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的京东,还有没有好未来?
京东在研发投入方面和业务多元化方面已经夯实增长基础,这对京东的未来才是至关重要的。
文丨梦萧?BT财经原创文章头图来源丨创客贴
现在中国疫情引发的变化,让所有企业都发现,已经处于一个波动性的增长周期,这个周期给所有企业都带来了各种的疑惑和增长的阻碍。
京东最近也发布了财报,财报不出意料,一季报是亏损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从京东这份财报中,我们还能读出一家企业想穿越周期的很多准备和努力。
据京东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京东营收2,397亿元,同比增长18.0%,超市场预估2367.3亿元,营收增长喜人。但京东也出现了亏损30亿元的情况,这是京东穿越波动性的增长周期付出的代价。
近两月,随着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升级,快递业务受到严重影响,而和快递息息相关的电商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疫情引发的变化让所有企业都发现,现在大家都处于一个波动性的增长周期,这个周期给所有企业发展带来了增长阻碍,电商行业也不例外。
从京东、京东健康以及京东物流股价三线飚红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京东依然的看好。而且京东在研发投入方面和业务多元化方面已经夯实增长基础,对用户的精耕细作也取得了成效,实现了月活逆势增长。
有媒体指出,在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压力之下,行业、公司们都在求稳,不再追求单一指标的快速增长,而是关注整体业务增长的健康度和可持续性,通过精细化运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事实真是如此吗?
行业担当下的亏损
刘强东1998年创立京东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电商之一。
目前京东拥有员工39万名,是家不折不扣的大集团公司。在上市后于2019年扭亏为盈,但在2020年起,一场波及全球的疫情带来了巨大影响,京东2021年由2020年493.4亿元的净利润,跌入了亏损44.67亿元的状态,随着2022年一季度的亏损到来,京东迎来了创业周期中的首次波动。
行业研究员崔振熙指出,京东作为一家拥有几十万名员工的大型企业,肩上的责任更重。在疫情严峻不确定的外部因素下,京东体现出大企业的社会担当,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能力在抗疫保供中得到了广泛认可。高质量的增长,验证了京东商业模式具备穿越经济周期、抵抗环境风险的能力。
在疫情严峻的非常时刻,京东倾力支援上海抗疫。截至5月初,京东已累计运送8万吨以上的急缺物资。向国家会展中心、黄浦滨江、世博等多个方舱医院交付床位等物资近百万件,并从全国各地增派了4000多名分拣员、快递员紧急增援上海。面对社区封闭后“最后一百米”的难点,京东通过“短程接驳+志愿服务”的末端服务方式,派驻京东小哥驻守街道,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最后100米”配送,成功打造出“酒仙桥”模式,并在各封控城市推广。
这是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在特殊时期的艰难“取舍”,在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之时,注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疫情冲击之下,面对中小企业和商家销售停滞和成本上涨的困局,京东通过降低“三费”等多项扶持措施,帮助商家把运营成本降下来,减免的费用超过2亿元。
崔振熙分析认为,在自身面临经营压力的情况下,京东此举,也为京东赢得不错的口碑。同时京东在艰难时期,并未“勒紧裤腰带”,反而在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员工薪酬福利上持续投入,全面支持合作伙伴减少疫情的影响和让利给消费者,这份亏损其实在京东意料之中。
可以看出京东是以长期主义的精神来打造供应链,京东电商能杀出重围也全靠描摹未来蓝图的能力与执行力。
2016年,媒体质疑京东物流持续亏损时刘强东回应:“烧钱不要紧,但一定要烧出核心竞争力,任何一家公司,只要烧出核心竞争力,就可以成功。”按照京东的观点,在研发与供应链建设上花的钱,实际上只是以另一种形式为公司服务,本质上不属于“烧钱”范畴。另外京东,仅2021年一年在研发上就付出了163.3亿元。而这正是京东夯实增长基础的底气。
据京东财报显示,技术研发上,京东在一季度投入43.84亿元,同比2021年一季度的41.05亿元增加7%,在员工福利上,以2022年春节为例,京东就投入超过4亿元用于一线员工福利保障。
崔振熙指出,技术的竞争是属于未来的竞争,没有捷径可走。尤其对于基础性核心技术来说,更必须依靠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研发投入,才可能实现突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京东自2017年初开始持续在技术领域进行投入,就是要打造面向未来的核心技术,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来看这一投入正在慢慢转化为竞争优势。
