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谈联想发展史:2019年依然严峻
久未在公开场合露面的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西湖校区,发表题为《奔日子的人》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柳传志回顾了联想的发展历史,并重点提到了联想在各个时期遇到的困难及挑战。
据柳传志介绍,联想发展至今,大致走过了四个阶段。从1984年至1994年,这一阶段联想主要是做自由品牌电脑;1994年至2004年,在这一阶段,联想坐上了中国PC市场第一的位置;2004年至2008年,联想通过并购IBM PC,进一步拿下全球PC市场的最大份额。2009年至今,联想正向新的愿景挺进。
柳传志指出,联想在各个阶段都遇到过不同的风险和挑战,即便是现在,联想依旧面临新的风险,但也还是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创业初期遭遇来自政策与资金的双重打击
柳传志回忆创业初期时称,联想曾经面临过诸多困难。由于联想要走的市场经济之路与当时中国的计划经济并不吻合,导致联想迟迟拿不到政府批文和外汇指标,而这类政策风险就是联想创业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
“当时在咱们国家做制造型的业务,必须得由国家有关部门给你批文。但科学院的企业是体制外的,当时是不被允许做这项业务。”柳传志回忆道,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曲线救国”。
最终,柳传志选择绕道香港,花一百万美元在香港买下一个小作坊,并从国内调去了几个研究人员,研发主机板、声卡、显示卡等产品。在国际展会上,柳传志带着这些产品对外展示与销售。
幸运的是,在国际展会上,联想的产品引起了当时电子部计算机处官员的注意,之后联想便拿到批文,在国内才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进而才开始有联想电脑。
“第二个大的问题,还是资金缺乏,以贸养技实际上也是非常困难。”据柳传志透露,早期联想在做电脑板卡的过程中,由于不懂如何运营企业,连续亏了三四年;之后,靠代理美国电脑公司AST的产品才积累了一定资金,用于补贴联想自建品牌,这以后才有了联想的后续发展。
“所以说志存高远,必须得脚踏实地。”柳传志如是称。
文化磨合曾给并购IBM带来巨大风险
在冲击全球PC市场第一的阶段,联想走的也并不轻松。据柳传志介绍,联想当时做到全球第一,主要是依靠以“蛇吞象”的方式并购了IBM PC。从结果来看,这起最初不被外界看好的并购案还是给联想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不过在这期间,联想也的确面临不少风险。
“第一大风险,我们买的就是Thinpad的这个牌子,你买了牌子以后,以前的客户认为你中国人买了这个牌子以后,还是不是以前的牌子?”柳传志称,“第二个大的问题,就是员工流失。我买这个公司买的就是这个组织,没有什么更多的厂子值这么多钱,但是这些国际员工他们认不认你当老板,行还是不行,这是第二个风险。”
第三个风险就是文化磨合的风险,而这在金融危机时期给联想带来了巨亏问题,一度将联想置于悬崖边上。柳传志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个是并购后的企业管理文化有问题,文化上冲突很大,另外一个是原来管理层有非常强烈的短期行为。
据柳传志介绍,联想当时希望将其在中国战胜戴尔的双模式推广到全球,但是担心与IBM合并后第一年的业绩压力会迫使杨元庆等中国管理者退出,于是决定第一波CEO由原IBM高管担任,杨元庆则担任董事长。
此后,随着电脑市场的消费主力从机构、企业转向个人购买时,IBM不得不面临调整战略和IT系统的抉择,而这遭到当时CEO的抵制,直接引发了杨元庆和CEO之间的碰撞。最终,为了支持杨元庆出任CEO,柳传志选择在近70岁高龄时还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一职。
“今天联想也遇到了新的风险,但还是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这事要细细的抠,细细的品,才能渡过难关。”柳传志最后总结道。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