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两代比特“矿工” 冰火两重天

2018-03-30 08:38
来源: 虎嗅网

“一般来说,一台矿机两到三个月就要淘汰了,不然故障率高,耗电量也大,性能也拼不过人家”因此,当张涛所购入的第二批矿机“满月”时,第一批矿机就基本上面临淘汰了。“一台矿机收回成本之后,也就剩下一两个月生命周期了。”

有朋友问过他,矿机“回本”之后,剩下生命周期所产生的收益,是否就是“矿工”赚的纯利了?这样的想法,在他看来却是很可笑的。

张涛拿出了一叠收据,和懂懂笔记算了这样一笔账。每个月厂房的租金支出为1万4元,电费为2.6万元。而高强度的运行模式,让矿机的损坏率惊人,各种小维修、小维护费用就已经高达1.2万元左右,还有轮班技术工人的薪资支出2.4万元。全算下来总计7.6万元。

“而这是理想化的最低值,通常每月的成本支都在9万元左右。”他还表示,挖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宕机、网络故障、电网故障、币价浮动等问题,这导致了“矿场”月收益很难达到20万元的理论值。甚至只有理论值的50%~60%,“说白了,原先就只赚了个打工钱,但现在不亏我已经偷着笑了。”

经历了2017年的大涨大跌,张涛算是扛过去了。但是去年底开始的各种监管、清退,让他有了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尤其是从今年3月15号开始的这一拨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的暴跌,让张涛发现“矿场”已经很难继续维系收支平衡的状态了。他告诉懂懂笔记,如果下个月还继续出现亏损,他就狠下心把“矿场”关了,彻底退出币圈。

币圈本是塔尖游戏,小白终成接盘大军

在张涛眼里,Aaron那一波的“矿工”生涯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但在Aaron看来,张涛跟风“挖矿”却是非常“傻”的行为。他告诉懂懂笔记,从2017年中开始,因为挖矿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矿机算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刷新纪录,所以能“挖”出来的比特币也越来越少。

但另一方面,挖矿一夜暴富的例子,却依旧频频见诸媒体,使得越来越多和张涛一样,不明真相的新“矿工”跟风入行。殊不知,这一行风险已经居高不下,很多人在投入了昂贵的设备之后,才发现收益远不如预期。

“在两年前,朋友聚会、同学聚会聊得都是房地产,而去年开始,话题都成了区块链和比特币。”Aaron说,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区块链,尤其是数字货币的泡沫已经变得越来越大。要知道,区块链早在10年前就有了,但却因为一枚被机构包装成“稀缺资源”的比特币,变得神乎其神,“试问一句,区块链里的数字货币具备真实的流通意义吗?”

他告诉懂懂笔记,从一开始关注挖矿,他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区块链中,通过运算记账的方式抢占区块之后,矿工就可以从交易中,得到一定比例的比特币作为“奖励”。

然而他们所记录的账目,或许并不具备价值,而被记录的交易,本身也可能没有实际意义。就更别提挖矿过程中,无稽的随机数碰撞出块原理,“这说白了,就跟买彩票、抽奖的原理一样,只不过中奖几率比较大而已。”他解释道。

因此,从本质上讲,比特币借着“区块链”等精美外衣,肆意炒高的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散户接盘。在进入币圈之后,许多小白会不明就里、跟风的往市场里送钱,而站在金字塔尖端、拥有大量原始数字货币的人则成了巨富。

而当数字货币泡沫破灭,一切虚拟介质都将变得一文不值,大量跟风的“矿工”成了被机构利用的炒作工具,散户就成了“接盘侠”。

“虽然庆幸我是在最佳时机退出的那一拨人,但现在想起来也还是有些后怕。”Aaron告诉懂懂笔记,如果去年再犹豫几个月,没有及时退出币圈的话,现在或许就成了烈士,甚至还不如那些不赚钱的“矿工们”。(作者:懂懂笔记)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