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10月中企全球IPO全盘点

2021-11-15 10:27
BT财经
关注

10月中企在全球范围内的IPO仍集中于A股市场,医药生物板块表现相对亮眼。展望岁末,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明星中企,赴美上市也已经于11月初破冰。

文丨Han

BT财经原创文章

“金九银十”相继失约,继9月中企全球IPO数量和募资额双双来到低位后,10月市场继续维持“低水位运行”,募资额小幅反弹,但IPO数量来到近11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三大市场(A股、港股、美股)中,中企赴美上市10月继续“抱蛋”。中企赴港上市10月共3宗,与9月的4宗、8月的3宗相差无几。

分行业板块来看,募资额Top10的IPO企业中,排名第一的成大生物(688739.SH)、第二的可孚医疗(301087.SZ)、第四的汇宇制药(688553.SH)和第六的百普赛斯(301080.SZ)均为医药主题个股,令医药生物成为10月IPO里相对亮眼的板块。此外,多只A股上市首日破发宣告“打新神话”破灭,也成为10月备受投资者关注的大事件。

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近10月中企全球IPO详情。

概览:10月中企IPO数量成近11个月新低

35家中企IPO,92%集中在A股

10月共有35家中企在A股和港股市场IPO,从数量上看是11个月以来的新低,低于9月的44家。这也是连续第三个月没有中企以任何形式(包括SPAC)赴美IPO。

从募资总额来看较9月有小幅反弹,35起IPO共吸金464亿元(按照11月初汇率计算),略高于9月的429亿元,但依旧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平,和去年同期的854亿元相比缩水超45%。

10月的35宗IPO里有32家在A股上市,其中沪深主板7家、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为11家和14家;在港市IPO的中企有3家,美股市场0家。和9月相比,沪深主板减少1家、科创板增加1家、创业板减少8家、港市减少1家。从募资总额角度来看,科创板占比42%排名第一,创业板37%排在第二,相比而言港市的上市数量和总募资额占比双低。

下面分市场逐一分析。

A股市场10月32宗IPO数量上低于8月和9月,但总募资额录得426亿元,低于8月的953亿元,但较9月的316亿元有所好转。其中,沪深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IPO募资总额分别为58亿元、196亿元和172亿元,和9月一样依然没有吸金50亿元以上的大型或超大型IPO。

A股10月备受关注的事件还有“打新神话”的破灭,据《证券时报》报道,10月多只A股上市首日现破发,投资者打新稳赚不赔的时代告终;有市场观点认为新股表现较差说明目前市场较为低迷,也有声音表示新股破发意味着投资人逐渐成熟、上市定价趋于市场化正轨。

美股已经连续第三个月没有中企以任何形式赴美上市。不过从8月以来有多家中企宣布重启赴美IPO计划,9月和10月则延续了该势头,包括吉利汽车(00175.HK)旗下隶属于沃尔沃的电动车品牌极星(Polestar)将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形式上市的消息释出。截至发稿,已经有中概股联拓生物(NASDAQ:LIAN)于11月1日登陆纳斯达克,该IPO将被统计于11月的报告。

10月中企在港市IPO共3宗,和9月的4宗及8月的3宗相比基本持平,但募资总额约合人民币38亿元,较9月的114亿元和8月的119亿元缩水不少。两只生物医药个股微泰医疗(02235.HK)和和誉生物(02256.HK)分别募资约16亿元和13亿元人民币,食品主题的谭仔国际(02217.HK)募资约8.5亿元,三者之和仅相当于9月最大的东莞农商银行(09889.HK)总募资额75亿元的一半。

综合来看,与此前多个月的表现不同,10月IPO募资额梯队分化并不明显,没有吸金50亿元以上的大型IPO,呈现出成大生物和可孚医疗领先、多只个股募资20亿元—30亿元的现象。生物医药股在吸金Top10中占据4席,表现相对亮眼。

中信、中信建投成为“承销王”

BT财经整理发现,10月共有17家机构参与了A股IPO主承销,比9月的23家有所减少。行业龙头中信证券以6宗(含联合主承销1件)连续成为主承销件数最多的机构,第二名为招商证券,第三名为中信建投。不过从募资额来看,中信建投这个月成为“承销王”,69亿元的数据略高于中信证券的66亿元。

