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攻擂与守擂 京东、美团:为什么变、该怎么变?

2023-12-08 14:33
铑财
关注

马拉松比赛刚刚开始

作者:李晴雨

编辑:贺婧

风品:沈禾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孙子兵法》里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商战如战场,没有永恒的壁垒,只有无尽的变化。要想成为常青藤,必须持续拥抱市场、自我改革。

近日,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就刷新了大众认知。当然,由于阿里正身处改革“深水区”,拼多多能否坐稳榜首还存疑虑。但同为电商三巨头的京东“掉队”已是不争事实。

截止美东12月6日,京东股价26.6美元,年内累降超五成,市值418.55亿美元;拼多多为141.99美元,年内涨幅近7成。市值1886亿美元,已超京东4倍。

曾几何时,京东市值万亿、稳居电商老二。如今市值屡跌、还被后浪反超碾压,“三国鼎立”变成“楚汉争霸”,情何以堪。

12月4日,面对诺亚财富索赔起诉,京东霸气回怼。但相比这桩萝卜章引发的乌龙缠斗,市场更关注“低价”回归的京东下一步如何出牌?能带来多少成长性?

01

京东零售增速跑输大盘 

极致降本增效 下一张牌怎么打

LAOCAI

重回“低价”,京东决心肉眼可见。

2023年11月15日晚间,京东集团公告称,许冉将兼任京东零售CEO,立即生效。原CEO辛利军将另有他任。

吸眼球的是,618前许冉刚从徐雷手中接过集团CEO重任。两个一年中最重要的电商节,却成了京东换帅的时点,其中改变之意溢于言表。

不变不行了。也是11月15日,京东集团发布最新财报:2023财年Q3收入2477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79亿元,同比增长33%。前三季收入7786亿元,同比增长4%。

整体符合预期,尤其盈利表现出色。但明眼人能看出,净利增速远超营收,更多是降本增效后的结果。

今年5月,擅长财务、投融资、公司治理的许冉跻身集团CEO,接任擅长营销的徐雷,这一变动被解读为京东“降本增效”进入实质性阶段的信号。据虎嗅,许冉曾拿着账目去找刘强东,指出有几十个可以“省钱”的地方,其中多个“省钱妙策”让刘强东意想不到。

以2023年第三季为例,京东营业成本2089亿元,同比增长0.8%。同时,包括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及支付处理在内的履约开支152亿元,同比增长6.1%。占收入比6.1%,去年同期为5.9%。

营销开支80亿元,同比增加4.6%;营销开支占收入比3.2%,去年为3.1%。研发开支同比减少7.8%,达38亿元。

要知道,这是在京东高喊“天天低价”、发起补贴大战下的数据。不仅每一分花销达到效能最大化,还通过“闪转腾挪”让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许冉不愧为省钱高手。

2023年一季度,京东库存周转天数为32.4天、二季度为31.7天,三季度再降到30.8天。一定意义上说,许冉已将降本增效做到极致。

然仍难挡业绩主力京东零售的增速疲态:第三季收入2121亿元,同比微增约0.1%;经营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0.68%。前三季收入6777亿元,同比增幅约1%。

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23年1-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22915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010亿元,增长8.4%。显然,京东零售跑输了大盘。

横向比较,增速也不敌阿里和拼多多。以拼多多为例,2023年Q3营收688.4亿元,同比增长9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155.37亿元,同比增长47%。

2022年,京东年收入首破万亿元大关,但营收、GMV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营收增速9.95%,远低于2020年和2021年的29.28%和27.59%增速。GMV增速仅5.6%,2021年为26.2%。

在此背景下,创始人刘强东“火线”复出,在2022年底内部高层会议上表示“低价是‘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0’,失去了低价优势,其他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

随之,出现一系列战略调整、人事组织改变,一个核心主线就是配合低价策略。其内部邮件中一再出现:“低价是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也是基础性武器……目前我们的零售业务经营文化在逐渐丧失,随着我们的3C家电业务的成功,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以为掌握了定价权,丝毫不再关注我们的低价优势。”

听其言观其行。客观而言,近一年来京东低价动作可圈可点。一边开源节流控、制成本,一边又要重新夺回“低价”标签,花真金白银补贴用户,京东从上到下已竭尽所能为“低价策略”来保驾护航。

考量在于,即便如此,收入增速仍不算靓丽。刘强东的一系列改革调整,提振成效如何?到底卡在哪里了?坚定打出低价牌后,下一张牌又该怎么打?外界正等待答案。

在行业分析师郭兴看来,接近停滞的增长,映射出低价竞争战略的困点所在。自身业务运营调整、推动自营和三方平权,叠加电商大盘增速放缓,一定时间内低增长或将持续,成为京东战略转向的必要代价。

02

超越与被超越 

找回低价屠龙刀容易吗?

