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已悄悄替换安卓?实际并不简单!
在中美贸易关系下滑时,美国单方面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并限制美国企业向华为提供相关设备及服务。在此环境下,华为从一开始的“备胎转正”,再到鸿蒙系统的“外漏”,在中美贸易拉锯战中,华为的“亮剑”让世人感叹华为以往的深藏不露。
在华为深圳研发中心的前台,一张遍体鳞伤的伊尔-2攻击机照片,格外显眼的放置在前台左前方,而这正如当前华为的现状——被美国纳入实体名单,大量企业被美方要求限制交易,华为产品被限制在美相关部门销售及应用……诸多事件的打击下,让华为如同照片中伊尔-2攻击机一般,在遍体鳞伤的情况下,依然要不断飞行,直至完成自己的任务。
然而,对于华为手机而言,其与华为其他行业并不相同。由于美国实体名单的限制,华为所采用的安卓系统面临着被“停用”的风险,哪怕只是安卓“阉割版”,也会对华为海外手机业务产生极大的影响。
双系统的天下
就目前而言,在移动通信领域,手机作为终端设备,其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安卓和苹果为主的操作系统,其他如微软系统,成为少数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多数是以工作或情怀为主。
对于移动端操作,其并不是依靠单一的系统即可实现全面应用,同时得考虑系统生态圈——系统背后是否有大量软件供用户使用,这对于软件提供方和用户而言,均是一场“持久战”。
而目前常见的苹果和安卓,都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才形成如今的规模。
1、苹果系统:稳定和耐用
苹果系统作为苹果公司的核心,其在数十年的发展中,早已形成一套良好并封闭的生态圈——苹果在生态圈内建立了良好的审查机制,如要进入该生态圈,则需要通过苹果系统的审核。而且苹果以一年1-3个产品的发展速度,生态圈内的软件能较好的应用在苹果终端设备中。由于软件能有效应用在终端各设备,从而让用户手中的终端设备能使用更久。
2、安卓:大生态
在安卓刚出生的时候,MTK、塞班、微软等系统不断混战,安卓的出生并不被看好,但多普达(HTC在中国旗下的唯一授权品牌)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多普达在国内推出智能手机时,首先采用的是微软操作系统,从而让手机可以采用更多的应用,而安卓系统的出生,让多普代成为第一家采用双系统的企业——部分手机采用微软,部分采用安卓。安卓系统特殊的操作模式和界面,深受用户欢迎,众多手机企业纷纷抛弃微软,采用安卓系统,而多普达也正式更名为HTC,并成为继诺基亚之后的“手机之王”。
时过数年,安卓系统通过快速的更新迭代和发展,加上免费应用的开源系统,国内手机市场逐渐形成以安卓系统为基础的小米MIUI、华为EMUI、一加氢os等操作系统,并在此环境中建立完善的生态圈。
但这对于软件提供商而言,则是一个较大的负担,为了更好的在不同手机系统中运行,必须建立符合相关标准的系统,才能更好的在各系统中顺利应用。同时,由于安卓系统是免费开源系统,无法有效防御各类软件的恶意进攻。
华为:鸿蒙能否突围而出?
对于华为而言,如何避免因为安卓系统的限制导致海外手机业务受损?华为的最佳选择就是成立自己的移动端操作系统。
而华为并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在列入实体名单不就,“鸿蒙”系统就被曝光,但是对华为来说,鸿蒙系统并非是单一的移动端操作系统,同时也兼容大量操作设备的系统。
但就目前而言,鸿蒙系统除了在智慧屏中有凸显,其他场景中并未亮相,这也为鸿蒙系统增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华为近些年来对安卓系统的研发,其已经对安卓系统的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整。同时,基于华为移动设备大量使用数据的收集,能了解用户的具体使用习惯及操作模式,为自主系统研发提供了大量宝贵经验。
然而,手机系统的建立并非系统即可,生态圈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生态圈,那么再好的系统也如同其他落寞的手机系统。那么,要建立良好的生态圈,华为要如何做了?
对于软件提供商,华为有义务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从而让他们能快速对软件进行调整并上线;减少软件匹配鸿蒙系统的难度,在不侵犯安卓系统相关权利的情况下,降低企业为适应鸿蒙系统所作出的调整。而这些必须在鸿蒙系统上线前必须完成。
除此之外,华为对于移动端的更新,也必须考虑系统是否对移动设备的架构是否有影响,而对于用户来说,一旦更新鸿蒙系统,需要考虑数据转移等诸多问题。
但华为具体如何操作,还需华为自行商讨,避免因为更新系统导致用户利益受损。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