崔振熙同时认为,京东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其持续在基础科学与底层技术领域进行投入,夯实数智化供应链的“技术地基”,对未来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
互联网投资人史保刚对京东一季度的亏损并不意外,“电商无可避免的受到疫情影响,京东非常时期敢在研发上巨额投入,说明京东是个有长远规划的企业,短期波动,这对一个企业的成长周期来说很正常。”史保刚同时认为这特定时期的短期亏损不会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从京东发布财报后股价上涨近5个百分点就可见一斑,而京东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为京东的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增长基础。
疫情下这份成绩单并不简单
其实,京东在一季度的表现并不差。之前京东通过大力投入研发等手段夯实增长基础,为现在穿越波动性的增长周期埋下了伏笔。
在疫情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京东实现营收2397亿元,同比增长18%,这是在一季度国内很多城市因疫情而实施严格管控的情况下取的,在严格管控下快递完全停运,这对注重购物体验的电商来说是致命的,京东能取得18%的增速,实属不易。
波动性的增长周期影响到的企业肯定不止京东一家。
在营收规模上,京东已经坐稳了行业第一的宝座,以2021年完整财年为例,京东总营收9516亿元,阿里为7173亿元,而排名第三的拼多多仅有939.5亿元。一季度财报,阿里和拼多多尚未公布,参考阿里去年同期的增幅,依然无力撼动京东的地位,至于拼多多,全年营收规模尚不及京东一季度营收的一半,同样构成不了威胁。
但国内“电商三强”都不同程度地遭遇成长周期的波动,阿里在2021年Q4首次出现了客户管理收入的负增长,负1.34%的比例虽然不大,但相比第二季度13.74%和第三季度3.4%的增长,下滑明显。这表明阿里的核心电商收入放缓,阿里的业务同样进入拐点,迎来发展周期的波动。
遭遇发展周期的还有拼多多,拼多多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272.3亿元,同比增长3%,该季度增速创拼多多上市后的新低,而就在一年前,拼多多的增速还高达146%。从146%的增速一年内骤降至3%,加上拼多多的月活用户同比增长仅2%,这让拼多多的营收增长和用户增长遭遇双层天花板,发展周期提前到来。
京东在发展周期中,迎来18%的增长,在抗疫中亏损30亿元,但在报告周期内京东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861亿元,财务稳健,尚不存在经营风险。
而另一家友商苏宁易购,同样遭遇了发展周期的巨大波动,2021年苏宁巨亏433亿元,2022年5月6日苏宁易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被改为“ST易购”,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走到退市的边缘。
“目前互联网电商的发展都遭遇发展周期的波动或遇到瓶颈,但相比这几位友商,京东的情况要好很多。在特殊时期的一个小波折,也是众多创业企业再发展周期内一个正常波动。”资深互联网行业观察员林君对京东在发展周期内的波动并不担心,他乐观地认为疫情放缓或平稳后,京东的基础建设和在研发上的投入会让京东迅速回归正轨。
精耕细作时代来了
能让京东有夯实增长基础底气的因素,还有对用户的精耕细作。
在2021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徐雷一直在强调“可持续的有质量的增长”。
徐雷表示,2022年,京东会更加关注精细化运营,主动地做用户策略方面的调整,他强调,京东用户增长的天花板还很高。
京东的深耕细作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放在行业中来看更加直观。
在拼多多月活触及天花板的情况下,月活数量由2021年同期的4.998亿增长至5.805亿。增幅高达16.2%。而月活数量,是反应一个电商发展的关键数据,京东在受疫情的影响下,月活数量能逆势增长超过16%,这是市场看好对京东的关键。
以2021年中国互联网网民10.3亿来看,拼多多2021年四季度MAU为7.33亿,同比增长2%;全年活跃买家为8.68亿,已经无限接近全体网民综述,而京东的月活用户只有5.8亿,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京东的用户并未触及天花板。
2019第三季度京东首次公布移动端月活用户数据,9月份同比增长36%,活跃用户达3.34亿,自此京东月活总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20年京东月活新增1.1亿月活用户,其中80%以上来自下沉市场。
事实正是如此。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活跃购买用户增值5.7亿人次,较2020年同期的4.72亿增长20.7%。最近几年京东的月活量增幅均是以20%左右的增幅在高速增长,这在互联网电商领域是无可比拟的优势。
电商行业分析师陆一鸣分析认为,相对于其他公司,京东这些数字可以说是这两年财报中的亮点了。电商行业在经历了蓝海变红海、流量天花板、红利日渐消退这一过程后,想要再拿出博人眼球的高增长数据确实有些困难。
据财报显示,2021年四季度,京东新客人均贡献营收同比提升了11%,老客户的频次提升了3%,人均贡献营收提升了4.5%。
此外,京东2022年一季度用户平均购物频次创历史新高,ARPU(用户平均贡献收入)值接近三年最高。月活用户总量增长,进一步佐证京东基本盘仍在,以及良性发展的可持续。
