备量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也是许多企业不敢入局Matter或者对Matter持观望态度的原因。
即便困难重重,但Matter依然如期而至。
一个好消息是,就在前不久国内首批Matter设备正式量产。物联网操作系统提供商和众科技(HooRii Tech)发文披露其赋能客户正式量产Matter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Matter设备生产链条中,中游环节尤为重要。
在智能家居设备的生产链路中,上游芯片商为中游方案商提供芯片,中游方案商向下游设备商提供解决方案。
作为中游系统方案商既要针对不同芯片或模组拿到相应的Thread或Wi-Fi认证,又要帮助下游设备厂商取得Matter设备认证,同时还要帮助设备厂商取得DAC证书,进而有可能为工厂提供Matter量产测试工具。
在Matter生态下,方案商更多的承担关于Matter开发、测试、认证和量产的问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从国内市场看,除了智能涂鸦这种老牌方案商有大量研发资源可以转身投入到Matter生态,还有很多公司借着Matter的东风,应运而生。且由于Matter的技术新颖,很多新锐公司完全有实力在Matter生态中,凭借扎实的技术站稳脚跟。
比如上文提到的和众科技曾经是一个专注于Thread技术的解决方案商,有非常成熟的Thread解决方案,在Matter的趋势下,也构建了自己标准化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产品,既可以赋能于方案商提高效率,又可以直接为设备商提供便利。
相信随着国内首批Matter设备的量产,将会给还在观望Matter的玩家注入极大的信心,已经在Matter研发阶段的公司也必定会加快脚步。设备量产是Matter向前迈进的一小步,未来Matter生态也会因为技术迭代和行业竞争带来更繁荣的市场。
智能家居市场迎来转折
Matter的出现,能让消费者不用再频繁的切换APP来控制不同生态的产品,智能体验得到极大的提升,使居家生活的变得更加简单轻松。同时,消费者也不用再被动的“限制”于某一品牌的产品,能够在更多的厂商中选择心仪的产品。
Matter的出现,也让设备商不用再重复的搭建自己的品牌生态,所有品牌统一使用Matter,既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让厂商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来打磨自家产品,为消费者带去体验更好的产品。
对待新生科技的态度不同,企业的发展也会有所不同。无论是更为“靠近”,还是有意“疏远”,Matter所展现出的“魅力”,都在意味着以往的智能家居格局或将被打破。
新标准、新希望、新市场,Matter无疑是智能家居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信随着Matter的到来和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会享受到万物互联带来的便利。真正的智能家居、万物互联,正加速朝着人们走来。
原文标题 : 国内首批Matter设备正式量产,物联网产业迎来新机遇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0日火热报名中>>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