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ofo上线资讯模块:如果车都扫不开,还有心思刷新闻?

2018-07-03 14:38
来源: 虎嗅网

迫切商业化变现的ofo,现在有点儿“急病乱投医”的意思。

7月2日,ofo宣布在其共享单车App上线一项全新功能——“看看”,一个新闻信息聚合功能模块,内设看点、图片、视频、体育、财经、社会、科普、读报等频道。

ofo App截图

ofo方面称,ofo作为现成的流量入口,从出行工具衍生出资讯平台,为ofo的商业化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能让党员同志们多骑一次?

ofo介绍,该功能为ofo党委打造的党建创新项目,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献礼。目前,“ofo看看”主要推介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提供的原创内容。

“ofo看看的初心,就是为主流价值在青年群体中圈粉。”ofo党委书记、创始人兼CEO戴威表示,“ofo看看”的创意,源于去年以来ofo党委与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成功开展的一系列正能量传播活动。

该项目的负责人表示,“看看”是在公司党委领导下,由13名党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开发而成的,志愿者团队接下来将不断优化“看看”功能,使它成为浏览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便捷平台,在未来的版本迭代中,“看看”还将增加更多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说实话,搞不懂ofo为何将一个自造血的尝试说得如此“不商业”。“正能量”的加持,是能让地方政府高看一眼,还是能让党员同志们多骑一次?

造血成功还是强弩之末?

今年以来,ofo曾多次被曝资金短缺等负面情况。《小黄车快黄了》不是危言耸听,总部整体裁员比例达到50%,管理层剧变,“ofo资金链紧张”已经是“日常”新闻。

另一方面,此前戴威先后拒绝了滴滴提出的与摩拜合并的方案和滴滴的收购邀约,而6月蚂蚁金服增资哈罗单车,显示阿里更看好股权“干净”的哈罗。戴维现在是孤军奋战了。

在今年5月,戴威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提出“victory”行动,目标是全面实现盈利。之后,ofo在商业化变现方面动作频繁。戴威在ofo三周年庆时曾表示,ofo整个商业化的战略布局包括车身广告、端内广告、企业年卡组成的B2B、金融、本地生活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等。

网上流传的一份ofo广告刊例显示,ofo车身广告最低价位是160元/辆/月,最高的品牌定制车是2000元/辆/月。App的广告则以开屏广告、弹窗及骑行结束页为主。ofo联合创始人于信称,ofo在武汉的车身广告业务,仅改造了200辆车,相关收入就达到了百万。同时ofo还表示通过提升共享单车的运营效率来降低成本,其宣布每辆单车运营成本已从此前的1.5元降至0.2元。

ofo在6月初曾对外宣布,ofo已经实现了百城盈利,目前正在尝试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面对外界的质疑,ofo在不断做商业化的尝试。这是维护昔日独角兽形象的“虚张声势”,还是真的有能力把靠融资输血的共享单车生意,独立地做下去?

会有人看吗?

今天ofo上线的资讯模块,能看到信息流广告变现的可能。

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共享单车,通常对接的是公共交通场景,如地铁、公交等,用户在这些碎片化时间里刷刷新闻,好像是符合逻辑的。

然而,归根到底,共享单车是交通工具,ofo App提供更多的也是工具属性,对于工具,用户更加看重实用性,而不是资讯内容带来的愉悦感。“看看”可能不会成为ofo的加分项。

在上班通勤这样的场景里,几秒的开屏广告都显得十分多余,更何况,以前觉得不好骑的ofo,现在打不开或者打开车是坏的情况好像更加频繁了。心急火燎地想上班,车都扫不开,还有心思刷新闻?

作为交通工具,就少扯这些没用的,把单车业务做好,用户自然会用脚站队。(作者:避难所小子)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