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偷偷定位,宣称“不作恶”的谷歌为何自食其果?

2018-08-22 08:50
刀马物语
关注

偷偷定位,宣称“不作恶”的谷歌为何自食其果?

曾经号称“不作恶”的谷歌,没想到现在也“沦落”到要偷偷地跟踪用户位置,非法追踪手机用户的地步了。更有意思的是,谷歌还美其名曰地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的体验。

据美联社报道,谷歌长期追踪并存储用户的位置数据,即使用户已经通过隐私设置禁止这项功能,谷歌仍会继续记录。对此,谷歌公司表示,关闭位置历史功能后,一些位置数据,的确仍会被保留,这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谷歌的其他服务。

当然,市场对于谷歌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还是不屑的。因为,众所周知,谷歌采集用户位置信息,就是为了掌握更多用户数据提供给广告主,这有助于谷歌广告收入的增长。也就是说,在商业利益面前,谷歌曾经宣称的“不作恶”不过是一个噱头,一个貌似刚正不阿的“伪君子”罢了。

当非法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消息被暴露出来之后,我们也看到,相应的诉讼也来了。更有意思的是,之前,谷歌还信誓旦旦地向用户保证,如果他们将手机上的“位置历史”(Location History)功能设置为“关闭”,那么就不会被追踪;但实际上,谷歌则仍会监控和存储用户的活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断侵犯用户隐私权。

有用户向旧金山联邦法庭提起的诉讼中指称:“谷歌表示用户‘可在任何时候关闭位置历史功能,当此功能关闭时,你们去的地方就不会再被存储下来’,但这并非事实。”用户还表示,“谷歌先是在他使用Android手机时对其进行了非法追踪,随后当他改用iPhone并下载了一些谷歌应用后,谷歌又对他进行了追踪。”

据悉,谷歌网站帮助页面的说法是,关闭“位置历史”功能“不会影响到其他位置服务”,并表示有些位置数据可能通过搜索和地图等其他服务被存储下来。

有大学研究报告表明,谷歌会利用搜索引擎、网络浏览器、移动操作系统、Gmail、YouTube和Nest等产品和平台收集数十亿人的数据。该报告称,谷歌收集的信息远多于Facebook,而且该公司还是全球最大的数字广告公司。从Android到谷歌搜索,再到Chrome和Google Pay,其庞大的服务组合创造了一个数据水龙头。

研究人士还表示,“你在网上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会被收集和整理,从音乐品味、上班路径和新闻偏好,到日程安排、网页访问和购买记录都包含在内。”而这样做的目的是,“谷歌可以非常精确地判断用户的兴趣。”

而且,即使用户不使用手机的时候,谷歌仍然可以收集用户的数据。研究表示,当Android手机处于休眠状态时,如果Chrome浏览器在后台运行,便可在24小时内向谷歌服务器发送340次地理位置。该研究称,在经过一天“典型的”上网活动之后,Android设备向谷歌服务器传送的数据达到11.6MB。研究还显示,谷歌有三分之二的数据是在用户没有输入任何信息的情况下收集的。Android操作系统、Chrome浏览器、谷歌搜索、谷歌地图、Google Analytics网站工具和AdWords广告系统,都会在用户不知道或无法控制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搜索、地图请求以及其他活动收集信息。

还有人说,谷歌坚持追踪用户的位置,源于其提高广告收入的渴望。“谷歌利用这些数据构建广告信息。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数据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利润。” 去年,谷歌的广告收入增长了20%,达到954亿美元。

不过,谷歌也表示,位置历史的目的和功能已明确地向用户说明。“位置历史记录是一款谷歌产品,完全自主选择加入,用户可以随时编辑,删除或关闭它。正如故事所述,我们确保位置记录用户知道,当他们停用产品时,我们会继续使用位置来改善谷歌体验,例如执行谷歌搜索或使用谷歌规划行车路线。”

貌似想逃出谷歌的“手掌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除非你不使用谷歌的任何产品。但是在这个应用越来越成为人们移动社交、娱乐、阅读、游戏、新闻等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后,谁又能离开谷歌提供的服务呢?这或许才是最大的悲哀。但是,我们选择了这种免费的应用之后,就真的要让自己“裸奔”吗?真的没有一种对隐私的约束,以及对于数据采集的边界可以衡定吗?(作者:小刀马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