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G网络清退之后,会是谁的机会?

2020-09-25 13:58
物联传媒
关注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

本文作者:市大妈

又是一年开学季,全国大中小学都纷纷开学了。近日,一则关于小学生在学校时遇到的"蹊跷"事件的新闻引人注意:

家住长沙市芙蓉区的一年级小学生小小(化名),在学校时想用自己佩戴的某型号小天才手表联系父母时,发现已经无法拨出电话,一直显示没有信号。

据悉,这款手表的出厂时间是在 2018 年 4 月份,距今也就两年多点的时间,手表在今年暑假的时候使用正常,只是近期才突然出现了没有信号的情况。

那么,好好的小天才手表怎么就不能用了?

经过一番排查,最后发现是这台小天才手表是一款 GSM 终端,使用的是 2G 网络进行拨打电话,而手表中插着的 SIM 卡是她妈妈使用的联通卡副卡。小天才的客服表示如今该地区联通已经关停了 2G 网络,所以该手表已经无法拨打电话。

中国联通清网计划由来已久,2G网络清退进行中

其实,早在2018年,联通就已经着手推进2G网络的关闭,预计到2020年之前,要把全部的2G网络关闭。

自2018年以来,从各地区的中国联通分公司陆续发布相关公告,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的用户终端出现没有2G网络的信号的情况,这意味着2G网络已经从规划退网阶段进入到实实在在退网的阶段。

根据网络上信息整理,目前中国联通已关闭2G网络的地区有:

整理自网络

事实上,关于2G退网,国内三大运营都已正式拉开退网进程、有各自规划的时间节点。虽然距离三大运营商全面、正式关闭网络仍有一段时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停用日期之前,2G网络的使用其实已经开始受限。

首先,运营商将在网络关闭之前就停止激活新的2G设备,如果已经将设备连接到2G网络,则仍然可以使用,但是已无法注册新的设备。

其次,运营商将在网络关闭之前重新分配频谱,这意味着纯2G设备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曾经的2G频率下工作。

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切断2G用户的新增,因此目前面临的就是2G网络的存量用户,这部分用户使用的终端主要可分为三类:

1、我们认知中的那些偏远地区的老2G手机;

2、类似小天才手表的智能穿戴设备;

3、面向企业的物联网用户的终端设备,如PoS机、共享单车上的智能锁、供电和水务的远程抄表系统中的表计终端、智能门锁、物联网关、智能家电、智能监控等终端设备。

因此,一旦关闭2G网络,除了影响个人用户外,一些企业应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G退网影响之大可想而知,为何运营商还这么积极?

2G退网势在必行,那么清退 2G 乃至 3G 网络之后,好处在哪里?

一是让运营商从赔本运营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相比起 4G和 5G 用户,现在的2G 用户几乎已经没有价值了。近几年,运营商的盈利能力都在下降,而 2G 网络不仅设备维护需要维护,用户也无法带来什么收益,因此这种赔本运营的生意,运营商自然希望尽早改变这种状况。

二是释放优质频段。

2G 网络占用的是800M、900M 等低频段,该频段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无需建设大量的基站就能实现很好的网络覆盖。因此,将这些频段释放、重耕,用于 4G、5G 等网络能有效提升覆盖能力,也利于运营商攫取更多的 5G 用户和收益。

2G网络清退之后,会是谁的机会?

正如前文所提,如今2G存量用户的规模依然庞大,面对2G网络为何退、怎么退、各个地区具体何时退,其实这些用户关注的核心归根结底还是2G退网之后,他们该怎么办?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蜂窝物联网用户6.71亿,2019年蜂窝物联网用户达10.3亿户,截止2020年7月末,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0.71亿户,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年末也有望达到12亿甚至13亿户。

目前存量的蜂窝物联网用户中,2G用户依然占据主导,而这个市场需要其他的技术进行填补。

根据工信部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也要求,到2020年底,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2亿。

在这份《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2G/3G网络,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4G(Cat1)/5G网络迁移。以NB-IoT与Cat1协同承接2G/3G物联连接,提升频谱利用效率,建立NB-IoT、4G(含LTE-Cat1)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

从官方的文件中,可以看出2G将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承接2G/3G业务主要就是NB-IoT与Cat.1,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两种新的通信技术的机会到底有多大。

