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苹果新机的车祸检测功能,汽车上十多年前就有了

2022-10-12 10:33
AutoMan
关注

车祸检测功能和主动呼救功能

在汽车上早已广泛运用

“你似乎遭遇了车祸,若你不回应,iPhone将触发SOS紧急联络。”

日前,苹果在最新发布的新机上推出了“车祸检测功能”,宣传称“iPhone会听、会感知、会测算是否发生了车祸。”“100万小时的真实驾驶和车祸数据帮助iPhone识别车祸事故”。这一功能的最大作用在于检测车祸发生后“主动替你打求救电话”。

图片来源:Apple官方网站

这一功能迅速引起广泛关注,除了手机,苹果也在新发布的手表上配置了这一功能。

有国外博主对iPhone 14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碰撞发生后大致 15 秒的时间,iPhone 就会弹出提示问你是不是遭遇了车祸,随后便是10秒钟的倒计时。如无意外的话,10秒后 iPhone 就会报警、确保医护人员、交警等都能及时到场。

图片来源:Apple官方网站

部分网友认为这一功能非常实用,“试想一下,如果在真实事故中,当你受困于车内无法向外呼救,此时会有‘人’迅速主动联系紧急救援,向接报人员提供位置,并通知你的紧急联系人,令你不会错过黄金救援期,那的确是一根救命稻草。”

也有网友调侃:“以后在大街上把别人剐蹭了想私了,然后发现iPhone已经帮你报警了,还联系了你的遗产联系人,一条龙服务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道路交通事故每年造成全球将近130万人死亡,约5000万人受伤。因此,尽管也有诸多网友持观望和质疑态度,但大多数人对于苹果这项功能仍寄予厚望,希望这项功能的研发和推广将能够挽救回更多的生命。

但事实上,包括不少车主可能都不知道的是,车祸检测功能以及自动呼救功能,在汽车领域并不新鲜。这项功能,早已经应用于大部分车型上,甚至已经挽救过不少生命。

紧急呼叫,早已有之

一天夜晚,福建三明的施先生(化名)开着别克君越行驶于205国道,突遇路旁山体滑坡,瞬间车辆就被掩埋于泥石之中。

此时,安吉星(OnStar)服务中心收到了施先生车辆发出的碰撞自动求助信号,同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读取到了车辆的具体位置。在服务中心通过安吉星及手机多次呼叫车主无应答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立刻联系当地最近的县城警局、三明市警方寻求救援,将准确车辆位置、车牌以及联系方式等信息提供给对方,并持续尝试联系车主。最终,施先生成功获救。

这是2010年安吉星紧急救助的一个真实案例。而安吉星,也正是中国车载紧急救援服务的开创者。2009年底,由通用汽车、上汽集团、上汽通用汽车建立的合资公司安吉星开始为上汽通用在中国生产、销售的车型提供汽车安全信息服务,成为国内最早的车载信息服务品牌,从此带动了国内车企与通信企业开始共同开发eCall功能。

eCall,即emergency call,是欧盟推出的车载紧急呼叫系统。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该功能由车载台自动发起报警或提示用户手动一键报警,在与消防队或警察建立语音连接后,车载eCall系统还会上报并传输有关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和车辆的信息。

eCall主要分为两种:主动发起和被动发起。主动发起即车主主动按下车机系统里的“eCall”或SOS按键;被动发起是当“eCall”系统的传感器检测到发生车祸时自动拨打电话呼叫救援,这与苹果新机上的“车祸检测功能”如出一辙,且使用时间要早了很多。

近年来,各大汽车品牌都研发并在旗下车型上配置了带有“道路救援呼叫”功能的系统,比如上汽通用的安吉星车辆呼叫服务系统、丰田的GBook系统、奔驰的Mercedes-Me、沃尔沃On Call随车管家、哈弗H6 智能救援系统等等。

而且,相较于苹果新机的车祸检测功能,车辆的eCall功能更胜一筹。后者不仅仅能如前者一样拨打110或120等救助电话,还可以通过直线电话找到车主最近辖区警方、医疗等救援机构,进行最及时的救助。

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来临,eCall自动紧急呼叫系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车企所重视。

比如哪吒汽车将eCall与车载小You智能机器人相融合,基于生物识别、智能语音、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能力,集成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情感引擎,具备实时主动交互功能。发生事故后,通过eCall智能呼叫后台服务,主动报警并联系客服中心,确保第一时间了解车主状况,提供必要救援。

领克06全系标配eCall系统,发生碰撞后汽车的气囊展开时,eCall系统会自动联系应急服务机构。该系统用 GPS 功能向有关当局发送时间、车辆所处地点、车辆的类型、车辆使用什么燃料等信息,同时当系统激活后,驾驶员可以使用车中的麦克风直接与呼叫中心的处理人员通话。

