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如何走完“遥遥无期”的亏损路?
12月3日下午,云从正式提交招股说明书,而上交所也正式受理。
(图片来源于上交所)
而云从也是“AI四小龙”中第三家申请上市的AI企业,在之前,旷视科技、依图都已披露上市文件,目前仅剩商汤没有提交招股说明书。
但对于云从而言,上市或许是正常流程,但对于AI企业来说,不亚于一场狂欢:又一AI企业正式进入上市程序,未来的AI必然大有所为!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云从的上市步伐,云从也从“神秘”走向了现实——云从三年半亏损23亿,并且还准备持续亏损下去。
这一行为,被部分媒体称之为“流血上市”。
AI四小龙云从,准备上市!
然而对于AI企业来说,上市似乎成为今年最热门的“词汇”——自从旷视在2019年选择在香港上市后,上市已经成为当前AI企业的目标。
但不可避免的是,在今年2月底,旷视科技的IPO申请已经处于失效状态。但随后又澄清说“IPO仍正常推进,只是需补充材料”。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港交所官网尚未查询到任何有关旷视科技的招股申请。
而据旷视科技所提交的材料显示,在过去的三个财政年度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旷视科技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3.43亿、7.58亿、33.55亿和52.5亿元。而其在这一期间,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0.68亿、3.13亿、14.27亿和 9.49亿元。
依图营收方面,2017年是6,871.89万元,2018年是30,430.64万元,2019年是71,678.62,2020年上半年(截止到6月30日)为38,063.49万元,亏损则是2017年亏损116,845.61万元,2018年亏损116,841.40万元,2019年亏损364,713.25万元,2020年上半年(截止到6月30日)的亏损则是130,344.82万元,共计72.8亿元。
(图片来源于云从招股说明书)
反观云从,亏损并不大——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间,云从营收分别为0.64亿元、4.84亿元、8.07亿元以及2.2亿元,而亏损则分别是1.2亿、2亿、17.6亿、2.9亿,共计亏损23.18亿。
相比之下,云从亏损并不多。
而据财报显示,云从在成本控制方面并不优秀——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6.12%、21.46%、38.89%和52.87%。
反观旷视、依图,他们所公布的毛利率分别是:旷视2019年上半年为64.6%,依图2020年上半年为70.99%。
此外,云从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例远超其他企业——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5,940.65 万元、14,818.94 万元和 45,415.38 万元,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合计超过 6,000 万元。
“遥遥无期”的盈利之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云从在招股说明书上明确写明“未来一定期间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持续扩大的有关风险”,主要原因如下:
1、未来一定期间可能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
2、公司在资金状况、业务拓展、人才引进、研发投入等方面可能受到不利 限制或影响;
3、公司股票可能触及退市条件而被终止上市。
此外,在云从营销模式中不难发现,其销售的内容主要以软件为主,即提供基于各环境下的算法,这对于AI企业来说并不占优势。
(图片来源于云从招股说明书)
随着AI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从事这一领域,而除了企业自身的研发之外,部分开发人员会进行相应的开发——极视角则是集中庞大的开发者所提供的算法,从而进行商业化操作。在采访中,极视角CEO陈振杰曾说道:“我永远不怕其他AI企业利用低价对我们进行竞争,因为我可以比他们价格更低。”
极视角通过AI开发者或企业贡献自己的算法,从而为每一个客户定制针对性的算法,让客户以极小的代价,获取符合环境的AI算法。
而云从作为软件提供商,其并未参与硬件工程的建设,这导致其收入相对降低,而依图、旷视等企业,则是实现软/硬同时并进的做法。
虽然目前“软件定义市场”、“软件定义需求”的口号非常响亮,但就目前而言,硬件企业通常有匹配的算法,并不会主动采用其他企业的算法。
而对于云从来说,其盈利的道路依然漫长。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火热报名中>>>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