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能解决慈善业的信任危机吗?
“不赚钱”的区块链应用很难看
为了与基金会的“善款”撇清关系,赖敏专门成立了一家独立的技术型企业,着手设计这个用于慈善领域的区块链项目。“虽然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方式,但我的主要目的并非盈利。”组建团队后她开始寻找相关的投资机构,为整个项目筹措相应的研发经费。
“我在(项目)计划书上下了很多功夫,希望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她告诉懂懂笔记,从2017年初开始国内区块链技术大热,许多与区块链概念相关的企业,都能够顺利获得机构融资。因此,赖敏希望借着这股热潮拿到项目启动所需的资金,“这样一来,无论这个(慈善)解决方案结果如何,都和基金会没有一点关系。”
然而,在连续几轮融资路演上,赖敏却发现了这个项目的致命硬伤: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公开账本”,本身具有一定商业价值,但只为“慈善”服务,就限制了其商业化的程度。
换句话说,她这个“区块链+慈善”相比“发币”或区块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是不赚钱的。
“投资者听到区块链项目,都两眼放光。听到我的遭遇,也很同情。但一听说是这个项目是应用在慈善事业上时,就都摇头了。”赖敏直言,看到台下投资者们失望的眼神,自己的心也凉了。有投资机构当场就指出,整个“区块链+慈善”项目只有在融资的时候“商业”,融完钱就跟“商业”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完全是在做公益。
就当所有团队成员都认为项目融资无望时,一家融资机构却主动找到了赖敏,并为她指出了一条“明路”。
她告诉懂懂笔记,投资人希望她暂时放弃“慈善”的想法,因为在公益方面,没有必要独立去开发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如果她能够将项目稍加“改造”,着眼于普惠金融领域,利用区块链技术减少金融活动的中间环节,同时提高普惠金融平台的服务质量与安全性,那么项目还是会受到资本欢迎的。
“更关键的是,他告诉我,因为我本身是个残疾人,有故事可以炒作。”对方表示,如果愿意接纳这些建议,将整个项目稍加“包装”,那么机构可以为赖敏提供融资,甚至提供专业的技术研发支持。而且,在开发出有“励志故事”,并用于普惠金融行业的区块链“账本”应用后,如果赖敏愿意将部分核心技术用作“慈善”领域,机构保证不会干涉。
“投资人说这是‘曲线救国’,但却是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呀。”经过再三思考,赖敏最终拒绝了这家机构的建议。她告诉懂懂笔记,虽然在公益慈善领域,区块链可能不那么“赚钱”,也很难体现出价值,但如果能让社会重新认识慈善机构,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
于是,赖敏又去银行继续沟通贷款事宜,并委托第三方研发机构,继续开发这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开账本”。但是在一轮一轮沟通接洽后,她发现想要让这套系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绝非一己之力能够完成。如果这个理念不被行业所接受,那项目最终结局或许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区块链+慈善”究竟是不是噱头
如果能够得到慈善机构、基金会的支持,是不是会让这个项目进行的顺利些?萌生出这个念头,赖敏在慈善机构圈子内进行了几轮走访。然而当她向这些机构负责人提出“区块链”以及“分布式记账”等概念时,却被嘲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折腾”。
“慈善领域的痛点不少,但许多机构都不愿意面对。”在她看来,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普遍都是年龄较大的退休人员,而且现阶段还有部分公益机构、基金会还在采用人工+纸质账本的方式记录资金的流转,做法十分传统,有些上了年纪的统计人员甚至还在使用“算盘”进行计算。而定期公开资金账目的简单粗暴方式,也让许多捐助者摸不着头脑,甚至看不懂善款的流向。
“沟通之后,有一些慈善机构的态度更让我担忧。”赖敏希望这些机构能够了解,一旦应用区块链技术后,每位捐助者都会有一份“账本”,资金的流向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数据标记,记录在每一位捐助者的“账本”中。此举即省去了人工统计之累,也做到了实时更新,实时公示。
“但很多保守的机构认为,这样的方式不妥当,还是要有人工介入记录的方式,才能确保数目准确。”赖敏回忆,还有一些慈善机构觉得日后“系统”的维护,会产生比人工更高的开销费用,增加日常运营压力。“他们的思维,还依旧处在传统的数据中心化,要养着一台服务器,很难转变过来。”
而另一小部分早已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手段,思维也较为开放的组织机构,却明显对“区块链”有很深的误解。只要赖敏提到“区块链”,第一反应就是“虚币”、“骗人的”、“割韭菜”……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让他们很难认可赖敏的描述。
“还有的人嘲笑我是不是想发币,然后等币值炒高后割一轮韭菜,变相让善款资金池翻番。”面对赖敏“公开账本”的想法,机构们各种反应让她也陷入了思考。
行业的传统思维让“区块链+慈善”的想法碰壁,她坦言自己也很难改变舆论对“发币”、“割韭菜”=区块链的这种观念。“或许让更多人接受区块链技术好的一面,需要很长时间吧,”对于那些无法理解区块链的人,赖敏觉得自己的基金会有责任充当“先行者”角色,通过实践验证成果,让更多的机构了解区块链,相信这项技术在慈善领域的应用。
而有些“慈善组织”在赖敏看来是揣着明白装备糊涂。“这部分机构最可气,他们明明知道我在说什么,也不是不懂区块链,只是不想让账目透明公开。”赖敏透露,有个别背靠商业集团的所谓“慈善组织”,其本质并非想“行善积德”,而是帮助关系企业、会员将营业或个人所得以“善款”的名义避税,转头再想方设法将“善款”转入自己的口袋。
赖敏表示,在听到她关于“公开账本”的想法之后,有的机构立刻就下了逐客令,“正是有这些‘无赖’和‘蛀虫’,我们才不得不花那么多心思,重塑(慈善机构)公开透明的形象。”
在亲友看来,赖敏或许管得有点太宽了,缺乏信任是整个慈善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并非她一人就能够改变。然而赖敏却坚称,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即便没有一家机构会投资这个区块链项目,自己仍会想方设法让项目开发逐步进行下去。
“我希望自己能够以小博大,如果没有办法带动更高层面的投入或贯彻,区块链在慈善(领域)的应用,会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或许,这是懂懂笔记看到过的很多公益项目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我们并不能确定,区块链技术真的能解决慈善事业的痛点,尤其是缺乏行业背景和政府背书的个体,很难在慈善业把区块链推动起来。我们也反问,是否应该是行业更高层面,甚至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指导,由上至下地确立区块链技术在公益、慈善机构中的作用,并加强监督管理?对此,赖敏没有给出答案,而在和一些慈善圈业内人士的交流中,可以发现区块链明显与圈内氛围格格不入,只是一个异类罢了。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