陆一鸣分析认为,京东的购物频次创历史新高表明用户粘性更强,平均贡献收入更高,显示了京东精耕细作带来的价值提升,同时也说明电商行业在月活普遍触及天花板的形势下,对用户的精耕细作时代来临了。
陆一鸣同时指出,在之前,外界本以为疫情当前京东的财报数字会不好看,对用户精耕细作的京东也因此渡过了最难熬的时刻,而人均贡献营收的稳定增长,说明用户对京东的信赖以及消费需求的提升,这些让京东面对小波动显得较为从容。
业务多元化处处开花
京东能夯实增长基础,还表现在业务的多元化提前布局,京东健康和京东物流已经实现多点开花。
2022年1月,京东健康的互联网医院,成为河北第十家正式获批的互联网医院。3月,通过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多家生产商合作,京东健康线上率先开售COVID-19抗原自测试剂盒现货,为疫情防控提供助力。
京东健康的稳健表现赢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截至5月18日,京东健康股价上涨1.93%,收盘价为47.55港元/股,总市值达1517亿港元。
作为京东直营的京东物流,一直是京东客户体验满意度较高的保障,自独立上市后表现同样优异。报告期内,京东物流拥有14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开辟了中国香港到巴西圣保罗,和河南郑州到德国科隆的两条洲际航线,加强了海外仓储和干线网络布局,这为京东将来提供海外和跨境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作了良好的铺垫。
京东夯实增长基础是一个良性循环,随着京东研发投入和月活用户不断增加,带来的优势就是库存周转时间越来越短,库存周期越短,京东的多元化业务开展也就越顺。
2020年四季度,京东库存周转天数从三季度的34天进一步下降至30.2天。要知道京东平台自营产品的品类有数百万,这种供应链效率已经做到全球领先,扎实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推动了全产业链效率的升级,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现这一领先的正是京东已经投入巨大研发的物流。
有数据显示,自2015年启动农村电商战略以来,京东平台农产品交易额已经超过5800亿,农产品电商以生鲜类时效性产品居多,对供应链的要求更加严格,而对比阿里、拼多多以及美团,京东物流无疑是京东的最大优势。
京东物流强大竞争力使投资者对其普遍看好,截至5月18日收盘,京东物流股价为14.94港元/股,总市值946亿港元。
在发展周期的小波动中,京东几大板块表现均相对稳定,尤其是在基础建设方面舍得大手笔投入,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已累计投入近800亿元用于基础建设,而这些基础建设的回报周期相对较缓慢,但已经初见成效。
报告期内京东净服务收入为352亿元,同比增长约26%。从营收构成上来看,“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几乎和“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持平。
互联网投资人史保刚指出,这标志着京东的供应链基础设施的成果初现,未来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基础建设方面投入的增长,同样有助于京东穿越周期回归平稳。正是基于京东多年来提前布局、长期投入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能力建设,今年一季度,京东用高质量的增长验证了自身商业模式穿越经济周期、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
“纵观京东这些年的发展,京东的商业模式并非简单的买货卖货,也不止是物流的仓储配送,而是通过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持续优化自身及合作伙伴的成本、效率和体验,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这也是京东在一季度出现波动,而资本市场并不担忧的一大原因”。资深互联网行业观察员林君对京东一季报的亏损表示了理解。
“每个企业都会在发展中遭遇发展周期的些许波动,京东一季度的亏损,有疫情的影响也有京东让利消费者和加大基础建设投入的因素,从长远看来,这些都不会给京东带来大的影响,反而会对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利好。”对京东的后期发展,林君给出了肯定的看法。“因为研发投入和用户精耕细作夯实了增长基础,这些基础足以让京东平安穿越这一周期。”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技术积累还是到用户增长,京东依然是突出一个“稳”字,只有稳步前行,才能在未来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者,就是要穿越周期。而一个漫长的时间周期,是由无数个上下波动的问题、创新、小周期组成的。某种意义上讲,创新一定是结构变化,而不是原有结构的内容变化。真正的创新者并不是在已有的结构里解题,而是换了一个新的更大的结构。
而这种结构一定是在夯实自己发展基础之后,结合社会责任和企业长期发展观才能找到的。
庆幸的是今天的京东有了这样的行动力和选择。
原文标题 : 亏损的京东,还有没有好未来?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