LAOCAI

转型“低价”并不算意外,毕竟京东是靠“价格战”起家的。

2010年,京东与当当在图书领域贴身肉搏,甚至一度有传言称刘强东不许京东图书部门盈利。

2012年,京东又主动针对国美、苏宁发起家电领域 “价格宣战”,并设立了“打苏宁指挥部”。刘强东亲自挂帅并在微博放话,承诺京东所有大家电都会比国美、苏宁等连锁门店便宜10%以上。由此京东一战成名,进而逐渐超越传统卖场龙头,奠定了公司在3C领域的强势消费心智。

这也正是目前刘强东的痛心所在:“随着3C家电业务的成功,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丝毫不再关注京东的低价优势”。

的确,跻身家电王者后,京东主要采用自营+平台模式,以3C产品为核心,强调商品品质和服务体验,以中高端消费者为主要目标,忽略了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而这正给了拼多多崛起机会。以下沉市场为核心主打性价比,叠加极具辨识度的“砍一刀”病毒式营销,迅速完成原始积累、一路攻城略地、最终市值反超。

以GMV为例,作为市场公认的衡量电商平台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其与企业营收常保持正相关。2018年,拼多多GMV仅4716亿元,京东集团近1.7万亿元。到了2022年,京东约为3.47万亿、增速仅5.6%,相比2021年26.2%大幅放缓。据国信证券测算,拼多多GMV接近3万亿大关,同比增超20%。

早在2018年7月,有人就曾问起拼多多是否是京东竞争对手,彼时刘强东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表示:自己不在乎商业模式的不同,只在乎用户体验。

其曾多次讲到“便宜没好货”,“社交电商最大问题还是传统电商十几年没解决的问题,存在大量的假货、劣质货”等,这些言论被外界猜测是在影射拼多多。现在回看,孰是孰非已不重要。能肯定的是,彼时刘强东对京东质量、价格、服务的护城河壁垒是相当自信的。

然而还是那句话,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趋势从来比努力更重要。伴随近年经济弱复苏、对价格越发敏感的消费者纷纷发挥“真香定律”,京东终究慢了半拍,没有及时握住市场变化。此消彼长间,当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时,拼多多已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多少错付误判呢?

曾经“攻擂”的杀器,如今却重拾用于“守擂”,个中滋味令人唏嘘。同时,拼多多、阿里也在进行低价战,肉搏内卷中想要重拾“屠龙宝刀”杀出重围容易么?

03

投诉烦恼、

“不可能三角”好破不 

仍未跳出3C舒服圈?

LAOCAI

当然,战略转向纠偏从来不晚。尤其面对友商们的低价包围,京东要走一条独特路径。刘强东曾强调,低价不是简单粗暴的全网最低价,而是京东生态最低价。一味追求低价,短期竞争可能有效,长期对行业有害的,最终导致京东利益受损。

愿景足够诱人。只是品质、服务、低价,向来是电商服务的“不可能三角”,完全做到尽然可能吗?

在2023第三季业绩电话会议上,许冉表示,京东并没有将重心从品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或服务于高端市场转移,相反,京东通过提高价格竞争力来进一步增强实力。在提供低价的同时,也决不允许任何劣质或假冒产品出现在京东的平台上。

信心雄心溢于言表。反差在于,浏览黑猫投诉、截止12月7日22时,“京东商城”近30天投诉仍高达28874条。其中不乏对服务不到位、质量不满意的质疑声。

上述投诉已经过平台审核。)

显然,期望越大压力也就越大。想要攻克“不可能三角”,首先要从降低投诉烦恼开始,京东还需查漏补缺、夯实基本功。

除此之外,想要重回三国鼎立,战略层面也需有反思处。

本质上讲,低价战略的核心是规模取胜。审视京东,家电3C产品等优势领域已进入存量市场,即便重回低价,很难给予企业多少持续增长红利。

今年初,第三方POP商家入驻开放,并推动与京东自营融合,且“谁能做到低价就给谁流量”,随之吸引来更多厂牌、白牌等产业带商家。以二季度为例,京东新增商家量同比增长417%。

另一厢,调整自营运费标准,让更多客单价百元以下的“日用百货”产品销量提升。洗护用品、生鲜食品等复购率增加,京东平台用户黏性、活跃度改善不少。

但据东方证券一份抽样调查,对比拼多多百亿补贴类商品,140个抽样SPU中,可比72 个,京东有低价优势的共14个,主要在家电类领域。

即京东的百亿补贴并非全部商品,主要还是针对优势3C领域。以2023三季度为例,营收贡献占比40%左右的日用百货类别,收入759亿元,同比微降2.3%。二季度同比增速-8.6%。相比之下,三季度核心品类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收入119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兜兜转转,京东是否仍没跳出3C“舒适圈”呢?试问,若无法像阿里、拼多多般在全品类攻占消费心智,又凭什么跻身三足鼎立、打破成长瓶颈、重振投资信心。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家电、手机数码都已是存量市场,无法通过产业红利助推京东业务增长,仅靠极致“降本增效”挖掘优势领域“剩余价值”不是长远之计。要想讲出更多成长故事、真正绝地反击,就必须走出舒适圈,在全品类上爬坡较劲、下苦功夫乃至另辟蹊径。唯此才能重回第一梯队、守住江湖地位。

未完待续……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攻擂与守擂 京东、美团:为什么变、该怎么变?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