缺乏二八分化 头部效应弱化

10月中企IPO吸金的“二八效应”(80%的资金集中在前20%的大盘公司)继续弱化,募资总额前20%的公司(7家)募得资金占据全月的44%,这继续说明这个月没有吸金龙头。

接下来我们将从宏观到微观、把目光从市场聚焦到各个公司上,来看看它们背后有哪些资本分享了IPO盛宴。

A股医药明星频破发,海外市场拐点出现

明星医药股:扎堆上市,扎堆破发

上文提到10月新股稳赚不赔的神话破灭,A股市场更出现了6个交易日8只个股破发的现象,其中就包括了不少明星医药股。

比如本月“募资王”成大生物,10月28日登陆科创板顶着“百元股”110元发行价的光环,但首日收盘跌幅超过27%,若以一签500股则相当于中一签可能最多亏损15560元。另外,公司还成为2002年以来上市首日跌幅最大的个股。

成大生物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有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脑灭活疫苗。《澎湃》有文章此前发现,虽然辽宁省国资委是辽宁成大的实控人,但公司股权分散,2020年2月韶关高腾的持股比例在超过辽宁国资,成为第一大股东。上市公司资料显示,目前韶关高腾持股比例为15.3%。天眼查数据显示,上市前公司一共经历6轮融资,最早一轮始于2010年,参与方为九鼎投资和久奕投资。

全月融资总额第二名的可孚医疗也遭遇上市首日破发,10月25日上市首日低开10.89%、收跌4.43%,“大肉签”滑铁卢。有市场观点认为可孚医疗首发价格对应的市盈率37.15倍过高,参照药械行业龙头鱼跃医疗(002223.SZ)目前的市盈率也不过22倍左右。

天眼查数据显示,可孚医疗上市前经历3轮融资,参与方包括怀格资本、丹麓资本、鼎信泰和等,A股上市食品公司盐津铺子(002847.SZ)的控股股东湖南盐津铺子控股有限公司也曾参与可孚医疗的融资。

另外两只明星医药股汇宇制药上市首日涨2%,百普赛斯上市首日涨50%。

赴港上市的微泰医疗是国内糖尿病药械龙头,其IPO前经历过四轮融资,最大机构投资方是启明创投,在2016年领投其B轮融资后参与了后续的每一轮融资。新药研发公司和誉生物在港遭遇上市破发,公司2017年到2021年曾有四轮融资,集结了礼来亚洲、泰福、汉康、国药、启明创投、泰福、正心谷、中金等明星资本。

中科微至:技术底气不足?

顶着“中科”的名字,中科微至(688211.SH)公司其实没有控股股东。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中科微至前三大股东微至源创、李功燕、群创众达持股比例较接近,且均未超过30%。天眼查数据显示,微至源创股东由9名自然人构成。

IPO前中科微至只经历过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中金资本、中科创星、新潮集团等。

《证券市场周刊》文章认为这家主营业务为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的公司对中通依赖严重,发明专利数量低于同业,“技术驱动型公司”底气不足。该股发行价格90.20元,10月26日开盘破发、当日收跌12.63%。

三大市场岁末展望

时至岁末,三大市场看点各有不同:A股或将继续迎来巨无霸级别国企回归,港股有望迎来明星企业IPO,中概股赴美上市也有望继续破冰。

先来看A股,巨无霸相继回A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不容忽视的关键词。最新消息显示,中国移动回A过会的消息在11月4日晚间释出,拟募资560亿元将再次刷新近十年记录,不过从8月回A的中国电信(601728.SH)和早早在A上市的中国联通(600050.SH)表现来看,移动巨无霸仍有不小的股价压力。《中国经营报》援引市场人士观点认为今年并非好的上市时机,尽管移动已经尽可能拉开与电信的上市间隔,但两只大盘股仍不可避免相互形成负面影响。《经济观察报》等媒体报道,在港上市的另一只超大盘股中海油回A进程也在推进。

港股方面,港市或将成为中概明星股接下来的首选。例如运动健身类App头部品牌Keep近日被财联社报道将赴港上市,万科A(000002.SZ)也公告拟分拆物管子公司万物云赴港上市。

赴美上市自从7月“冰冻”至今已有超过四个月,不过正如上文提到,11月1日已有中概股重启并登陆美股市场,市场已然听到冰雪融化的声音。除此之外,不少中企已经将数据安全作为合规考察中的关键项目进行整改。

未来中企在全球IPO的表现将走向何方?BT财经将与你继续关注。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