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交通应用 赢得满堂彩
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互联网+交通运输不断改造传统交通运输服务方式。科技创新不断变革传统交通产业,全球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势头势不可当。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瑞敏发布了《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交通》一文。以下是全文:
“某日,在从北京去往山西某市的途中,在过了一个收费站后,ETC卡显示只有不足15元,而距离目的地还有超过50公里,估计余额不足,然后下载乐速通app,用华为手机的NFC刷ETC卡,短短几分钟在行进的车上对ETC卡进行了充值,最后顺利到达终点”。
凡此种种,每时每刻都在各种交通参与者的身上上演。可以说:如果大数据为我们认识交通系统提供新的可能,人工智能为我们更好的应对交通系统提供了新的支撑,那么“互联网+”则是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和改变着交通系统的运行体系。
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比,到目前为止,互联网+的实际应用效果要明显的多。实际上今年的智能交通热点中互联网+依然是重中之重,甚至可以简单的说,除了自助驾驶以外,近几十年来改变出行系统的根本技术之一可能就是互联网+了(不考虑各种基础设施的变革)。
尤其是近5年来,滴滴的巨大影响,摩拜的横空出世,让大家看到了互联网+给交通运输领域所能够带来的影响,通过“互联网+交通”,似乎在交通领域的众多方面开始掀起一场“革命”。
“互联网+”的作用
不够全面的概括一下,互联网+给交通系统带来的影响可能在从以下方面比较明显:第一个方面是数据的采集方面;第二个是各类信息的服务方面;第三个运营管理模式方面。
1、数据采集
传统的交通流数据采集主要依靠固定的路段检测器,检测参数有限、检测范围有限;而且由于费用限制等因素,传统的断面检测器无法突现对路网的全面覆盖。
而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手段则在如下方面提供新的手段:
一方面覆盖范围越来越大:随着车辆、人员的位置可采集性的不断提升,目前对人、车的出行参数的采集几乎可以覆盖凡是有人、车到达的地方(当然也需要有相应的通讯信号),从覆盖面上而言,打破了传统的断面检测器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检测的参数越来越多:基于互联网+的检测手段与传统的检测器相比检测的参数有所区别,且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得到更为多样的参数,例如对基于人、车等为单位的出行规律的解析和分析等,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交通出行信息。
而未来,随着车联网、自动驾驶车辆比例的不断增加,新的检测技术所能够带来的数据将更为丰富,更好的支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2、各种类型的信息及服务
近10年来,互联网(尤其是智能终端及宽带的发展)在交通领域的信息服务方面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对交通出行者的日常出行及交通业务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出行信息服务方面,对于对出行路径陌生的驾车者而言,各类导航地图已经成为出行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对于其他一些出行者,利用各种信息服务app及网站等进行信息查询也是出行的有效辅助,如航空的延误查询、公交的到站查询等等;
第二,业务办理方面:一如开篇的个人经历,除了基本的各类购票逐步实现全网络化外,越来越多的交通领域的基于互联网的各类业务办理也开始渗入到人们交通相关的方方面面。
乃至于银川“云轨” 的刷脸,深圳等地车管所的“刷脸”,各类的“多让数据跑路,少让人跑路”等等,凡此种种,层出不穷,难以一一罗列,同时,微信、支付宝等巨大的平台的参与,都在改变着交通系统的诸多方面。
3、改变交通运行模式
数十年来,为了改善出行体验,人们在不断地思考和提出各类新的服务方式,但是受制于支撑技术的限制,一些出行服务的方式或手段缺乏突破,而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动下,多种出行服务的方式得到了根本的改进或者说“革命”的程度。
例如原来要打“96106”才能叫到的出租车现在在手机上点几下就ok了,原来要办理充值卡才能在固定点借道的自行车现在只要扫码就可以骑走……,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这样的变革层出不穷,不仅仅覆盖着客运交通,也在改变着货运交通的运行模式。
由于交通领域中覆盖的广泛性、用户群体的巨大性、出行的频繁性等特性,在互联网+开始拥抱社会各个领域的阶段,众多的互联网巨头也开始深度进入交通运输相关领域。
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公司都进入了交通领域的众多方面:出行服务、交通管理、自动驾驶、交通支付等。
而一些新兴的公司也结合各自的业务从不同层面切入,例如货运领域的京东、顺丰、菜鸟等,未来,期望政产学研用等的密切配合下,互联网+能够为交通领域的发展和变革提供更为强有力的支撑。
互联网+共享经济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共享经济”的发展,有关“共享经济”的话题以前已有一些小文讨论,在此不再重复,在此主要谈谈客运“共享经济”的两个问题:
1、“互联网+”与交通需求
目前而言,从某些方面来看,互联网+改变的更多是交通运输的组织模式,但是并不会改变交通需求的本质(其他领域的互联网+的应用可能会改变交通需求,例如网上购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人的购物出行,但增加了快递量)。
交通需求是派生需求,很难因为交通服务的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某些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交通服务方式所满足的需求是已经存在的,只是之前在利用别的途径或方式实现而已。
因此,存在一个需求总量的问题。例如近期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过不到两年的快速发展达到了高峰而近期又开始出现调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每天使用此类自行车服务所出行的交通需求总量基本是一定的,初始成长期的膨胀只是实现了交通需求从一种交通方式向另一种交通方式的转移,当其适用情景全部被覆盖后,所能吸引的需求总量也就基本确定。
因此,即使是看起来很有需求的事物,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探求其总的需求是多少,终究会在某个时点遇到相应的瓶颈。
2、互联网+下的“共享经济”
在互联网+的支撑下,近年来交通领域的租赁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无论是自行车还是小汽车,固定点取还的模式开始被随时随地取还的模式所取代。
相对而言,这种取代在自行车领域更为快速和彻底一些,而在小汽车领域,受制于资金、空间及其他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的互联网+的租赁小汽车,虽雷声不小,但雨点不大。
另一方面是这些租赁经济却往往被称之为“共享经济”,诚然,近年来共享经济的概念不仅仅在交通领域很火,在无数的领域都是非常热点的题目。
然而,目前交通领域的所谓“共享经济”到底是否是真的“共享经济”呢?“共享经济”的概念或许可以在某些交通服务方式的发展的某些阶段吸引下眼球,提高下知名度,但是最终踏实的发展还是得认清需求的实质,自行车便宜,可以出现“尸山车海”而不心疼,待到未来的租赁小汽车,也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以浪费吗?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已经在开始剧烈洗牌,雨后春笋般的互联网租赁小汽车的出现又在未来会何去何从呢?
整体来讲,2017年移动互联网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影响的方面非常全面,简单的可以说我们出行的几乎所有方面都有互联网+的影子,因此,作为一篇个人随笔,限于个人对“互联网+”交通的了解不尽全面,故无所谓对错,更大的题目留给高人总结。(而其他一些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如MAAS等题目则是后续的小文的重点,在此不再展开。)
套用时代发展阶段的划分,现在我们真正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互联网+交通为主题的竞赛和新的服务、运营等方面的概念层出不穷,未来,希望通过互联网+技术及其他技术的全面应用,真正不断解决交通系统中的痛点难点,不断提升出行的舒适性和幸福感。
我国具有最为广大的交通市场和最为庞大的出行群体,且我国具有难度更高的城市交通及城际交通的挑战,希望未来不断涌现各类新的出行变革及公司,为实现“交通强国”而努力,或许我国在互联网+交通领域出现世界级的公司将不再是遥远的事情。
(作者:李瑞敏)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