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专访IEEE数字感知计划主席袁昱:5G助推车联网商业模式升级

2017-09-06 08:54
来源: C114

前不久,《速度与激情8》热映,里面有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为了得到一个重要的密码箱,黑客攻击了附近两千多辆汽车的系统,在街头上演了一场“无人驾驶”的经典场面。精准的定位和稳定的控制力让这些“僵尸车”准确地攻击到了指定目标。

当然这只是电影里的片段,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人们对无人驾驶方面的想象力。在IEEE数字感知计划主席袁昱博士看来,5G的到来将能够支撑万物互联,能够让更大范围、更多种类的设备接入进来。在万物互联的大前提下,汽车能够接入更多的传感器,那时车联网和无人驾驶将会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

专访IEEE数字感知计划主席袁昱:5G助推车联网商业模式升级

IEEE数字感知计划主席袁昱

国内对车联网真正的痛点关注不够

随着汽车厂商引入移动运营商推出的4G LTE网络,中国汽车互联市场发展速度加快,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业内人士甚至称,在中国市场,车联网中的汽车就是个大号的智能终端。而车联网在国外(美欧日韩)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作为车联网技术方面的专家,袁昱博士分析了国内外车联网发展为什么有如此的不同。他表示,因为国外在车联网方面比较注重V2V(车与车)和V2I(车和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直接关系到车的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

但是国内大多把车联网中的汽车作为大号的智能终端,局限在通过蜂窝网络给汽车提供信息娱乐服务,这种做法比较片面。也就是说,国内外所做的车联网所侧重的方向是不同的。他建议,国内应该更重视V2V和V2I。袁博士一直也在呼吁国内车联网产业链的各方要更注重汽车驾驶出行本身,而不是车载信息娱乐服务。他认为车载信息娱乐服务在交通出行领域并不是刚需。

袁昱博士称,在车联网这一领域,美国交通部现在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立法阶段,三年前就已经发了征求意见稿,将会在最近正式立法,从2018年到2020年要求所有的车辆都过渡到具备短距的实时车联网的能力。但是,国内厂商与行业对这方面的重视还不够。

据袁昱博士分析,国内最近的车联网方面的最新进展来源于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的热度使很多初创公司进入这个领域。他也注意到无人驾驶、车联网能够使交通出行的整个商业模式发生改变,乃至带动电商、物流等其它行业的服务模式升级。“一些企业也许一开始不是标榜做无人驾驶,但是也在一些细分领域做与无人驾驶相关或者由无人驾驶赋能的事情。”袁昱称。

在他看来,这种苗头是件好事情。“竞争是有利的,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事情。在刚开始的时候,车联网和无人驾驶的玩家比较少,技术虽然可行,但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比较落后。更多企业进来之后,出现了不少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才能把整个产业给盘活。”

车联网加持无人驾驶得以实现

无人驾驶听起来似乎与车联网是分开的两件事,其实不然。车联网V2X是把车连到网或者把车连成网,包括汽车对汽车(V2V)、汽车对基础设施(V2I)、汽车对互联网(V2N)和汽车对行人(V2P)等等。尽管无人驾驶的核心是车,而不是网;没有V2X,驾驶也能自动。但是没有V2X,就无法真正的实现全场景无人驾驶。

袁昱博士解释称,“纯粹的单辆车的无人驾驶是有缺陷的,传感器不管装多少怎么装都天生有盲区,但是如果能通过V2X,与其他车辆和路以及路上的其他东西实时交换信息,就会相对安全。纯粹不联网的无人驾驶既有天生的硬伤也无必要,只有把车联网的技术结合到无人驾驶,才能够做到更安全、高效的无人驾驶。也就是说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是支撑的关系,正是有了车联网技术的加持,无人驾驶才能做到更好。”

但是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车联网,人们对连上网的物品,都会存有保留态度,比如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今年几起勒索病毒肆虐全球,让人们不得不担心车联网的安全问题。

袁昱博士解释说,细分一下车联网的安全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驾驶本身的安全;二是信息的安全。他表示,推出无人驾驶与车联网技术,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驾驶安全的问题,计算机是比人更可靠的驾驶员,等到无人驾驶与车联网普及之后,交通事故将会极大地减少。

“因此,车联网和无人驾驶主要的隐患来源于信息安全。等到车联上网之后,人不是处在主导地位,而是由计算机主导,所以未来信息安全将是关键。这方面需要有技术、标准、立法各方面综合的努力。但是,信息安全问题固然存在,却不应该成为阻碍无人驾驶与车联网发展和普及的阻碍。”袁昱博士认为。

5G将在车联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日前,国务院发文要力争在2020年实现5G的商用,政府的激励无疑给国内5G行业打了一支“兴奋剂”。各行各业都加足马力,大干快上。众所周知,5G网络具有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带宽,预计5G网速将比4G至少提高10倍。在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包括车与车、车与物都将连成一体,构成全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据悉,3GPP定义了若干个1毫秒到几个毫秒的低时延场景,主要集中在无人驾驶领域。在现阶段,端到端的低时延更取决于传感器、处理器、算法及机器传动的改进。而在超低时延的5G网络规模部署后,更先进的通讯技术会给车企带来更多的创新,让车辆更加安全。

要知道,在车联网和无人驾驶领域,1毫秒可能就决定了生与死的瞬间。在袁昱博士看来,5G可以说是量变到质变,5G相对于4G的进步与4G相对于3G的进步是完全不一样的。5G时代,在万物互联的大前提下,汽车行业有了更多的玩法,汽车本身能够接入更多的传感器,车外部的一些物品,比如高楼大厦,信号灯,甚至是路边的大树上都能接入传感器。那时的车联网、无人驾驶将会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因为有了5G之后,才能真正实现万物互联,车联网也是5G三大典型应用场景之一。在5G商用之后,车联网、无人驾驶的商业模式将会出现更多的创新和发展。”袁昱博士表示。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投身其中,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在促进这个行业进步。作为这方面的专家,袁昱博士目前也在从事这一行业,其创办了一家专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体增强、智能机器人等数字感知相关领域的跨国企业,在技术、专利、标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多项进展。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