如今,汽车上正在越来越多地配备手机上的各项功能和APP,但并没有实现大规模“出圈”,反而是手机上配备了一项汽车早已大规模使用的功能后,却引起了广泛关注。

统一标准,势在必行

不同于国内车主对于紧急呼叫系统的陌生,欧洲对此早已屡见不鲜。在欧盟委员会法案的要求下,现在所有在欧盟境内销售的新车,都装载了这一系统。据统计,仅在2016年,eCall在欧洲范围内就从死神手中夺回了2500条生命。

但在国内,车载“紧急呼叫救援”的话题,一直缺乏存在感,尽管在行业内早已开始研究讨论,多数车辆也已经搭载,却仍旧鲜为人知。

从2013年开始,在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内,华为、远盟、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等就成立了“eCall标准工作组”,开展中国eCall标准的研究和起草。

2018年1月,工信部网站公开征集对《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这是首次管理汽车行业的国家级部门对eCall标准做出明确定义——GB标准,即汽车行业的强制级国家标准。

2022年3月,工信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在汽车电子领域要完成无线通信终端、毫米波雷达、主/被动红外等关键系统部件标准审查和报批,加快推进免提通话和语音交互标准制定,启动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抬头显示系统、激光雷达等标准研制立项。

“在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推行紧急呼叫系统法规迫在眉睫。”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工信部尽快牵头推进国内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法规发布,建议在2023年底前强制执行。

尹同跃表示,当前,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快速发展,行业内车企都与第三方救援服务公司开展合作,这些第三方救援公司也与公安系统、医疗系统、救援公司建立了相应的合作关系,但受地域限制,未能全国范围内打通。

因此,尹同跃建议工信部建设公共的呼叫中心平台和应急响应系统(含公安部、医疗、救援等配套系统);建议工信部牵头推进国内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法规发布,建议在2023年底前强制执行;参考GB/T 32960(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法规推行,给予企业一定程度补贴,加速法规推广及落地,同时降低企业及用户成本。

标准复杂,细节待定

即便主管部门和企业都已经相当重视,但要统一标准,仍有不少细节有待敲定。

比如触发救援报警的阈值,就是个令研发人员头痛的事,毕竟交通事故出现人员受伤的场景特征相当复杂。

在早期一些紧急呼叫系统中,安全气囊的弹开为启动紧急事故救援的唯一触发条件。但这一沿用多年的触发条件一直备受质疑。因为在许多安全气囊未弹开的事故场景,依然需要主动干预的人员伤亡救援行动。

所以,区别于早期通过三轴G-sensor传感器获取原始数据,近年来,得益于国内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被业界普遍认同的,是融合AI学习技术的三级算法来感应异常驾驶事件并触发报警。

2019年3月2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机动车保险车联网数据采集规范》,规定了基于机动车保险经营管理应用的车联网数据采集工作中所涉及的主要术语及基础数据的范围、类型、精度等方面的内容。

这一规范由阿里云、中汽研以及各大保险公司、汽车生产企业、车联网科技企业等共同起草,由于有大量的保险案例和大数据平台作为支撑,对驾驶事件的阈值划定还是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一基于赔付标准的规范,是否能被引用于正在起草的eCall触发条件标准,目前尚未可知。

除此之外,目前车载eCall服务依托于车联网基础流量,是收费服务。许多车型上市时都将AI智能网联当作宣传的重点,但是在购车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告知功能使用会有付费的情况,或者提供明确的收费标准。

车企目前对于车联网服务的收费标准不一、服务不一,因上千元甚至数千元的费用而选择放弃这一功能的用户也不在少数。

不过,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这项服务费用也正在成为车辆本身的增值服务。比如蔚来汽车eCall服务为终身免费、安吉星车联应用流量终身免费、领克01基础流量+娱乐流量终身免费、长安CS95基础流量终身免费等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智能手机、手表上的车祸检测功能和主动呼叫功能虽然在汽车领域并不新鲜,但仍有着一定的前景。未来如果可以让安卓/CarPlay、手机和手表三套设备进行配合使用,更高程度地接入车内,调用全车参数,监测转速、时速、油耗、用户身体情况等各种数据,这样的组合也会帮助车祸检测功能更好更加准确地进行。

即便这项功能即将成为车辆标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以求更加精准有效。但无论如何,正如苹果宣传语说的那样:这项功能,衷心希望没人用得到。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文标题 : 苹果新机的车祸检测功能,汽车上十多年前就有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