NB-IoT

NB-IoT正式商用已经有差不多3年的时间,根据此前运营商公布的数据,NB-IoT在今年上半年的国内累计开卡量已经超过1个亿。

当然开卡量的数据三大运营商会有一定的重叠,根据笔者预估,NB-IoT模组整体市场出货量约6000万左右,即便如此,NB-IoT的发展态势依然算不错。

NB-IoT的技术特性最只要的体现在低功耗、低成本、数据量小以及固定(非移动性)场景,这类场景下,NB-IoT将会对2G进行很好的代替。

而NB-IoT的产业机会如何呢,我们分芯片、模组、终端硬件与方案商这几个环节进行分析。

首先是芯片环节,目前国内NB-IoT市场的芯片供应商已经非常的多,并且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高通的NB-IoT芯片是多模产品,再加上性能优势与品牌溢价,属于高端的产品,更多的是应用于国外的产品会选择。

海思的NB-IoT芯片是当前国内NB芯片市场的主流,商用时间也最早,稳定性也都得到了市场的验证;而相比之下,紫光展锐/MTK的NB-IoT芯片推出稍晚,有各自的特色,整体价格相比于海思会便宜一些。

芯翼与移芯这两家国产创业企业的NB-IoT芯片主打的是高性价比。目前在市场上,也收到了很多客户认可,主流的模组厂商都在基于他们的芯片产品推出NB-IoT模组。

当然,还有更多的芯片厂家在盯着NB-IoT芯片市场,可以说,NB-IoT的芯片市场非常的热闹。不过,NB-IoT芯片属于通用市场,要赚钱就需要走量,从目前的市场信息来看,芯片价格大约就1美金左右,而随着量的增加,还会有优化的空间。

所以,这个环节的市场机会主要看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看NB-IoT的一年出货量到底有多少,以目前的市场一年大几千万的应用量来说,还不够,需要一年数以甚至十亿的级别。而出货量的根本还是看市场需求,目前NB-IoT大多数应用集中在水表与燃气表场景,市场的增量需要更多类似场景的支撑。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市场的洗牌,如果市场增量达不到预期,那么NB-IoT芯片市场势必会有一场洗牌,会有一些玩家退出,让产业的集中度更高。

其次是模组环节,NB-IoT的模组厂商非常多,据了解,市场上有开发NB-IoT模组常见有数十家,当然,虽然NB-IoT模组厂家很多,但是出货量集中度也比较高。Top5厂家占据了大多数市场。

模组环节的整理毛利率表现一般,根据各大模组厂商的年报数据,行业的整理毛利约20%左右的水平。而NB-IoT价格有市场跟政策两方面的影响之下,压的更低,毛利也更少,因此,要赚钱也需要量大,没有太多出货量的模组厂商会逐渐认为这是一个"鸡肋"市场。

当然,模组厂商还有一个路线可以走,就是基于模组产品做定制化的硬件与方案,这根据各个模组厂商市场战略而定。

最后就是终端硬件与方案商。相比于芯片与模组而言,这个环节更加的分散与定制化,但是整体的产业价值也是最高的。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一个NB-IoT模组的市场价格就20左右(便宜的10多块),而一个硬件终端以典型水表为例,大约两三百块。仅仅从产品的单价就可以看出,这个环节的价值更高。

而一个NB-IoT芯片(模组)所能撬动的市场价值并不局限于次。一方面,基于NB-IoT可以拓展更多的软件数据服务,让硬件厂商很容易发展为方案商,拓展商业边际;另一方方面,这也是硬件厂商一个品牌升级的机会。

Cat.1

Cat.1相比于NB-IoT而言,有更快的传输速率,兼具移动性与语音通话功能,因此,Cat.1能够很好替代2G另外一部分场景需求。比如说定位器、PoS机、共享单车/电动车、儿童手表等等。

Cat.1适用场景市场开拓的难度相对较小,也不用面临跟LoRa、ZETA等其他技术竞争,所以Cat.1一经推出,就成了行业的新宠。

具体到各个环节来说,整体的产业规律与NB-IoT类似。

目前在芯片层面,Cat.1的芯片玩家就是ASR与紫光展锐这两家,跟进了解的信息来看,也有其他的厂家在积极准备这个市场。

而模组环节,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国内主流的蜂窝模组厂商都研发出了Cat.1模组产品,模组厂商都Cat.1当成一条重要的赛道在推动。

而在终端应用与方案环节,根据笔者了解的信息,目前市场已经有小几百万的出货量。具体市场表现如何还有待验证。

总结来说:

无论是NB-IoT还是Cat.1在芯片与模组层面,都绕不开价格(成本)竞争的局面,但对应用市场而言,这两类技术将会是未来物联网最常见的连接技术,所能撬动的市场价值将会不可限量。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物联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物联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