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一消息会恶心”!NB-IoT还有羊毛可薅么?
作者:Alex
物联网智库 原创
导读
过去,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速度不尽人意,似乎使大家忽略了专利这绕不过去的一环,但这并不妨碍专利授权会随着产业的逐渐成熟而被提上日程。SISVEL公司总裁Mattia Fogliacco表示,“物联网市场已经发展了大约10年,但直到现在我们才看到明显的广泛推广的早期迹象。”
近日,海外一则新闻犹如深水炸弹一般,“袭击”了物联网尤其是蜂窝物联网产业。11月9日,意大利专利运营机构SISVEL公司宣布推出新的蜂窝物联网(C-IoT)专利池计划,明码标出专利收费价格。具体收费上,SISVEL公司根据NB-IoT和LTE-M不同,给出了不同的收费标准:
所有NB-IoT产品统一收费0.66美元;LTE-M(eMTC)智能表计类收费2美元;LTE-M(eMTC)资产追踪类收费1.33美元;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产业界的讨论。过去,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速度不尽人意,似乎使大家忽略了专利这绕不过去的一环,但这并不妨碍专利授权会随着产业的逐渐成熟而被提上日程。SISVEL公司总裁Mattia Fogliacco表示,“物联网市场已经发展了大约10年,但直到现在我们才看到明显的广泛推广的早期迹象。”
这话细细品来很有意思,仿佛是在说——原来你这产业没啥油水,发展了10年总算养肥了一点儿......
对此,有业内人士直接表示,“听到这一消息感到了恶心”。
当然,这还只是SISVEL公司一家的专利池计划,后面还有多少专利拥有者在摩拳擦掌不得而知,因为仅从SISVLE公司的公告就能看出,该专利池仍然会向持有相关专利的新参与者开放,也就意味着起码这一家专利池的“专利费收割者”还会越来越多,而且0.66美元也不一定会是每个NB-IoT终端商最终的应支付价格。
但无论如何——这则新闻透露出的信息是明确,该来的终究会来,只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蜂窝物联网产业准备好迎接专利授权的到来了吗?蜂窝物联网产业目前的利润够被薅掉这层羊毛吗?
专利授权行动早已在物联网领域打响
说起专利授权这件事,相信科技圈并不陌生,圈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莫过于高通。根据高通年报披露的信息,高通技术许可部门(QTL)在2000年到2019年的20年间的营收高达811亿美元。尤其在2009年3G/4G逐步商用化以后,高通的专利许可收入更是呈现出肉眼可观的快速增长,到2015年实现了年收入近80亿美元的水平。要知道,专利授权的营收几乎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专利授权业务除了带来高额的商业利益之外,还带来了企业话语权的增强以及商业的良性循环。
最典型的如苹果这样量级的公司,即便不满高通的专利授权政策,也只能乖乖交上投名状。2017年时,苹果曾一度停止向高通付费,但在与高通打了两年的专利诉讼官司后,苹果不得不在2019年与高通重归于好。这次两家的“破镜重圆”在业内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另外,高通之所以对专利授权业务如此看重,另一个原因就是技术许可的收入可以对其开展大量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提供了支撑。高通QTL部工程高级总裁、法律顾问陈立人在2019年的一次公开发言中曾提到,高通自成立到2019年第三季度,累计研发所需的投入达到了580多亿美元,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技术许可业务的支持。
专利授权如此有“魅力”,难怪会被人盯上。而在当前环境下,物联网早已成为全球各大企业的普遍共识,从各种媒体发布、机构预测的数据来看,物联网潜在发展的规模确实足以吸引专利持有者的关注。
事实上,专利授权行业针对物联网领域的行动也早已打响。2016年,爱立信、高通、中兴通讯等厂商联合发起了一个名为Avanci的无线通信专利授权平台,专为汽车和物联网制造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无线专利授权。Avanci宣称提供一个公平、合理、固定的透明化费率, 允许制造商一次性获得无线通信产品生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许可,其采用的固定费率定价模式基于无线技术为该产品带来的价值,而不是产品的销售价格。
今年8月1日,Avanci宣布北欧半导体公司(Nordic Semiconductor)的法律与合规部高级副总裁Marianne Frydenlund已加入该平台,未来将开发和领导汽车行业以外的物联网新项目。这也预示着,Avanci在汽车专利池已经相对稳定后,物联网将会是其主要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再回到本次SISVEL公司的公告中,其目的就更为明确了。在其新闻稿中提到,C-IoT专利池提供了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来许可标准必要专利(SEP),这些专利对于使用蜂窝LPWAN标准LTE-M和窄带物联网(NB-IoT)至关重要,该专利池的许可市场最初的主要关注点将是智能电表和资产追踪器。
在这里可能大家会有一个疑惑,因为从单个产品价值上来看,无论是智能电表还是资产追踪器,都无法与智能手机或者智能汽车相提并论。以智能电表和智能汽车为例,智能电表的整机价格虽然在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但总体基本维持在数百元的水平,反观智能汽车,通常在数十万元不等,如此相较之下,可见从这些物联网设备上所能够收取到的专利费用并不高。其实不然,虽然物联网终端价值低,但专利持有者看到的是智能电表、资产追踪器等物联网终端海量的连接。本次针对的智能电表和资产追踪器等NB-IoT应用数量都是在千万级,并且仍保持着高速增长,如此庞大的蜂窝物联网节点或将能够带来价值不菲的专利授权费用。
而且,这次计划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次针对物联网行业的试水行动,毕竟相比单一的智能手机或智能汽车市场而言,物联网市场更加相当广阔。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2022年Q2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和芯片组应用追踪报告显示,智能表计类应用仍旧是整个物联网应用中占比最大的市场,达到17.8%;资产追踪类应用也达到有史以来最高份额至7%,进入前五大应用行列,而这两大类应用还仅仅是物联网产业中的冰山一角。因此不难看出,如SISVEL公司这样的专利运营机构野心之大。
物联网人怎么看专利授权?
