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连续三年巨亏、与供应商博弈能力下降,苏宁已至危急存亡之秋?

“截至2022年9月30日部分应付款项共约人民币293.57亿元已逾期未支付,较年初减少35.36亿元。”

在两次延期之后,ST易购终于回复了深交所关注函(下称《回复》,虽然较年初大大减少,但依然有近300亿元的逾期未支付的应付款项。(为增加辨识度,下文将“ST易购”简称为“苏宁”)而在业绩预告中,苏宁易购2023年再次巨亏百亿元,这已经是苏宁连续第三年亏损,而且发生于2021年大幅计提之后。

曾经的零售巨头还玩得转吗?虽然苏宁早在2021年就已经开始“降本增效”,但就2022年的成果而言,实在难以恭维。

前三季度苏宁的管理费用同比仅下降约27.42%,之前大幅裁员所取得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此外,三大费用中降幅最大的竟是研发费用,而销售费用降幅甚至还没有营收降幅大。就毛利率而言,苏宁的确取得了长足的提高,但由于整体销售额的大幅下降,其与供应商的议价权也在下降。

《回复》指出:“由于公司的整体销售和采购规模持续下降,使得与供应商的博弈能力持续下降。”这也意味着,苏宁当年的毛利率能否保持是一个未知数。2023年,诚为苏宁易购的“危急存亡之秋也”。

1、  虚假繁荣之后的苦果

2022年初,苏宁易购交上了一份巨亏数百亿的答卷,多数投资者看做是黑天鹅,然而在读懂君看来,这个结果再正常不过。2014年~2019年,苏宁易购扣非净利润年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却年年盈利,为何会出现如此诡异的现象?

核心是两个字,买和卖。包括阿里的股票、固定资产以及子公司的股权以及苏宁控股资产在内的各类资产在过去几年里被频繁买卖,制造出大量非经常性损益,最终实现归母净利润盈利,这番操作像极了《甄嬛传》中吃“仙丹”吃多了的四郎——表面龙精虎猛,但实际上已经耗尽了元气。

当然,以上都是合法的,但也是徒劳的。老韭菜都知道,当年的账面盈利和现金流为正是两个概念,自2017年起苏宁的经营现金流每年都是几十上百亿元的净流出——苏宁已经无法靠经营造血。2019年起,苏宁整体的现金流也从流入变成流出,且也以每年几十上百亿的速度流出——苏宁全面“血崩”!

连年失败的布局和运营已经耗尽了这家零售巨头既往的积累,加上投资恒大的200亿暴雷,最后一根稻草压下,苏宁最后的体面就是在带帽“ST”时隐去“苏宁”两个字,把名称改成“ST易购”。然后,一次性将过往利空计提,在2022年来一次扭亏为盈,就成了一个可行性极高的方案。

出于对苏宁财会实力的信心,读懂君也在一年前的文章中预测:“2023年,苏宁易购多半是盈利的。”没想到苏宁还是巨亏,从前三季财报来看,会计尽力了——再好的会计也无法将一个“血快流干”的苏宁易购做成盈利。

“2023年苏宁最大的任务就是扭亏为盈。”一位接近苏宁的人士透露,他们对盈利依然有信心,原因是2022年苏宁的线下门店受疫情影响太大,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疫情严重之时,而全面放开之后,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是否真如该人士所说?我们从苏宁易购的财报中寻找答案。(下文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均为苏宁2022年前三季度)

2、苏宁还有赢面吗?

从前三季度而论,苏宁毛利率16.46%,为近十年来最高值,但是其营收降到了555.38亿元,为近12年来最低值!很多情况下,缩小规模是有利于提高毛利率、实现盈利的,比如在路边每日销售额500元的煎饼铺子开业第一天就可以盈利,而大公司如美团现在还在亏损。但苏宁和煎饼铺子不同,它不可能无限实现缩小规模。

一方面,缩小规模会降低与供应商的博弈能力,当规模下降到临界点之下反而会降低公司毛利,另一方面苏宁的历史包袱实在太重、欠债太多——财务费用高达33.67亿元,为其成立以来最高值。对于毛利仅91.42亿元的苏宁而言,这简直是难以承受之重,如果营收过低则意味着其更加无力覆盖财务费用。

同时,苏宁另外三大费用虽然与营收同步下降,但从下降比例上看,降幅唯一超过营收的就是研发费用,这意味着苏宁依然是那个没有研发基因的苏宁;而降幅最低的则是管理费用,这也很迷,据一些苏宁朋友的反馈身边的裁员如砍瓜切菜一般,而管理费用降幅却如此之低,“降本增效”的钱给谁了?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苏宁的毛利和销售费用极为接近,二者差额仅为0.72亿元......如此微薄的盈利空间,苏宁该如何承担其他费用带来的资金流出和亏损?

从财务数据而论,读懂君看不到苏宁扭亏为盈的一点赢面,但抛开数据,苏宁易购是否就输定了呢?感性的讲,未必,因为苏宁没有一个相同的历史时期和可以和今天做对比。首先,苏宁的流动性风险虽依然极大,但其负债尤其是流动性负债总体还在“龟速”下降之中,这种“龟速”下降能否保持或者加速亦或是无法保持?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参考。

但是,疫情结束和新帅的利好也未释放——但也是2021年,此时正值疫情,也是新任董事长黄明端走马上任之时,黄明端是零售业传奇人物,他接手苏宁之后本应为苏宁带来一番新气象,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天时”疫情、“地利”苏宁的基本盘都没有给黄明端太多发挥的空间,但已经已经结束的2023年会怎样?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参考。

然后,一个大背景——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态度的转变,从“三条红线”到“三支箭”,房地产行业如果恢复繁荣,苏宁也能吃到红利,毕竟水涨了,船自然也就跟着高了。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苏宁的财技在2023年是否会再次大显神威?

综上,因历史上并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业绩、状况可以与当下作为参考,故而苏宁2023年能否扭亏为盈不仅仅是一个年度盈利与否的问题,2023年也可以看做黄明端时代的苏宁能否持续经营的验证之年。如果成功盈利,这家公司会起死回生,甚至不排除得到新资本输血的可能;如果失败,各界对苏宁的信心将相互踩踏,最终或将一起埋葬掉这位垂垂老矣的零售业巨头。

3、一点随笔:更该关注现金流

总结来说,2023年,从历史财务数据上看,读懂君并不认为苏宁能够扭亏为盈,这点待苏宁2022年的年报发布后,有机会再仔细聊聊。

从感性的角度讲,其也具备一丝胜利的不确定性,结果如何?今年中报和明年初的年报会给出答案。不过,一家公司扭亏为盈有很多种方法,苏宁过去的盈利方法可以参考《买与卖》,故而同时,苏宁的利润表并非最具备参考价值,具备参考价值的是它的现金流量表,尤其是经营现金流量的变化,在权责发生制下再怎么盈利没有现金净流入也是枉然。毕竟苏宁的危机,归根结底是流动性危机下的盈利危机。

       原文标题 : 连续三年巨亏、与供应商博弈能力下降,苏宁已至危急存亡之秋?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