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加持、芯片累计销量破5000万,中国北斗产业正在逆袭GPS
“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已支持‘北斗’,而在诸如华为,魅族,小米等智能手机上,‘北斗’已经有所应用。”昨天,在于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的未来论坛理解未来沙龙上,当谈及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应用时,素有“北斗女神”之称的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颖表示。
同时,仅以北京为例,就已经有33500辆出租车、21000辆公交车安装了“北斗”,另有1500辆物流货车及19000名配送员正在使用“北斗”终端和手环,从而接入物流云平台,以实现实时调度。
不过,现实情况是,在智能手机,甚至在更多的民用市场,多数人们依旧是“只知美国GPS,不知中国北斗”。
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北斗产业存在感依旧“薄弱”
比如民用市场,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高精度OEM板已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30%,接收机天线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0%。
而在过去5年,我国480万辆营运车辆上线“北斗”,建成全球最大的北斗车联网平台,全国4万余艘渔船安装“北斗”。
不过,值得着重注意的是,虽然普及度很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相关企业和服务商,多数人都是“只知美国GPS,不知中国北斗”。
在技术和精准度等方面,北斗是不逊于GPS的,至于两者在民众之间的“知名度”相差如此之大,其中缘由,我们也是可以想到的。
· 相比于GPS,北斗还是一个“新人”
这里所说的“新”,具体指代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出生时间的先后,另一个则是进入市场的前后。
GPS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于1964年投入使用,比我国北斗早早出生了30多年,这也就意味着,GPS比北斗更早进入民用市场。
再加之“免费开放”的优势,如今,基于GPS的应用层已经发展成熟,而其在全球导航系统民用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90%以上。
相比之下,因为出生时间较晚,不管是法律条例还是应用研发,北斗还需要继续完善。再加之GPS在民用市场的“挤压”,北斗要想打开自己的知名度,需要的是国家的推动以及时间的沉淀。
· 因为“新”,人们还没有形成使用习惯
此前,针对“为什么部分民众感受不到北斗应用”的问题,徐颖也曾表达自己的看法,就是——习惯。
“那为什么部分普通民众会感觉不到北斗的应用,中间也涉及到一些“习惯延续的问题”,例如在信号比较弱的时候,语音会提示你GPS信号弱,而不会提示你GLONASS信号弱,这也是一种存在的情况,也是考虑到了用户的习惯。”她表示。
在民用市场,因为过高的市场占有率,相比于北斗,人们更为习惯GPS的存在与使用。
如此一来,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断然用北斗取代GPS,就成为一个没有那么现实的问题。这也就导致部分民众感受不到北斗的应用。
存在感虽弱,但未来行业新增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于北斗而言,虽说在民用市场的表现显得有点不如人意,但这并不能抹去其在这几年的提升与突破。
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冉承其的话来说,北斗应用已经形成从芯片到终端、到制造业、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尤其是在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
就比如芯片,其在工艺上已经实现了从0.35微米到28纳米的突破,而借力于芯片的量产化,北斗民用芯片的成本也已经降到了6元钱。
与此同时,在基础建设上,除了太空中部署的数十个导航卫星之外,通过1400多个北斗基地和上万台设备,我国在地面上也搭建了一个“北斗网”,这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北斗导航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按照国家当初部署“北斗导航系统”的战略,在2012年,北斗系统已经实现了“覆盖亚太地区”的目标,“覆盖全球”的目标则是放在2020年来实现。也就是说,当前的北斗系统并没有做到“全球覆盖”。
去年11月,我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的首批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顺利升空,这两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始打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这一步步来看,在卫星部署与设备端等方面,我国北斗的硬件实力是过关的,而当前的最大难点在于民用市场的推广与普及。
为了解决“民用化”问题,交通运输部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在本月联合印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公开版)》,以推动北斗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交通运输全领域实现应用。
在这一规划出台之后,有人对市场进行预计,未来几年行业新增市场规模将有望超过1000亿元。
国家出手、竞争对手变伙伴,北斗接下来或将是这样的
按照《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在2020年将超过4,000亿元,与2014年1,343亿元的产业规模相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95%。
2017年,对于我国北斗行业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除了发射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的首批组网卫星,正式开始构建北斗全球导航系统之外,与GPS在民用端接口的融合也是一个具备跨时代意义的事件。
在去年12月上旬,中美两国在本月上旬正式签订《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实现两者在民用信号的互操作。
这并不是我国北斗系统与他国导航系统的第一次兼容,早在2015年5月,中俄两国政府就签署了《中国北斗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不过,基于GPS在民用市场的极高占比来看,这对于我国北斗的“民用化”将会是一大助力。
“民众最为关注的是产品是否好用。随着北斗与GPS的兼容,它们给客户提供的服务将更为精准和准确,达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态。”陕西北斗金控副总裁肖鹏麟称。
此外,其也表示,除了国家层面上的一些意义,对于导航市场而言,系统的兼容发展也是更好的一种发展方式。
在系统兼容之后,我们将看到的是借助了GPS市场红利的北斗,将在民用市场较为顺畅的部署自己的市场布局。
此外,再加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公开版)》等国家政策的推动,北斗在民用市场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最后
如今,我国北斗也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从上游芯片到下游应用的产业链也是日趋成熟。
从应用来看,当前的北斗更多的还是集中在B端和G端,尤其是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不过,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的引导、政策的发布以及与GPS民用信号的兼容,在接下来,“全面民用化”将是北斗的中丢安着重领域。
随之而来的,除了更多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崛起,我们还将看见更多的“掘金者”。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0日火热报名中>>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限时免费下载】TE暖通空调系统高效可靠的组件解决方案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