作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中国市场目前虽然暂时还未受到物联网专利的困扰,但仍不免引起产业的广泛关注。虽然大家的态度可能并不相同,但总体的感受却出奇的一致,都是不认可。
本身专利运营机构在业界普遍的存在感就不好,5G物联网产业联盟在其文章中指出,其主要职能在于为专利持有人代为收取专利费。NPE的全称是Non-Practicing Entities,非生产专利实体。而NPE在坊间通常被冠以“专利流氓”的称号——就像是“讨债公司”一样,为了利益站在产业的对立面,充当打手。
业内资深专家宁宇表示,这项计划虽然不会影响太大,但实际上本身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短期来看会加大物联网产业的成本,对物联网玩家非常不利。一方面,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成本,从技术角度来看,传统蜂窝通信已经能满足物联的技术要求,之所以出现物联网技术,就是希望能通过技术实现成本大幅降低,让万物互联在商业上也可以成功,但事实上专利授权与这一目标并不相符。
另一方面,专利运营公司出于自身成本考虑,没有必要对所有中小公司发起专利收费诉求,因为即便赢了也拿不到多少钱,因此目标就会指向规模相对大的公司。而从物联网商业逻辑来看,物联网产业往往是通过低价实现求规模,才能成为惨胜的赢家,但公司规模大了就变成了专利运营公司的标靶,这又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相悖。
从长期来看,专利授权同样削弱了技术创新企业之间的信任感。新的信息技术要靠产业链全力投入才可能获得成功,而且企业之间大量协作是靠脆弱的信任才能维持的。而专利授权这种事后用专利运营找后账的方式,会增加产业从业人员的顾虑,不利于今后的产业创新。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收取专利费并不稀奇,行业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个问题或者消化这个成本。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海外蜂窝物联网业务的企业仍然会面临一些风险。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由于不得不列支专利授权费用,可能会导致下游应用侧模组成本上涨,海外运营商使用NB-IoT的意愿可能会随着市场的“寒意”而降低,甚至直接威胁到企业客户在海外业务的发展。
Cpunterpoint的数据也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目前国内仍是NB-IoT应用的主要市场。今年Q2中国仍贡献了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需求,其中一大重要增长力就是来源于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涉及关键基础设施和物流方面的潜在应用,而这些应用正是基于如NB-IoT、Cat.1等一些中低速率蜂窝物联网技术。
另外实际上来看,专利授权一直以来可以说并没有被遗忘。在今年初,诺基亚和华为两家公司就先后与北欧半导体分别达成了基于终端级的物联网许可计划和基于组件级的物联网许可计划。虽然两次许可计划达成分别在专利主张的层级上有所不同,但无疑都是通过芯片企业这一物联网产业链上游这一玩家,实现对众多中下游终端企业专利许可费的收取。
此外在国内,华为作为产业中名副其实的“隐形富豪”,这里指拥有大量的专利知识产权,其实也在今年就专利费进行了一些表态。4月份,华为心声社区曾发布《专利许可业务汇报》的会议纪要,就明确计划在自研专利上建立价格基准。当然,收费是收费,但华为同时也强调了“专利收费不应该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的太低遏制整个社会的创新,让产业不再愿意投入研发。
总而言之,一系列的事件已经表明,物联网专利授权已经提上日程。不同的是,物联网产业很大,大到可以撑起一些梦想家的美梦,同时物联网产业又很小,小而碎片化的玩家让专利授权费用并不像以往收取智能手机厂商那般简单。但是,不能质疑的是这块“蛋糕”仍然有很多人想要来分一块。
参考资料:1.《关注┃Sisvel推出蜂窝物联网专利池,大唐、爱立信成首批许可人》,知产财经2.《华为与北欧半导体达成“组件级”物联网许可,诺基亚则是“终端级”》,企业专利观察3.《“专利流氓”是不是真流氓?》,5G物联网产业联盟4.《警惕!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物联网企业做好被“收割”的准备了么?》,物联网智库
原文标题 : “听到这一消息会恶心”!NB-IoT还有羊毛可薅么?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