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时代,OPPO迟到了吗?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成为我国经济强劲的助推力,而在这一助推力下,物联网时代也正式拉开序幕。
而在物联网时代的舞台上,小米、华为等数以千记的企业纷纷展开自己的表演:小米通过入股科技企业的方式,大力布局IoT市场,并孵化出绿米、华米等企业,为自己的IoT布局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华为更是展开了“1+8+N”的全场景布局,通过HiLink连接各个产品,形成更为辽阔的生态场景布局。
然而,他们的布局早已在数年前已经完成。
OPPO,迟到了吗?
与小米、华为等企业相比,OPPO的布局似乎“迟到”了——小米、华为在2013年就开始布局市场,而OPPO则是在2019年1月,才宣布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该事业部便是OPPO为了IoT而新增设的部门。
与前者相比,OPPO“迟到”了近六年,但真的迟到了吗?
反观IoT产业的发展,不难发现其正式进入“快速车道”是在2019年——2019年,人工智能已经成熟应用在云端数据,让大数据不再“冰冷”;而5G的应用,更是带动了无线通信的发展,在这两项技术的支持下,物联网产业得到正式发展,基于物联网产业的应用也蓬勃发展!
而OPPO的切入时间选的刚刚好——如果对OPPO足够了解,不难发现在2018年,OPPO就提出了“万物互融”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之下,OPPO明确的朝着5G+“万物互融”时代进发。
OPPO,准时赶上了IoT高速发展的高速列车。
OPPO IoT布局成效
对于消费端的IoT产业而言,其最为核心的是生态建立,正如华为在IoT产业的“1+8+N”的布局,其IoT生态的布局,不仅仅是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同时还需要与广大传统行业进行互联互通。
正如此次签约,也是OPPO在智能家居这一IoT细分领域的布局:美的作为传统家电企业,其产品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之中,其体量极为庞大。但对于OPPO同样如此——在十余年的发展中,OPPO手机已经成为全球手机的头部玩家之一。
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OPPO在2020年Q2市场份额仅次于小米,位列全球第五。
(图片来源于Canalys)
可以说,与美的的战略合作,将实现“1+1>2”的效应。
但值得注意的是,OPPO并非第一次与美合作——早在两年前,OPPO就与美的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截止目前,用户在OPPO智能家居APP中使用美的设备的累计次数已超过1000万次,OPPO与美的联合活动覆盖用户总数也已达到1.2亿。
而在本次合作中,OPPO与美的将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OPPO将联合美的成立跨界联合实验室,基于ColorOS与美的产品的深度打通,创造极简的交互体验和差异化场景体验。
同时,基于双方的优质运营资源,OPPO还将与美的共同开展联合运营活动,不断扩大双方用户覆盖,并持续拓宽双方在全球的线上与线下渠道。
此外,在近一年来,OPPO的IoT布局迅速推开,不仅先后发布OPPO Enco系列耳机、OPPO Watch智能手表系列、OPPO 手环、OPPO 5G CPE T1移动路由器等产品,快速实现设备间的互联和内容打通;面向合作伙伴,OPPO的HeyThings发布不到一年的时间,目前已完成覆盖30多个品牌,50多个品类,300多个SKU。
OPPO的IoT之路:重友商,轻自己
对于OPPO来说,虽然其在IoT产业中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但在细分领域中的布局依然较少——耳机、智能手表、手环、路由器,体量相对友商而言,相对较少。
(图片来源于OPPO官网)
但不可忽视的是,OPPO的IoT之路更多的是“开放”,其规则与华为及小米不同——小米虽然布局产业极大,但生态链企业间的合作微乎其微;而华为的生态建立则是牺牲了用户的部分使用体验(部分生态产品功能,必须使用华为手机作为入口)。
对于他们的模式,OPPO并未采用,正如同OPP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所说,:“万物互融的战略落地,离不开众多合作伙伴的共创。OPPO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积极携手合作伙伴,推动万物互融生态发展。”
对于OPPO来说,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万物互融,才是OPPO所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建立以自我为核心的帝国。
而这也是OPPO的核心价值观,“本分”,而“本分”也决定了OPPO要始终坚持开发、利他,在与合作伙伴合作过程中,必须做到共创互赢,相互成就!
OPPO IoT之路,虽然路漫漫,但一群人,始终会走的最远!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